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現在使斜面體向右勻速移動距離L,物體相對斜面靜止.如圖所示,則下列物體所受各力對物體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重力做功為mgL

B.

支持力對物體不做功

 

C.

摩擦力對物體不做功

D.

合力對物體做功為零


考點:

功的計算..

專題:

功的計算專題.

分析:

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根據力與位移的夾角,判斷力做功的正負.物體勻速運動時,合力為零,合力對物體m做功為零.根據功的公式W=FLcosα求出摩擦力和重力做功.

解答:

解:對物體受力分析可知物體受重力mg、彈力N和摩擦力f,作出力圖如圖所示.

A、物體在水平方向移動,在重力方向上沒有位移,所以重力對物體m做功為零.故A錯誤;

B、由圖看出,支持力N與位移s的夾角小于90°,則支持力對物體m做正功.故B錯誤.

C、摩擦力f與位移的夾角為鈍角,所以摩擦力對物體m做功不為零,做負功.故C錯誤.

D、物體勻速運動時,合力為零,合力對物體m做功為零.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功的計算,要牢記功等于力與力的方向上發(fā)生的位移的乘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甲、乙兩輛汽車沿平直公路同向勻速行駛,甲車在乙車前面,它們之間相距x0=40m,速度均為v0=10m/s.某時刻,甲車剎車作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5m/s2.從此時刻起,求:

(1)甲車經過多長時間停止運動?

(2)當甲車靜止時,甲、乙兩輛汽車之間的距離為多大?

(3)經多長時間兩車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1)該同學在實驗前準備了圖1中所示的實驗裝置及下列輔助器材:

A.交流電源、導線   B.天平(含配套砝碼)   C.秒表  D.刻度尺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填代號).

(2)設盤和重物的總質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實驗中用盤和重物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

實驗中,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先調節(jié)長木板一端定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的一項操作是  (填寫所選選項的序號).

A.將長木板水平放置,讓小車連著已經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調節(jié)m的大小,使小車在盤和重物的牽引下運動,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B.將長木板的右端墊起適當的高度,讓小車連著已經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撤去盤和重物,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將長木板的右端墊起適當的高度,撤去紙帶以及盤和重物,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3)實驗中要進行質量m和M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  

A.M=2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4)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點,量出相鄰的計數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1、x2、x3、x4、x5、x6.已知相鄰的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關于小車的加速度a的計算方法,產生誤差較小的算法是  

A.B.

C.D.

(5)用圖2所表示的數據,表示打下D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表示錯誤的是  

A.B.

C.D.

(6)在驗證“質量一定,加速度a與合外力F的關系”時,某學生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如圖3所示的a﹣F圖象,其中圖線不過原點并在末端發(fā)生了彎曲,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有  

A.木板右端墊起的高度過。雌胶饽Σ亮Σ蛔悖

B.木板右端墊起的高度過大(即平衡摩擦力過度)

C.盤和重物的總質量m遠小于車和砝碼的總質量M(即m<M)

D.盤和重物的總質量m不遠小于車和砝碼的總質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些問題你可能不會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對這些問題的解是否合理進行分析和判斷.例如從解的物理量單位,解隨某些已知量變化的趨勢,解在一些特殊條件下的結果等方面進行分析,并與預期結果、實驗結論等進行比較,從而判斷解的合理性或正確性.舉例如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與空氣的密度ρ、壓強P有關.下列速度表達式中,k為比例系數,無單位,則這四個表達式中可能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利用圖象可以描述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圖象除了能直接表明這兩個物理量之間的變化特點外,圖線與橫軸所圍的面積還可以表示第三個物理量.例如:在v﹣t圖象中,圖線與橫軸所圍的面積為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位移x.如圖(a)所示,質量為1kg的物塊,在水平向右、大小為5N的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由靜止開始運動.在運動過程中,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空氣阻力,其大小隨著物塊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當物塊速度為零時,空氣阻力也為零.物塊加速度a與時間t的關系圖線如圖(b)所示,求:

(1)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2)t=5s時物塊速度的大;

(3)t=6s時空氣阻力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質量為m的物體,由靜止開始下落,由于空氣阻力,下落的加速度為g,在物體下落h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的動能增加了mgh

B.

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mgh

 

C.

物體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為mgh

D.

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了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宇宙中有一個星球,半徑為R=105m,在星球表面用彈簧稱量一個質量m=1kg的砝碼的重力,得砝碼重力G=1.6N.

(1)該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

(2)如果在該星球表面豎直向上發(fā)射衛(wèi)星,設向上的加速度為a=8.4m/s2,衛(wèi)星中用彈簧秤懸掛一個質量m=1kg的物體,則彈簧秤的示數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三百多年前,伽利略用實驗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歐洲流行了近兩千年的亞里士多德關于力和運動的理論,開啟了物理學發(fā)展的新紀元.以下說法與事實相符的是( 。

 

A.

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論斷,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B.

笛卡爾經研究指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

 

C.

伽利略通過數學推算并用實驗驗證了小球在斜面上從靜止開始運動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D.

牛頓總結伽利略等前人的經驗,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三段不可伸長的細繩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們共同懸掛一重物質量為m=0.6kg,如圖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AO與豎直方向成60º,求三條細繩受到的拉力的大。咳糁饾u增加C端所掛物體的質量,則最先斷的是哪條繩子?(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