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某小組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點燃蠟燭后,某同學發(fā)現(xiàn)鏡中出現(xiàn)了A蠟燭兩個不重合的像,這是由于光______造成的;為了保證實驗效果,他們應選擇______(選填“平面鏡”、“較薄的平板玻璃”或“較厚的平板玻璃”)做實驗.

【答案】分析:(1)在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其目的是為了確認物像的位置及大。
(2)玻璃板是透明的,其正反兩面都會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
(3)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兩個問題,較厚的玻璃板兩面,都可以成像,會出現(xiàn)了兩個不重合的像,從而影響實驗效果.
解答:解:(1)因蠟燭是點燃的,所以適合在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下才可看清蠟燭的像.
(2)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正反兩面都會通過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成像,所以會發(fā)現(xiàn)鏡中出現(xiàn)了A蠟燭兩個不重合的像.
(3)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地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而平面鏡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同時由于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每個反射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都可以成像,玻璃板如果薄,兩個像距離近,測量誤差小,實驗效果好;反之,較厚的玻璃板兩面,都可以成像,會出現(xiàn)了兩個不重合的像,從而影響實驗效果.
故答案為:較黑暗,在玻璃板的前后兩個表面分別反射,較薄的平板玻璃.
點評: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是中考出題的一個熱點,本題圍繞這個探究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解決辦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釋來考查同學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開封一模)某探究學習小組的同學欲探究恒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套如圖所示的裝置,另外他們還找到打點計時器所用的學生電源一臺、天平、刻度尺、導線、復寫紙、紙帶、小桶和沙子若干.當小車連接上紙帶,用細線通過滑輪掛上小沙桶.
(1)某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用天平稱量小車的質量M和沙與桶的總質量m.讓沙桶帶動小車加速運動,用打點計時器記錄其運動情況,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上取兩點,測出這兩點的間距L,算出這兩點的速度v1與v2
①本實驗裝置圖1(準備放開小車時刻)中有什么缺點或錯誤?
細線與軌道平面應該平行,初始時刻小車應緊靠打點計時器.
細線與軌道平面應該平行,初始時刻小車應緊靠打點計時器.

②要完成本實驗,還缺哪些重要實驗步驟?
調節(jié)軌道的傾斜程度,使小車在無拉力時能在軌道上勻速運動(或平衡摩擦力)
調節(jié)軌道的傾斜程度,使小車在無拉力時能在軌道上勻速運動(或平衡摩擦力)

③本實驗認為小車所受合外力等于沙桶重力,則應控制的實驗條件是什么?
M>>m
M>>m

(2)在實驗操作正確的前提下,若挑選的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2所示,已知    相鄰兩個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從A點到B、C、D、E、F點的距離依次為s1、s2、s3、s4、s5(圖中未標s3、s4、s5),則由此可求得紙帶上由B點到E點所對應過程中,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
mg(S4-S1
mg(S4-S1
;該小車動能改變量的表達式為△EK=
M
8T2
[(S5-S3)2-
S
2
2
]
M
8T2
[(S5-S3)2-
S
2
2
]
(結果用題中已知物理量的符號表示);若滿足
W≈△Ek
W≈△Ek
,則動能定理得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I)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某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上、下兩層水平軌道表面光滑,兩小車前端系上細線,細線跨過定滑輪并掛上砝碼盤,兩小車尾部細線連到控制裝置上,實驗時通過控制裝置使小車同時開始運動,然后同時停止.
(1)在安裝實驗裝置時,應調整滑輪的高度,使
細線與軌道平行
細線與軌道平行

(2)在實驗時,為減小系統(tǒng)誤差,應使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
遠小于
遠小于
小車的質量(選填“遠大于”、“遠小于”、“等于”).
(3)本實驗通過比較兩小車的位移來比較小車加速度的大小,能這樣比較,是因為
兩小車都從靜止開始加速相同的時間,根據(jù)s=
1
2
at2
可得,s與a成正比
兩小車都從靜止開始加速相同的時間,根據(jù)s=
1
2
at2
可得,s與a成正比

( II)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彈簧測力計A掛于固定點P,下端用細線掛一重物M.彈簧測力計B的一端用細線系于O點,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結點O靜止在某位置.分別讀出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shù),并在貼于豎直木板的白紙上記錄O點的位置和拉線的方向.

(1)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中A的示數(shù)為
3.6
3.6
N.
(2)下列不必要的實驗要求是
D
D
(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的字母).
A.應測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彈簧測力計應在使用前校零
C.拉線方向應與木板平面平行
D.改變拉力,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使O點靜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實驗中,該同學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A的指針稍稍超出量程,請您提出兩個解決辦法.
改變彈簧測力計B的方向,減小重物的質量
改變彈簧測力計B的方向,減小重物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I.下列實驗中,沒有系統(tǒng)誤差的是
C
C

A.在探究a與M、F之間關系的實驗中,用沙和沙桶的重力大小代替繩子的拉力
B.在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實驗中電流表外接法測量金屬絲的電阻
C.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逐差法測量小車運動的加速度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實驗中,重錘減少的重力勢能等于重錘增加的動能
II.在探究“牛頓第二定律”時,某小組設計雙車位移比較法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將兩個帶滑輪的長木板并排固定放置,選取兩輛完全相同的小車A和B,兩小車后的剎車線穿過尾端固定板,由安裝在后面的剎車系統(tǒng)同時進行控制(未畫出剎車系統(tǒng)).通過改變砝碼盤中的砝碼來改變拉力大。
(1)在實驗中怎樣得到兩車加速度的比例關系?
(2)為了使繩子的拉力成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在實驗中必須做的操作是:
①平衡摩擦力,②調節(jié)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繩子與木板平面平行.
①平衡摩擦力,②調節(jié)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繩子與木板平面平行.


