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6所示,A、B、C是三個完全相同的物塊,質(zhì)量均為m,其中物塊AB用輕彈簧相連,將它們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0。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物塊的厚度及空氣阻力均可忽略不計,且在下面所述的各過程中彈簧形變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

(1)若用力將物塊A豎直向上緩慢提起,使物塊B恰好能離開水平地面,求此過程中物塊A被提起的高度。

(2)如果使物塊C從距物塊A高3x0處自由落下,CA相碰后,立即與A粘在一起不再分開,它們運動到最低點后又向上彈起,物塊A剛好能回到使彈簧恢復為原長的位置。求CA相碰前彈簧的彈性勢能大小。

(3)如果將物塊C從距物塊A上方某處由靜止釋放, CA相碰后立即一起向下運動但并不粘連。此后物塊A、C在彈起過程中分離,其中物塊C運動到最高點時被某裝置接收,而物塊A剛好能在物塊B不離開地面的情況下做簡諧運動。求物塊C的釋放位置與接收位置間的距離。

(1)設(shè)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物塊AB用輕彈簧相連接,豎直放置時,彈簧被壓縮,A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彈簧壓縮量  x0=mg/k

緩慢提起AB將要離開水平地面時彈簧伸長x1,此時物塊B所受重力和彈力平衡,所以彈簧伸長量  x1=mg/k= x0     …………………………………………………………(1分)

物塊A向上提起的高度     L= x0+ x1=2x0      ……………………………………(1分)

(2)設(shè)C自由落下到與A相碰前的速度為v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mg·3x0=mv12 ……………………………………………………………………(1分)

設(shè)CA相碰后一起向下運動的初速度為v2,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

mv1=2mv2   ……………………………………………………………………………(1分)

    設(shè)CA相碰前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 物塊A、C運動到最低點后又向上彈起,剛好能回到使彈簧恢復為原長的位置過程中,A、C與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有

2mv22+Ep=2mgx0   ………………………………………………………………(1分)

聯(lián)立以上各式,解得:Ep=mgx0 ………………………………………………(1分)

說明:另一解法是直接運用彈性勢能公式: mg=kx0,k=mg/x0,則Ep=kx0=mgx0

  這種解法同樣得4分。

(3)設(shè)物塊C釋放位置到物塊A的高度差為h0,與物塊A碰撞前速度為v3,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設(shè)CA相碰后一起向下運動的初速度為v4,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

mv3=2mv4

 物塊A、C一起向下壓縮彈簧后向上彈起,到達彈簧原長時CA分離,設(shè)分離時的速度為v5,對此過程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2mv42+Ep=2mgx0+2mv52……………………………………………………(1分)

 之后,物塊C向上做勻減速運動,設(shè)上升的高度為h,則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mv52=mgh,   解得  …………………………………………………(1分)

     因物塊A剛好能在物塊B不離開地面的情況下做簡諧運動,結(jié)合第(1)問可知,物塊A運動到最高點時,彈簧形變量為x0。所以物塊A運動到最高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與物塊A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

     所以對物塊A從彈簧恢復原長位置運動到最高點過程中,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mv52=mgx0+Ep……………………………………………………………………(1分)

     聯(lián)立以上各式,解得:h0=9x0,h=1.5x0

     由幾何關(guān)系可知,物塊C的釋放位置與接收位置間的距離

    Δh=h0-x0-h=6.5x0 ……………………………………………………………………(1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某同學的實驗情況如下1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2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①圖2中的
F
F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論值,
F′
F′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D
CD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兩分力F1和F2應(yīng)垂直,這樣便于準確算出合力
C.同一次實驗應(yīng)將橡皮條和細線的結(jié)點拉到相同的位置
D.本實驗利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學方法
(2)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電源頻率f=50Hz.在紙帶上打出的點中,選出零點,每隔4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因保存不當,紙帶被污染,如圖3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個計數(shù)點,僅能讀出其中3個計數(shù)點到零點的距離:sA=16.6mm、sB=126.5mm、sD=624.5mm.若無法再做實驗,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
0.1
0.1
s;
②打C點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2.5
2.5
m/s(取2位有效數(shù)字);
③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
sD-3sB+2sA
75
f2
sD-3sB+2sA
75
f2
(用sA、sB、sD和f表示).
(3)某同學采用半徑R=25cm的1/4圓弧軌道做平拋運動實驗,其部分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43所示.實驗中,通過調(diào)整使出口末端B的切線水平后,讓小球從圓弧頂端的A點由靜止釋放.圖5是小球做平拋運動的閃光照片,照片中的每個正方形小方格的邊長代表的實際長度為4.85cm.已知閃光頻率是10Hz.則根據(jù)上述信息可知:
①小球到達軌道最低點B的速度大小
vB=
1.94
1.94
m/s,小球在D的豎直速度大小vDy=
1.94
1.94
m/s,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
9.7
9.7
m/s2;
②小球在圓弧槽上是否受到了摩擦力:
受到
受到
(填“受到”、“未受到”、“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年河南靈寶第三高級中學高二下第三次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電源頻率f=50 Hz.在紙帶上打出的點中,選出零點,每隔4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因保存不當,紙帶被污染.如圖6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個計數(shù)點,僅能讀出其中3個計數(shù)點到零點的距離:xA=16.6 mm、xB=126.5 mm、xD=624.5 mm.

若無法再做實驗,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s;
(2)打C點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數(shù)字);
(3)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用xA、xB 、xD和f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4屆河南靈寶第三高級中學高二下第三次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電源頻率f=50 Hz.在紙帶上打出的點中,選出零點,每隔4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因保存不當,紙帶被污染.如圖6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個計數(shù)點,僅能讀出其中3個計數(shù)點到零點的距離:xA=16.6 mm、xB=126.5 mm、xD=624.5 mm.

若無法再做實驗,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s;

(2)打C點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數(shù)字);

(3)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用xA、xB 、xD和f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6所示,A、B是真空中平行放置的金屬板,加上電壓后,它們之間的電場可視為勻強電場,A、B兩板間距離 d=15cm.今在A、B兩板間加上如圖17所示的交變電壓,周期為T=1.0×10-1s .t=0時,A板電勢比B板電勢高,電勢差U=1.08×10-7V,一個比荷q/m=1.0×108C/kg的帶負電的粒子在t =0的時刻從B板附近由靜止開始運動,不計重力,問:
(1)當粒子的位移為多大時,粒子的速度第一次達到最大?最大速度為多少?
(2)粒子撞擊極板時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