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帶電粒子射入磁場一定會受到洛倫茲力
B.處在磁場中的通電導線一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C.放在磁場中的小磁針的北極(N)受力方向,就是該點的磁感應強度的方向
D.洛倫茲力與安培力一樣都可以做功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臨川二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一輛值勤的警車停在公路邊,當警員發(fā)現(xiàn)從他旁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的貨車嚴重超載時,決定前去追趕,經(jīng)過后警車發(fā)動起來,并以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但警車的行駛速度必須控制在以內,問:
(1)警車在追趕貨車的過程中,兩車間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判定警車在加速階段能否追上貨車?(要求通過計算說明)
(3)警車發(fā)動后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貨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深圳高級中學高二上期期末測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用品中利用了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進行工作的是
A.機械手表 B.自行車座 C.彈簧秤 D.有彈簧的衣服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朔州市高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型交流發(fā)電機中,矩形金屬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與時間呈正弦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此線圈與一個R=10Ω的電阻構成閉合電路,不計電路的其他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交變電流的周期為0.125s
B.交變電流的頻率為8Hz
C.交變電流的有效值為A
D.交變電流的最大值為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一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3N的水平恒力,使在水平面上一質量為2kg的物體,從靜止開始運動,在2s內通過的位移是2m,則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別是( )
A.0.5 m/s2,2 N B.1 m/s2,1 N C.2 m/s2,0.5 N D.1.5 m/s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寧夏銀川市高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為了測定一個“6.3V、1W”的小電珠在額定電壓下較準確的電阻值,可供選擇的器材有:
A.電流表(0~3A,內阻約0.04Ω)
B.毫安表(0~300mA,內阻約4Ω)
C.電壓表(0~10V,內阻10KΩ)
D.電壓表(0~3V,內阻10KΩ)
E.電源(額定電壓6V,最大允許電流2A)
F.電源(額定電壓9V,最大允許電流1A)
G.可變電阻(阻值范圍0~10Ω,額定電流1A)
H.可變電阻(阻值范圍0~50Ω,額定功率0.5W)
I.導線若干根,電鍵一個.
(1)為使測量安全和盡可能準確,應選用的器材是 .(用字母代號填寫)
(2)請畫出電路圖.并把圖中所示實物圖用線連接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高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電場強度E,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公式E=中,q是形成此電場的電荷的電量
B.公式E=中,E與F并不成正比,與q并不成反比
C.公式E=中,Q是形成此電場的點電荷的電量,r是所討論的點距Q的距離
D.在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中,E與Q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一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運動和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亞里士多德最先得出運動與力的正確關系
B.伽利略用斜面實驗驗證了力和運動的關系
C.牛頓最先提出運動和力的正確關系
D.牛頓在伽利略和笛卡兒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蘭州市高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30°的斜面上,固定一寬L=0.25m的平行金屬導軌,在導軌上端接入電源和變阻器.電源電動勢E=12V,內阻r=1.0Ω一質量m=20g的金屬棒ab與兩導軌垂直并接觸良好.整個裝置處于磁感強度B=0.80T、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勻強磁場中(導軌與金屬棒的電阻不計).金屬導軌是光滑的,取g=10m/s2,要保持金屬棒在導軌上靜止,求:
(1)金屬棒所受到的安培力;
(2)通過金屬棒的電流;
(3)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中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