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某線圈所圍面積里磁通量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是正弦曲線,如圖所示,D時刻的磁通量最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線圈中0時刻感應電動勢最大
B.線圈中D時刻感應電動勢為零
C.線圈中D時刻感應電動勢最大
D.線圈中0至D時刻內(nèi)平均感應電動勢為0.4V

分析 根據(j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知,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通過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求出平均感應電動勢的大。-t圖象切線的斜率大小等于磁通量的變化率.

解答 解:A、由圖知t=0時刻圖象切線斜率最大,則磁通量的變化率為最大,則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得知:感應電動勢最大,故A正確.
B、C:在D時刻切線斜率為零,磁通量的變化率為零,則感應電動勢為零.故B正確,C錯誤.
D、根據(j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得:E=$\frac{△∅}{△t}$=$\frac{2×1{0}^{-3}}{0.005}$V=0.4V,故D正確.
故選:ABD.

點評 本題關鍵是掌握好圖象的含義,磁通量比時間其物理含義為感應電動勢,即圖象的斜率表示感應電動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一個圓環(huán)以豎直直徑AB為軸勻速轉(zhuǎn)動,如圖所示,則環(huán)上M、N兩點的線速度大小比、向心加速度比,正確的是( 。
A.υM:υN=1:1B.υM:υN=$\sqrt{3}$:1C.aM:aN=1:1D.aM:aN=$\sqrt{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同學采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已知干電池的電動勢約為1.5V,內(nèi)阻約為0.5Ω;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3kΩ),電流表(量程0~0.6A,內(nèi)阻1.0Ω)定值電阻R0=0.5Ω,滑動變阻器有R1(最大阻值10Ω,額定電流2A)和R2(最大阻值100Ω,額定電流0.1A)各一只.
(1)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應選用R1.(選填“R1”或“R2”)
(2)根據(jù)圖甲在實物圖乙中連線使之為實驗電路.

(3)實驗過程中電壓表的某一次偏轉(zhuǎn)如圖丁所示,其讀數(shù)為1.30V.
(4)在實驗中測得多組電壓和電流值,得到如圖丙所示的電壓與電流關系圖象,根據(jù)圖象求出的電源電動勢E=1.47V,內(nèi)阻r=0.430Ω.(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測定一電動勢約2.8V的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現(xiàn)有下列器材可供選用:
A.電壓表(0~3V,內(nèi)阻約5kΩ)
B.電流表(0~100mA,內(nèi)阻1Ω)
C.定值電阻R1(阻值0.2Ω)
D.定值電阻R2(阻值5.0Ω)
E.滑動變阻器R3(阻值0~15Ω)
F.開關、導線若干
操作步驟如下:
(1)該同學考慮由于電流表量程過小,需要擴大電流表量程.應在電流表上并聯(lián)(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定值電阻R1(填“R1”或“R2”).
(2)將改裝后的電流表重新接入電路,并把滑動變阻器阻值仍調(diào)到最大,此時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角度較。饾u調(diào)小滑動變阻器阻值,電流表示數(shù)有較大的變化,但電壓表示數(shù)基本不變,該現(xiàn)象說明電池的內(nèi)阻太小.
(3)為了讓實驗能正常進行,該同學對圖示的電路做了適當改進,請在右側方框內(nèi)畫出改進后的電路圖.
(4)用改進后的電路測定出兩組數(shù)據(jù):第一組數(shù)據(jù)為U1=1.36V,I1=0.27A;第二組數(shù)據(jù)為U2=2.00V,I2=0.15A,則電池的內(nèi)阻為0.33Ω(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用伏安法測定兩節(jié)干電池組成的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nèi)電阻r.實驗中共測出五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12345
U/V2.802.602.502.202.00
I∥A0.480.801.001.601.96
(1)將圖1中所給的器材連接成測量E、r的電路;
(2)在圖2中作U-I圖線,根據(jù)圖線求出:電動勢E=3.0V,內(nèi)電阻r=0.5Ω.
(3)若考慮電流表、電壓表內(nèi)阻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則E小于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時,小明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所示.在紙帶上每隔4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分別標明0,1、2、….測得計數(shù)點1、2之間的距離s=20.0mm,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則1、2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0.1s,紙帶在1、2兩計數(shù)點間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的實驗,部分實驗器材的安裝如圖1所示.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D.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沙和沙桶用細繩繞過定滑輪連接小車上
B.平衡摩擦力時,應將長木板不帶定滑輪的一端墊起
C.實驗時,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D.實驗時,應使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遠大與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
(2)如圖2所示,是打點計時器打下的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取A、B、C、D、E、F、G為計數(shù)點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0.10s.用刻度尺測量出各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分別為AB=1.50cm,BC=3.88cm,CD=6.26cm,DE=8.67cm,EF=11.08cm,F(xiàn)G=13.49cm.則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2.40m/s2.打紙帶上E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vE=0.99m/s.(結果均保留二位小數(shù)).
(3)保持小車質(zhì)量不變時,某同學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請在圖3中作出a-F圖象.圖象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可能是平衡摩擦力過度.
F/N0.200.300.400.500.60
a/(m•s-20.300.400.480.600.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同學在資料中查得彈簧彈性勢能表達式為Ep=$\frac{1}{2}$kx2(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x為彈簧的形變量),他利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水平放置的彈射器將質(zhì)量為m的小球彈射出去,測出小球通過兩個豎直放置的光電門的時間間隔為△t,用刻度尺測出彈簧的壓縮量為x,甲、乙光電門間距為L,則

(1)小球射出時速度大小為v=$\frac{L}{△t}$,彈簧彈性勢能Ep=$\frac{m{L}^{2}}{2△{t}^{2}}$.(用題中的字母表示).
(2)該同學改變彈簧壓縮量x,多次實驗,利用測得數(shù)據(jù),畫出如圖b所示Ep與x2的關系圖線,根據(jù)圖線求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200N/m.
(3)由于重力作用,小球被彈射出去后運動軌跡會向下偏轉(zhuǎn),這對實驗結果無(選填“有”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伽利略用實驗和推理推翻了流行了近兩千年的亞里士多德關于力和運動關系的理論,開啟了物理學發(fā)展的新紀元.下列說法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
A.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論斷,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B.笛卡爾經(jīng)研究指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
C.伽利略通過數(shù)學推算,并用實驗驗證了小球在斜面上從靜止開始運動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D.牛頓總結伽利略等前人的經(jīng)驗,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