III.現(xiàn)要測量某一待測電阻Rx的阻值,給定的器材有:
A.待測電阻Rx;阻值約為200Ω
B.電源E;電動勢約為3.0V,內阻可忽略不計
C.電流表A1;量程為0~10mA,內電阻r1=20Ω
D.電流表A2:量程為0~20mA,內電阻約為8Ω
E.定值電阻R0:阻值R0=80Ω
F.單刀單擲開關S,導線若干.
(1)為了盡量準確測量電阻Rx值,請在方框內設計實驗電路原理圖.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測量Rx的表達式并說明各符號的含義:Rx
=
I1(R0+r1)
I2-I1
=
I1(R0+r1)
I2-I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重慶二模)(1)某實驗小組同學在做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的實驗時,不改變拉力,只改變物體的質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幾組數(shù)據(jù),其中第3組數(shù)據(jù)還未算出加速度,但對應組已打出了紙帶,如圖1所示(長度單位:cm),圖中各點為計數(shù)點(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標出).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小車質量(g) 200 300 400 500 600 1000
小車加速度(m/s2 2.00 1.33 0.79 0.67 0.40
小車質量倒數(shù)(kg-1 5.00 3.33 2.50 2.00 1.67 1.00

①請由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缺少的加速度值并填入答題卷中(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小數(shù)).
②為了直觀反映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請在圖2坐標中建立合適的坐標量,將表中各組數(shù)據(jù)用小黑點(或叉)描述在坐標紙上,并作出平滑的圖線
③該實驗小組接著又研究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拉力F的關系.實驗時改變所掛鉤碼的質量,分別測量小車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3所示.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C
C
.(選填下列選項的序號)
A.小車與平面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平面軌道傾斜角度過大
C.所掛鉤碼的總質量過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過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I、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組裝單擺時,讓細線的一端穿過擺球的小孔,然后,打一個比小孔大的線結,線的另 一端用鐵夾固定在鐵架臺上,這樣做是為了保證擺球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擺動,不形成圓錐擺
B.在組裝好單擺后,讓擺球自由下垂,如果用米尺量出懸點到擺球的最低端的長度為l,用螺旋測微器測出擺球的直徑為d,那么,單擺的擺長為l+
d
2

C.在記錄單擺的擺動次數(shù)時,是從擺球通過平衡位置開始計_,記下擺球每次沿同一方向通過平衡位置的次數(shù)n,同時用停表測出所用的時間t,那么,單擺的周期為
t
n

D.在記錄單擺的擺動次數(shù)時,是從擺球通過平衡位置開始計時,同時將此次通過最低點 記為第一次,記下擺球每次沿同一方向通過平衡位置的次數(shù)n,用停表測出所用的時間t,那么,單擺的周期為
2t
n-1

II、如圖1所示,是某實驗小組用光電計時器(圖中未畫出),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 系”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系”的實驗 裝置圖.
(1)在這兩個實驗中,關于“平衡摩擦力”的說 法中正確的是
 

A.平衡摩擦力后,如果改變小車或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B.平衡摩擦力的實質是小車的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與小車和紙帶所受的摩擦力平衡
C.平衡摩擦力要達到的標準是在砝碼盤和砝碼的牽引下,小車帶動紙帶從長木板的一 端向有定滑輪的另一端勻速滑下
D.撤掉砝碼盤和細繩,若小車拖著紙帶沿長木板滑下時,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點的 間距是均勻的,就箅完成了“平衡摩擦力”
(2)如圖2所示,是用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 實驗裝置簡易放大示意圖圖中MN是水平桌面,PQ為長木 板,“1”和“2”是固定在長木板上適當位置的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兩個光電計時器沒有畫出),它們之間的距離為 0.50m.在安裝好實驗裝置后,將小車A放在光電門“1”的上 方,使它在繩子牽引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長木板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測得小車A通過光電門“1”的時間為0.20s,通過光電門“2”的時間為0.1Os.則:
①如圖3所示,是小車上的擋光片的寬度用游標卡尺測得的示意 圖.由圖可知,擋光片的寬度為
 
mm.
精英家教網(wǎng)精英家教網(wǎng)
②小車通過光電門“2”的速度大小為
 
m/s(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③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④在該實驗中,如果小車及車上的砝碼的總質量為M,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那 么,下列圖象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
 

精英家教網(wǎng)
(3)如圖所示,是在“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其 中,O為起始點,A、B、C、D、E依次為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n個點未標出.如果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為f,小車和 砝碼的總質量為M,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那么,在滿足實驗要求的條件情況下,需要探究的表達式是
 
(用題中和圖中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