若點P(cosα,tanα)在第二象限,則角α是(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答案】分析:點P(cosα,tanα)在第二象限,所以cosα<0,tanα>0,由此能求出角α所在象限.
解答:解:∵點P(cosα,tanα)在第二象限,
∴cosα<0,tanα>0,
所以,角α是第三象限角.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三角函數(shù)值的符號,是基礎(chǔ)題.解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解答.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過拋物線x2=4y的焦點F作傾斜角為α的直線交拋物線于P、Q兩點,過點P作拋物線的切線l交y軸于點T,過點P作切線l的垂線交y軸于點N.
(Ⅰ)求證:|NF|=|TF|=|PF|;
(Ⅱ)若cosα=
45
,求此拋物線與線段PQ所圍成的封閉圖形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定義變換T:
cosθ•x+sinθ•y=x′
′sinθ•x-cosθ•y=y′
可把平面直角坐標系上的點P(x,y)變換到這一平面上的點P′(x′,y′).特別地,若曲線M上一點P經(jīng)變換公式T變換后得到的點P'與點P重合,則稱點P是曲線M在變換T下的不動點.
(1)若橢圓C的中心為坐標原點,焦點在x軸上,且焦距為2
2
,長軸頂點和短軸頂點間的距離為2.求該橢圓C的標準方程.并求出當θ=arctan
3
4
時,其兩個焦點F1、F2經(jīng)變換公式T變換后得到的點F1和F2的坐標;
(2)當θ=arctan
3
4
時,求(1)中的橢圓C在變換T下的所有不動點的坐標;
(3)試探究:中心為坐標原點、對稱軸為坐標軸的雙曲線在變換T:
cosθ•x+sinθ•y=x′
′sinθ•x-cosθ•y=y′
θ≠
2
,k∈Z)下的不動點的存在情況和個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1)和(2)中可以任選一題作答
(1)在曲線C1
x=1+cosθ
y=sinθ
(θ為參數(shù))上求一點,使它到直線C2
x=2
2
+
1
2
t
y=1-
1
2
t
(t為參數(shù))的距離最小,并求出該點的坐標和最小距離.
(2)在直角坐標系xOy中,直線l的參數(shù)方程為
x=3-
2
2
t
y=
5
+
2
2
t
(t為參數(shù)),在極坐標系(與直角坐標系xOy取相同的長度單位,且以原點O為極點,以x軸正半軸為極軸)中,圓C的方程為:ρ=2
5
sinθ

(Ⅰ)求圓C的直角坐標方程;
(Ⅱ)設(shè)圓C與直線l相交于A,B,若點P的坐標為(3,
5
)
,求|PA|+|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選做題】在A,B,C,D四小題中只能選做2題,每小題10分,共計20分.請在答題卡指定區(qū)域內(nèi)作答.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A.選修4-1 幾何證明選講
如圖,⊙O的直徑AB的延長線與弦CD的延長線相交于點P,E為⊙O上一點,AE=AC,DE交AB于點F.求證:△PDF∽△POC.
B.選修4-2 矩陣與變換
若點A(2,2)在矩陣M=
cosα-sinα
sinαcosα
對應(yīng)變換的作用下得到的點為B(-2,2),求矩陣M的逆矩陣.
C.選修4-4 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
已知極坐標系的極點O與直角坐標系的原點重合,極軸與x軸的正半軸重合,
曲線C1ρcos(θ+
π
4
)=2
2
與曲線C2
x=4t2
y=4t
(t∈R)交于A、B兩點.求證:OA⊥OB.
D.選修4-5 不等式選講
已知x,y,z均為正數(shù).求證:
x
yz
+
y
zx
+
z
xy
1
x
+
1
y
+
1
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A.如圖,⊙O的直徑AB的延長線與弦CD的延長線相交于點P,E為⊙O上一點,AE=AC,DE交AB于點F.求證:△PDF∽△POC.
B.已知矩陣A=
.
1-2
3-7
.

(1)求逆矩陣A-1;
(2)若矩陣X滿足AX=
3
1
,試求矩陣X.
C.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
已知極坐標系的極點O與直角坐標系的原點重合,極軸與x軸的正半軸重合,曲線C1:ρcos(θ+
π
4
)=2
2
與曲線C2
x=4t2
y=4t
,(t∈R)交于A、B兩點.求證:OA⊥OB.
D.已知x,y,z均為正數(shù),求證:
x
yz
+
y
zx
+
z
xy
1
x
+
1
y
+
1
z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