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質(zhì)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紙袋上一系列的點,如圖所示(相鄰記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2s),長度單位是cm,那么,

(1)紙帶的左(“左”或“右”)端與重物相連
(2)從起點P到打下計數(shù)點B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量△EP=0.49J,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Ek=0.48J.(g取9.8m/s2
(3)通過計算,數(shù)值上△EP>△Ek(填“>”“=”“<”),這是因為紙帶和重物運動過程中受阻力.
(4)如果以$\frac{1}{2}$v2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圖線應(yīng)是下圖中的D,其斜率
等于g的數(shù)值.

(5)實驗的結(jié)論是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重物機械能守恒.

分析 根據(jù)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越來越大,確定哪一端與重物相連.利用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來求B的速度大小,然后根據(jù)動能、勢能定義進一步求得動能和勢能的變化情況.
動能的增加量:$\frac{1}{2}$mv2,重力勢能的減小量:mgh;由于物體下落過程中存在摩擦阻力,因此動能的增加量小于勢能的減小量.利用v2-h圖線處理數(shù)據(jù),如果mgh=$\frac{1}{2}$mv2那么$\frac{1}{2}$v2-h圖線的斜率就等于g.

解答 解:(1)從P到C可以看出,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越來越大,則紙帶的左端與重物相連.
(2)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來求B的速度大。
vB=$\frac{{x}_{AC}}{2T}$=$\frac{7.06-3.14}{2×0.02}×1{0}^{-2}$=0.98m/s
△Ep=mgh=1×10×5.01×10-2=0.49J
△Ek=$\frac{1}{2}$mvB2=$\frac{1}{2}$×1×0.982=0.48J,
(3)通過計算可以看出△EP>△EK,這是因為紙帶和重物運動過程中受阻力,
(4)利用$\frac{1}{2}$v2-h圖線處理數(shù)據(jù),如果mgh=$\frac{1}{2}$mv2那么圖線應(yīng)該是過原點的直線,斜率就等于g.
故選D.
(5)最后得出實驗的結(jié)論是: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重物機械能守恒.
故答案為:(1)左; (2)0.49J,0.48J;(3)>,紙帶和重物運動過程中受阻力;(4)D,g;
(5)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重物機械能守恒.

點評 正確解答實驗問題的前提是明確實驗原理,從實驗原理出發(fā)分析實驗所測數(shù)據(jù),得出要探究的結(jié)論;利用圖象問題結(jié)合數(shù)學知識處理物理數(shù)據(jù)是實驗研究常用的方法.我們更多的研究直線圖形,找出其直線的斜率和截距.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甲為一列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圖,圖乙為介質(zhì)中M點的振動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列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B.這列波的頻率為2Hz
C.這列波的波速大小為4m/sD.經(jīng)過2s,M點通過的路程是0.4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為一正方體,在頂點A放一帶負電的電荷,則下列正確的說法是( 。
A.由于B、C、D三點到A點的距離相等,則這三點的電場強度一定相同
B.B、C、D三點的電勢相等,但過B、C、D三點的平面不是等勢面
C.如果將一正的點電荷由D點沿AD方向遠離A點,則電場力做負功
D.如果在B、C、D三點放三個合適的點電荷,則A點的電荷所受的電場力可能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長度為L的矩形板,以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平動時,垂直滑向?qū)挾葹閐的粗糙地帶.板從開始受阻到停下來,所經(jīng)過的路程為s,而d<s<L,如圖所示,板面與粗糙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L{v}^{2}}{(2s-d)g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浙江秦山核電站第3期工程兩個60萬千瓦發(fā)電機組已并網(wǎng)發(fā)電.發(fā)電站的核能來源于${\;}_{92}^{235}$U的裂變,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_{92}^{235}$U裂變時釋放出大量能量,產(chǎn)生明顯的質(zhì)量虧損,所以核子數(shù)要減小
B.${\;}_{92}^{235}$U的一種可能的裂變是變成兩個中等質(zhì)量的原子核,反應(yīng)方程式為:${\;}_{92}^{235}$U+${\;}_{0}^{1}$n→${\;}_{56}^{141}$Ba+${\;}_{36}^{92}$Kr+2${\;}_{0}^{1}$n
C.${\;}_{92}^{235}$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溫下它的半衰期約為45億年,升高溫度半衰期縮短
D.一個${\;}_{92}^{235}$U裂變能放出約200 MeV的能量,相當于3.2×10-11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某物理興趣小組在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實驗時,將小球做平拋運動,用頻閃照相機對準方格背景照相,拍攝到了如圖所示的照片,已知每個小方格邊長40cm,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10m/s2
①若以拍攝的第一點為坐標原點,水平向右和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則沒有被拍攝到的小球豎直位置坐標為2.40m.
②小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4.0m/s.
③沒有拍攝到的小球的豎直方向的速率為7.0m/s.
④從最初拋出點到4的速度改變量為8.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質(zhì)量為m1的木塊A和質(zhì)量為m2的木塊B,靜止靠在豎直的墻面上,兩木塊接觸面與墻面平行,A與墻間及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受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F,方向豎直向下
B.A受墻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1g,方向豎直向上
C.若力F增大為原來的兩倍,A受B的摩擦力也增大為原來的兩倍
D.若力F增大為原來的兩倍,A受B的摩擦力大小、方向都不會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小明通過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實驗記錄紙如圖所示,O 點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長到的位置,兩彈簧測力計共同作用時,拉力 F1和 F2 的方向分別過 P1 和 P2 點;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時,拉力 F3 的方向過 P3 點.兩個力的大小分別為:F1=3.30N、F2=3.85N,請根據(jù)圖中給出的標度作圖求出 F1 和 F2的合力F(在所作圖上給出F的值)
(2)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正確的說法是BD
A.兩細繩必須等長
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yīng)與木板平行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shù)之差應(yīng)盡可能大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實驗時應(yīng)AB
A.拉橡皮條的繩細一些且長一些,實驗效果較好
B.拉橡皮條時,彈簧秤、橡皮條、細繩應(yīng)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個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
D.拉力F1和F2的夾角越大越好
(3)下面是該實驗中的兩個實驗步驟: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張白紙,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兩個繩套,通過細繩同時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與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繩的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用鉛筆記下O點的位置和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和F2
B.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使它的伸長量與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時相同,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記下細繩的方向.
請指出以上步驟中的錯誤或疏漏:
A中是沒有記錄兩拉力的方向.B中是沒有說明把結(jié)點拉到O點.
(4)如圖甲是某同學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作出的力的示意圖,F(xiàn) 和F′中F是F1和F2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5)某同學在坐標紙上畫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兩個已知力F1和F2,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表示2N,兩力的合力用F表示,F(xiàn)1、F2與F的夾角分別為θ1和θ2的關(guān)系正確的有BC
A.F1=4N     B.F=12N      C.θ1=45°    D.θ1<θ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