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凡是輕小的物體,都可看作質(zhì)點
B.1min只能分成60個時刻
C.兩個物體通過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相同
D.參考系必須選取靜止不動的物體

分析 當物體的形狀、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時,我們就可以把它看成質(zhì)點,根據(jù)把物體看成質(zhì)點的條件來判斷即可.時間是指時間的長度,在時間軸上對應時間段,時刻是指時間點,在時間軸上對應的是一個點.

解答 解:A、很小的物體它的體積不一定能夠忽略,不一定能看成質(zhì)點,如原子很小,在研究原子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時候是不能看成質(zhì)點的,故A錯誤.
時刻是指時間點,時間是指時間的長度,即時間的間隔,故A錯誤.
B、1分鐘可以分成無數(shù)個時刻,故B錯誤.
C、兩個物體通過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相同,故C正確.
D、參考系是假定不動的物體,故參考系可以選擇運動的物體也可以選擇靜止的物體,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時刻具有瞬時性的特點,是變化中的某一瞬間通常與物體的狀態(tài)相對應;時間間隔具有連續(xù)性的特點,與某一過程相對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一物塊靜止在粗糙的斜面上.現(xiàn)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物塊,物塊仍靜止不動.則( �。�
A.斜面對物塊的靜摩擦力可能變小B.斜面對物塊的靜摩擦力一定變大
C.斜面對物塊的支持力可能變小D.斜面對物塊的支持力一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兩分子間作用力與距離關系的函數(shù)圖象如圖所示,則正確的是(  )
A.當兩分子間距為r1在10-10m時,由于分子引力和斥力都為零,故分子力為零
B.當兩分子間距從r1變化到r2時,分子引力在增大
C.當兩分子間距從r1變化到r2時,分子力在增大
D.當兩分子間距從r1變化到r2時,分子斥力在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研究平拋運動運動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下落的位置可以不同
B.斜槽低端要求保證水平
C.斜槽的粗糙程度對我們研究問題沒有影響
D.要研究平拋運動需要測量下落的高度,速度和小球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一臺小型電動機在380V電壓下正常工作時,能將30kg的貨物在30s內(nèi)勻速提升30m,通過它的電流是1A.除電動機線圈生熱,其它能量損失不計,求在此過程中:
(1)電動機的輸出功率.
(2)電動機線圈所產(chǎn)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汽車以 20m/s的速度沿公路向東行駛,自行車以5m/s的速度在汽車前與汽車同方向勻速運動,當汽車與自行車相距44m時開始以大小為2m/s2的加速度剎車,求:汽車從剎車開始經(jīng)多長時間與自行車第一次相遇?此時,距汽車開始剎車的位置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我國成功發(fā)射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船于28日17時37分在內(nèi)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艙完好無損,宇航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自主出艙.飛船返回時,在接近大氣層的過程中,返回艙與飛船最終分離.返回艙著陸,是由三把傘“接力”完成的.先由返回艙放出一個引導傘,引導傘工作16s后,返回艙的下降速度由180m/s減至80m/s.假設這段運動是勻變速豎直下降的,且已接近地面,試求這段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和該段時間內(nèi)返回艙下降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質(zhì)量為5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2s物體的速度達到2m/s.(取g=10m/s2)求:
(1)物體的加速度大�。�
(2)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某學生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忘記記下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起點位置,如圖0點為物體運動一段時間后的位置,取為坐標原點,根據(jù)軌跡的坐標求出物體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V0=1m/s m/s(g=10m/s2);求出拋出點的坐標為B(填入正確的序號).
A.(10cm,5cm)       B.(-10cm,-5cm)
C.(-5cm,-10cm)     D.(-5cm,-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