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數學 > 題目詳情

某工廠有工人1 000名,其中250名工人參加過短期培訓(稱為A類工人),另外750名工人參加過長期培訓(稱為B類工人),現用分層抽樣方法(按A類、B類分二層)從該工廠的工人中共抽查100名工人,調查他們的生產能力(此處生產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數).

(Ⅰ)求甲、乙兩工人都被抽到的概率,其中甲為A類工人,乙為B類工人;

(Ⅱ)從A類工人中的抽查結果和從B類工人中的抽插結果分別如下表1和表2.

  表1:

  表2:

(ⅰ)先確定x,y,再在答題紙上完成下列頻率分布直方圖.就生產能力而言,A類工人中個體間的差異程度與B類工人中個體間的差異程度哪個更��?(不用計算,可通過觀察直方圖直接回答結論)

(ⅱ)分別估計A類工人和B類工人生產能力的平均數,并估計該工廠工人的生產能力的平均數,同一組中的數據用該組區(qū)間的中點值作代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某工廠有工人1000名,其中250名工人參加過短期培訓(稱為A類工人),另外750名工人參加過長期培訓(稱為B類工人).現用分層抽樣方法(按A類、B類分二層)從該工廠的工人中共抽查100名工人,調查他們的生產能力(此處生產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數).
(1)求甲、乙兩工人都被抽到的概率,其中甲為A類工人,乙為B類工人;
(2)從A類工人中的抽查結果和從B類工人中的抽查結果分別如下表1和表2.
表1:
精英家教網
表2:
精英家教網
①先確定x、y,再完成頻率分布直方圖,就生產能力而言,A類工人中個體間的差異程度與B類工人中個體間的差異程度哪個更��?(不用計算,可通過觀察直方圖直接回答結論)
精英家教網

②分別估計A類工人和B類工人生產能力的平均數,并估計該工廠工人的生產能力的平均數(同一組中的數據用該組區(qū)間的中點值作代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某工廠有工人1000名,其中250名工人參加過短期培訓(稱為A類工人),另外750名工人參加過長期培訓(稱為B類工人).現用分層抽樣方法(按A類,B類分二層)從該工廠的工人中共抽查100名工人,調查他們的生產能力(生產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數).從A類工人中抽查結果和從B類工人中的抽查結果分別如下表1和表2
表1:
生產能力分組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人數 4 8 x 5 3
表2:
生產能力分組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人數 6 y 36 18
(1)先確定x,y,再在答題紙上完成下列頻率分布直方圖.就生產能力而言,A類工人中個體間的差異程度與B類工人中個體間的差異程度哪個更小?(不用計算,可通過觀察直方圖直接回答結論)(注意:本題請在答題卡上作圖)
(2)分別估計A類工人和B類工人生產能力的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2009年高考數學文科(海南卷) 題型:044

某工廠有工人1 000名,其中250名工人參加過短期培訓(稱為A類工人),另外750名工人參加過長期培訓(稱為B類工人),現用分層抽樣方法(A類、B類分二層)從該工廠的工人中共抽查100名工人,調查他們的生產能力(此處生產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數)

()A類工人中和B類工人各抽查多少工人?

()A類工人中抽查結果和從B類工人中的抽查結果分別如下表1和表2

1

2

(i)先確定xy,再在答題紙上完成下列頻率分布直方圖.就生產能力而言,A類工人中個體間的差異程度與B類工人中個體間的差異程度哪個更��?(不用計算,可通過觀察直方圖直接回答結論)

(ii)分別估計A類工人和B類工人生產能力的平均數,并估計該工廠工人的生產能力的平均數,同一組中的數據用該組區(qū)間的中點值作代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某工廠有工人1 021人,其中高級工程師20人.現從中抽取普通工人40人,高級工程師4人組成代表隊參加某項活動.你認為應如何抽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