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Ⅰ)取AD的中點為G,連結(jié)BG,則BG∥ED,從而BG∥平面PDE,再由中位線定理得FG∥PD,從而FG∥平面PDE,進而平面BFG∥平面PDE,由此能證明BF∥平面PED.
(Ⅱ)推導(dǎo)出DE⊥BC,DE⊥AD,DE⊥PD,從而∠PDA是二面角P-DE-A的平面角,由此能求出二面角P-DE-A的大。
(Ⅲ)點C到平面PDE的距離等于點B、點G到平面PDE的距離,過點G作GH垂直于PD,且與PD交于點H,GH的長為點C到平面PED的距離,由此能求出點C到平面PED的距離.
解答 證明:(Ⅰ)取AD的中點為G,連結(jié)BG,則BG∥ED,
∴BG∥平面PDE,
△PAD中,F(xiàn)、G分別為所在邊的中點,∴FG∥PD,
∴FG∥平面PDE,
∴平面BFG∥平面PDE,∴BF∥平面PED.
解:(Ⅱ)∵菱形ABCD,∠BAD=60°,
∴△BCD是正三角形,E是BC中點,∴DE⊥BC,
∴DE⊥AD,
又∵PA⊥平面ABCD,∴DE⊥PD,
∴∠PDA是二面角P-DE-A的平面角,
在Rt△PAD中,tan∠PDA=$\frac{1}{2}$,
∴二面角P-DE-A的大小為arctan$\frac{1}{2}$.
(Ⅲ)∵BE=CE,BG∥平面PDE,
∴點C到平面PDE的距離等于點B、點G到平面PDE的距離,
過點G作GH垂直于PD,且與PD交于點H,
∵DE⊥AD,DE⊥PD,∴DE⊥平面PAD,∴DE⊥GH,
∴GH⊥平面PDE,
∴GH的長為點C到平面PED的距離,
△PDA中,GH=$\frac{1}{2}×\frac{1×2}{\sqrt{1+{2}^{2}}}$=$\frac{\sqrt{5}}{5}$,
∴點C到平面PED的距離為$\frac{\sqrt{5}}{5}$.
點評 本題考查線面平行的證明,考查二面角的大小的求法,考查點到平面的距離的求法,是中檔題,解題時要認(rèn)真審題,注意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 | B. | 2 | C. | 1 | D.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 | B. | 1 | C. | 2 | D. |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必定只有三點共線 | B. | 必有三點不共線 | ||
C. | 至少有三點共線 | D. | 不可能有三點共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