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為驗證“拉力做功與氣體動能改變的關系”,某同學到實驗室找到了以下器材: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電磁打點計時器、小車(質量為300g)、質量分別為10g、2g和50g的鉤碼、學生電源(有“直流”和“頻率為50Hz的交流”兩擋)、導線、開關、細線等.同學們進行如下操作:
A.用導線連接打點計時器、開關和學生電源“50Hz交流擋”,然后按圖a所示組裝實驗裝置
B.將質量為300g的小車拉到打點計時器附近,并按住小車
C.選用50g的鉤碼掛在拉線上
D.釋放小車,然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打出一條紙帶
E.在多次重復實驗得到的紙帶中,選出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b所示
F.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
G.實驗完畢,整理復位實驗器材

請同學們完成下列問題:
(1)該同學的操作過程哪步是明顯錯誤的D(填相應的字母)
(2你認為該同學的操作過程中缺漏的環(huán)節(jié)是沒有平衡摩擦力.
(3)該同學把紙帶上打出的第一個點標為“0”,且認為打該點時小車的速度為零,其后依次標出計數(shù)點1、2、3、4、5、6(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如圖b所示.該同學測量出計數(shù)點0到計數(shù)點3、4、5的距離,并標在圖b上.則在打計數(shù)點4時,小車的速度為0.58m/s;如果將鉤碼的重力在數(shù)值上當作小車所受的拉力,則在打計數(shù)點0到4的過程中,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為0.059J,小車的動能增量為0.050J.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4)由(3)中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該同學并沒有得到“拉力對消除做的功等于小車動能的增量”的結論,且對其它點(如2、3、5)點進行計算的結果與“4”計數(shù)點相似,你認為產(chǎn)生這種實驗結果的主要原因有(寫出一條即可)小車的質量不滿足遠大于鉤碼質量或沒有平衡摩擦力.

分析 (1)使用打點計時器都應該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2)微粒使繩子拉力等于小車受到的合外力,需要平衡摩擦力;
(3)將砝碼重力當作小車所受合外力,根據(jù)功的定義可以正確解答,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第4個點的速度大小,進一步求出其動能大;
(4)實驗誤差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由實驗原理不完善,沒有平衡摩擦力導致的系統(tǒng)誤差,一是由數(shù)據(jù)測量如測量距離等導致的偶然誤差,可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解答 解:(1)使用打點計時器都應該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故D步驟錯誤;
(2)本實驗需要平衡摩擦力,使繩子拉力等于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則該同學的操作過程中缺漏的環(huán)節(jié)是平衡摩擦力,
(3)點4的瞬時速度等于3、5兩點間的平均速度,則${v}_{4}=\frac{{x}_{35}}{2T}=\frac{0.1850-0.069}{0.2}=0.58m/s$,
在打計數(shù)點0到4的過程中,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為:W=mgs=0.05×9.8×0.12=0.059J;
小車的動能增量為:△EK=$\frac{1}{2}M{{v}_{4}}^{2}=0.050J$;
(3)該實驗產(chǎn)生誤差的主要原因一是鉤碼重力大小并不等于繩子拉力的大小,設繩子上拉力為F,對小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Ma…①
對砂桶和砂有:mg-F=ma…②
F=$\frac{M}{M+m}$,
由此可知當M>>m時,砂和砂桶的重力等于繩子的拉力,顯然該實驗中沒有滿足這個條件;另外該實驗要進行平衡摩擦力操作,否則也會造成較大誤差.
故答案為:(1)D;(2)沒有平衡摩擦力;(3)0.58;0.059;0.050;(4)小車的質量不滿足遠大于鉤碼質量或沒有平衡摩擦力.

