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一質(zhì)量為10t的列車以恒定功率在水平公路上行駛當它的速度為4m/s時,加速度為0.6m/s2;當它的速度為6m/s,加速度為0.3m/s2,列車的功率是多少?最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多少?

分析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式,求出額定功率和阻力,當牽引力等于阻力時,速度最大,根據(jù)$v=\frac{P}{f}$即可求解.

解答 解:設列車的額定功率為P,阻力為f,則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frac{P}{{v}_{1}}-f=m{a}_{1}$
$\frac{P}{{v}_{2}}-f=m{a}_{2}$
帶入數(shù)據(jù)得解得:P=36kW,f=3000N
當牽引力等于阻力時,速度最大,最大速度為:
$v=\frac{P}{f}=\frac{36000}{3000}m/s=12m/s$
答:列車的功率是36kW,最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12m/s

點評 列車啟動問題注意兩個方面,第一是列車的最大速度,此時列車受力平衡,即牽引力等于阻力;第二是列車勻加速啟動,只能維持到列車達到最大功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如圖所示,輕桿長為2L,水平轉軸O穿過桿的中點(接觸面光滑),桿兩端分別固定著小球A和B.A球質(zhì)量為m,B球質(zhì)量為2m,兩球隨桿一起在豎直平面內(nèi)繞軸O做圓周運動.(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1)桿以某角速度繞轉軸O轉動,A球在最高點時,桿的上端恰不受力,求此時轉軸O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桿轉動的角速度逐漸變化,試問桿轉至豎直位置時,能否出現(xiàn)轉軸O不受力的情況?若能,請說明此時哪個球在上端,桿轉動的角速度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質(zhì)量為m的汽車,以恒定的功率P從靜止開始在平直路面上行駛一段距離s后達到最大速度,若行駛中阻力f恒定,求:
(1)最大的速度vm;
(2)經(jīng)歷的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關于曲線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要不斷改變
B.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勻速”指的是速度不會改變
C.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其運動性質(zhì)一定是變速運動
D.物體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勻速圓周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游樂場的過山車可以底朝上在圓軌道上運行,游客不會掉下來.我們把這種情形抽象為如圖所示的模型:弧形軌道的下端與豎直圓軌道相接,使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弧形軌道上端滾下,小球從圓軌道下端進入后沿圓軌道運動.如果已知圓軌道的半徑為R,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阻力.求:

(1)若小球從高為h處由靜止釋放,小球到達圓軌道底端時對軌道的壓力;
(2)若要使小球運動過程中不脫離軌道,討論小球由靜止釋放時的高度滿足的條件;
(3)若讓小球從高為h=2R處的A點由靜止釋放,試求小球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圖甲是“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裝置圖
(1)實驗前應對實驗裝置反復調(diào)節(jié),直到斜槽末端切線水平.
(2)圖乙是正確實驗取得的數(shù)據(jù),其中O點為拋出點,則此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1.6m/s.(g=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彈簧原長8cm,豎直懸掛,如果在它的下端掛4N的重物且靜止時,彈簧長度變?yōu)?0cm(在彈性限度內(nèi)),那么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是200 N/m;如果把重物減輕1N,那么彈簧的長度應是9.5 cm;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22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物體在光滑水平桌面受三個水平恒力(不共線)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把其中一個水平恒力撤去時,物體將( 。
A.物體可能做勻加速直線運動B.物體可能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C.物體有可能做曲線運動D.物體一定做曲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為研究汽車通過橋梁時對凸形、水平、凹形橋面的壓力變化,某同學用圖1的裝置進行模擬實驗,將傳感器的輸出信號接到電腦,從左側斜面的同一高度釋放小球,讓小球分別通過甲、乙、丙三種橋面后,橋面下方的力傳感器,能夠將壓力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傳入數(shù)據(jù)采集器并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來,實驗結果顯示出三條圖線(如圖2).對于凸形橋甲,其相對應的壓力圖線應是圖2中的c;對于水平橋面,其相對應的壓力圖線應是圖2中的b.(選填:a、b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