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所示,A、B兩木塊緊靠在一起且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塊C以一定的初速度v0從A的左端開始向右滑行,最后停在B木塊的右端,對此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當(dāng)C在A上滑行時,A、C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B.當(dāng)C在B上滑行時,B、C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C.當(dāng)C在B上滑行時,A、B、C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
D.無論C是在A上滑行還是在B上滑行,A、B、C三物塊組成的系統(tǒng)都機械能守恒

分析 當(dāng)系統(tǒng)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系統(tǒng)動量守恒,根據(jù)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對動量守恒條件分析答題.

解答 解:A、當(dāng)C在A上滑行時,以A、C為系統(tǒng),B對A的作用力為外力,不等于0,故系統(tǒng)的動量不守恒,故A錯誤;
B、當(dāng)C在B上滑行時,A、B已分離,以B、C為系統(tǒng),沿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故系統(tǒng)動量守恒,故B正確;
C、若將A、B、C三物塊視為一系統(tǒng),則沿水平方向無外力作用,系統(tǒng)動量守恒,故C錯誤;
D、無論C是在A上滑行還是在B上滑行,C與A或B之間的摩擦力對系統(tǒng)做功,A、B、C三物塊組成的系統(tǒng)的機械能不守恒.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判斷系統(tǒng)動量是否守恒,知道動量守恒的條件、對系統(tǒng)正確受力分析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7.如圖,物體P受到兩個力F1、F2的作用,且F1的大小為7N,F(xiàn)2的大小為10N,夾角為120°,求作F1、F2的合力F,并求出F的大。ň_到0.0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五根平行的長直導(dǎo)體棒分別過豎直平面內(nèi)的正方形的四個頂點和中心,并和該正方形平面垂直,各導(dǎo)體棒中均通有大小相等的電流,方向如圖所示,則中心處的導(dǎo)體棒受到其余四根導(dǎo)體棒的磁場力的合力方向是( 。
A.水平向右B.水平向左C.豎直向下D.豎直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共點力的合成”實驗時,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在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點O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只須記下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
B.應(yīng)記下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和拉力方向
C.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必須相等
D.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可以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甲乙兩輛汽車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駛.在t=0到t=t1的時間內(nèi),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這段時間內(nèi)(  )
A.汽車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小
B.汽車乙的平均速度等于$\frac{{{v_1}+{v_2}}}{2}$
C.甲乙兩汽車的位移相同
D.汽車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漸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木塊a和b用一根輕彈簧連接起來,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緊靠在墻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力使輕質(zhì)彈簧壓縮,如圖所示,對a、b和輕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當(dāng)撤去外力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尚未離開墻壁前,系統(tǒng)動量守恒B.a尚未離開墻壁前,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
C.a離開墻壁后,系統(tǒng)動量守恒D.a離開墻壁后,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摩擦起電是通過外力做功憑空產(chǎn)生了電荷
B.電子就是元電荷
C.由公式 E=$\frac{kQ}{{r}^{2}}$可知,當(dāng) r→0 時,E→∞,因此可得場強為無窮大的電場
D.電場強度的方向就是電勢降低最快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有兩個大小不變的共點力,它們的合力的大小F隨兩力夾角θ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則兩力的大小分別為8N和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guān)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兩個拉力的方向必須垂直
B.實驗過程中,彈簧的軸線必須與紙面平行
C.作力的平行四邊形時,不同拉力的標(biāo)度應(yīng)該相同
D.用兩只彈簧秤和用一只彈簧秤拉橡皮筋時,結(jié)點必須拉到同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