點評 明確實驗原理往往是解決實驗問題的關鍵,該實驗的一些操作和要求與探究力、加速度、質量之間關系的實驗類似可以類比學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在h=20m高的平臺上,彈簧手槍將質量m=10g的子彈以v0=15/m的速度水平射出,射出時子彈的動能大小為1.125J,若不計空氣阻力,子彈落地時機械能大小為3.125J(以地面為零勢能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水平傳送帶被廣泛地應用于機場和火車站,用于對旅客的行李進行安全檢查.如圖所示為一水平傳送帶裝置示意圖,繃緊的傳送帶AB始終保持v=4m/s的恒定速率運行,一質量為m=4kg的行李無初速地放在A處,設行李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AB間的距離L=2m,g取10m/s2
(1)求行李剛開始運動時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加速度大小;
(2)行李從A到B的時間;
(3)如上題若傳送帶的速度v=1m/s,行李從A到B的時間是多少?
(4)如上題若行李以最短的時間從A傳送到B,傳送帶的速度至少應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有一質量為M的光滑大圓環(huán),半徑為R,被一輕桿固定后懸掛在O點,有兩個質量為m的小環(huán)(可視為質點)套在大環(huán)上,同時從大環(huán)兩側的對稱位置由靜止滑下,同時到達大環(huán)底部時速度為v,則( 。
A.當兩小環(huán)滑到同大環(huán)圓心等高時,大環(huán)對輕桿的拉力大小為Mg
B.當兩小環(huán)滑到同大環(huán)圓心等高時,大環(huán)對輕桿的拉力大小為(2m+M)g
C.兩小環(huán)滑到大環(huán)底部時,大環(huán)對輕桿的拉力大小為2m(g+$\frac{{v}^{2}}{R}$)+Mg
D.兩小環(huán)滑到大環(huán)底部時,大環(huán)對輕桿的拉力大小為(2m+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線圈abcd的面積是0.05m2,共100匝,線圈電阻為1Ω,外接電阻R=9Ω,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frac{1}{π}$T,當線圈以ω=10π rad/s的角速度速勻速轉動時,求:
(1)轉動中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結果中可以保留根式)
(2)從圖示位置開始計時,寫出電路中電流瞬時值表達式
(3)電路中交流電壓表示數(shù).(結果中可以保留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如圖甲為某一同學在探究功與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圖,在水平臺面上放一長木板,板的右端有一個定滑輪,細繩一端連接小車,加一端跨過定滑輪,連接裝有砝碼的托盤,將小車同紙帶移近打點計時器,由靜止釋放托盤,每次托盤下落高度一定,木板足夠長,小車沒有碰到右側滑輪(小車在碰到右側滑輪之前,托盤已經(jīng)著地),裝飾小車中的砝碼依次移花接至托盤中,釋放托盤,多次實驗打下紙帶,實驗中小車質量為M,托盤質量為m0,每個砝碼的質量也為m0,所有砝碼與托盤的總質量為m,托盤下落的高度為h,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

(1)減小實驗誤差,實驗操作中先將長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接下來再進行一項調節(jié)是B.(填正確答案標號)
A.將長木板一端墊高,釋放空托盤讓其拖動小車拉著紙帶運動并打點,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B.將長木板一端墊高,撤除接線,用手撥動小車后讓其拉著紙帶運動并打點,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將長木板一端高,撤除拉線,讓小車自行下滑拉著紙帶并打點,然后判斷小車是否做勻加速運動
D.每移動一次砝碼,小車對木板的壓力都不同,導致磨擦力不同,所以都應平衡一次摩擦力
(2)實驗中,用不同數(shù)目的砝碼,拉動小車拖動紙帶,圖乙是一條實驗紙帶,O為初始點,紙帶上的點為打點計時器打下的原始點,則對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處理正確的是C(填正確答案標號)
A.選取OA間距,求OA間的平均速度  
B.選取DE間距,求DE間的平均速度
C.選取DG間距,求DG間的平均速度  
D.選取AG間距,求AG間的平均速度
(3)實驗對多次做功的定量記錄和對紙袋的分析,探究功與速度的變化的關系,在數(shù)據(jù)處理時采用了圖象法處理,縱軸為小車最大速度的平方v2,橫軸為n(托盤中的砝碼個數(shù)n=n-1),得到圖丙,圖線為過原點的斜直線,說明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是合外力做的功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圖線斜率的表達式k=${v}^{2}=\frac{2{m}_{0}gh}{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如圖1所示的裝置,可用于探究恒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水平軌道上安裝兩個光電門,小車上固定有力傳感器和擋光板,細線一端與力傳感器連接,另一端跨過定滑輪掛上砝碼盤.實驗首先保持軌道水平,通過調整砝碼盤里砝碼的質量讓小車做勻速運動以實現(xiàn)平衡摩擦力,再進行后面的操作,并在實驗中獲得以下測量數(shù)據(jù):小車、力傳感器和擋光板的總質量M,平衡摩擦力時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m0,擋光板的寬度d,光電門1和2的中心距離s.

(1)實驗需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擋光板的寬度d,如圖2所示,d=1.702 mm
(2)某次實驗過程:力傳感器的讀數(shù)為F,小車通過光電門1和2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t2(小車通過光電門2后,砝碼盤才落地),砝碼盤和砝碼的質量為m,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對該小車,實驗要驗證的表達式是C
A.mgs=$\frac{1}{2}$M($\fracbsa77uk{{t}_{2}}$)2-$\frac{1}{2}$M($\frac3xv6wpn{{t}_{1}}$)2            B.(m-m0)gs=$\frac{1}{2}$M($\fracpw7fxtb{{t}_{2}}$)2-$\frac{1}{2}$M($\fracgivlbp2{{t}_{1}}$)2
C.(F-m0g)s=$\frac{1}{2}$M($\fracneks8wc{{t}_{2}}$)2-$\frac{1}{2}$M($\fracz3y5afg{{t}_{1}}$)2      D.Fs=$\frac{1}{2}$M($\fracbhnktrx{{t}_{2}}$)2-$\frac{1}{2}$M($\fracpxl0zvi{{t}_{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一物體從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上的輕彈簧上,在A點物體開始與彈簧接觸,到B點時,物體的速度為零,然后被彈回.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物體從A點下降到B的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守恒
B.物體從A點下降到B的過程中,動能不斷減小
C.物體從A下降到B以及由B上升到A的過程中,動能都是先增大,后減小
D.物體在B點時,所受合力一定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