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做平拋運動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大 B.物體的加速度不變

C.物體的速度保持不變 D.物體的水平方向的速度保持不變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河南南陽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甲為一列簡諧波在某一時刻的波形圖,兩質(zhì)點的橫坐標分別為,圖乙為質(zhì)點從該時刻開始計時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波沿方向傳播,波速為

B.質(zhì)點經(jīng)過振動的路程為

C.此時刻質(zhì)點的速度沿方向

D.質(zhì)點時速度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甘肅天水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文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轉(zhuǎn)軸O1上固定有兩個半徑為R和r的輪,用皮帶傳動O2輪,O2輪的半徑是r?,若O1每秒轉(zhuǎn)了5轉(zhuǎn),R=1m,r=r?=0.5m,則

(l)圖中B點轉(zhuǎn)動的角速度是多大?

(2)圖中A、C兩點的線速度大小分別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甘肅天水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理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一根長0.1m的細線,一端系著一個質(zhì)量為0.18kg的小球,拉住線的另一端,使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當小球的轉(zhuǎn)速改為原來的3倍時,細線將恰好會斷開,線斷開前的瞬間,小球受到的拉力比原來的拉力大40N,求:

(1)線斷開前的瞬間,線受到的拉力大。

(2)線斷開的瞬間,小球運動的線速度?

(3)如果小球離開桌面時,速度方向與桌邊緣的夾角為60°,桌面高出地面0.8m,求小球飛出后的落地點距離桌邊緣的水平距離?(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甘肅天水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理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示為某一皮帶傳動裝置。主動輪的半徑為r1,從動輪的半徑為r2。已知主動輪做順時針轉(zhuǎn)動,轉(zhuǎn)速為n,轉(zhuǎn)動過程中皮帶不打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動輪做順時針轉(zhuǎn)動 B.從動輪做逆時針轉(zhuǎn)動

C.從動輪的轉(zhuǎn)速為n D.從動輪的轉(zhuǎn)速為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福建省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37o的斜面的底端有一個固定擋板D,已知物塊與斜面PO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0,斜面OD部分光滑,處于自然長度的輕質(zhì)彈簧一端固定在D點,另一端在O點,PO的長度L=9.0m。在P點有一質(zhì)量為1kg的小物體A(可視為質(zhì)點),現(xiàn)使A從靜止開始下滑,g=10m/s2,sin37°=0.6,cos37°=0.8。

求:(1)物體第一次接觸彈簧時物體的速度的大;

(2)若已知彈簧的最大壓縮量為d=0.5m,求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Ep。

(3)物體與彈簧第一次接觸后反彈,物體從O點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離x。

(4)物體與彈簧接觸多少次后,物體從O點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離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福建省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一個長為L,質(zhì)量為M的長方形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以水平初速度v0,從木板的左端滑向另一端,設(shè)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當物塊與木板達到相對靜止時,物塊仍在長木板上,物塊相對木板的位移為d,木板相對地面的位移為s。則在此過程中( )

A.摩擦力對物塊做功為 B.摩擦力對木板做功為

C.木板動能的增量為 D.系統(tǒng)由于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福建省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為一交變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則此交變電流的有效值是_______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年江蘇省連云港市高考物理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重為G的物體,放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

A.G B.Gsinθ C.Gcosθ D.Gsinθ+G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