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5.利用圖1裝置可以做力學中的許多實驗,
(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D.
A.用此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必須設法消除小車和滑軌間的摩擦阻力的影響
B.用此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必須調(diào)整滑輪高度使連接小車的細線與滑軌平行
C.用此裝置“探究加速度a與力F的關(guān)系”每次改變砝碼及砝碼盤總質(zhì)量之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用此裝置“探究加速度a與力F的關(guān)系”應使小盤和盤內(nèi)砝碼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2)在利用此裝置“探究加速度a與力F的關(guān)系”時,實驗中按規(guī)范操作打出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如圖2.已知打點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上,則此次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打下A 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為0.53m/s.(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若用圖1裝置測定某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并得到如圖3紙帶,從0點開始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時間間隔為T,依照打點的先后順序依次編號為1、2、3、4、5、6,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分別記作s1,s2,s3,s4,s5,s6,則測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s4+s5+s6s1s2s39T2

分析 (1)利用圖示小車紙帶裝置可以完成很多實驗,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時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在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和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實驗時,需要平衡摩擦力;在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力F的關(guān)系”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的表達式,不難得出當鈞碼的質(zhì)量遠遠大于小車的質(zhì)量時,加速度a近似等于g的結(jié)論.
(2)根據(jù)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求解A點速度.
(3)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s=aT2,運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a.

解答 解:(1)A、此裝置可以用來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錯誤;
B、用此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為了使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必須調(diào)整滑輪高度使連接小車的細線與滑軌平行,故B正確.
C、用此裝置“探究加速度a與力F的關(guān)系”時,通過增減小車上的砝碼改變質(zhì)量時,不需要重新調(diào)節(jié)木板傾斜度.故C錯誤.
D、在利用該裝置來“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時,設小車的質(zhì)量為M,小吊盤和盤中物塊的質(zhì)量為m,設繩子上拉力為F,
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有mg=(m+M)a
解得a=mgM+m
以M為研究對象有繩子的拉力F=Ma=MM+mmg
顯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小吊盤和盤中物塊的重力.故D正確;
故選:BD.
(2)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中間時刻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得:
 vA=x2T=21×1022×0.02m/s≈0.53m/s
(3)根據(jù)逐差法得:
s4-s1=3a1T2;s5-s2=3a2T2;s6-s3=3a3T2;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a=a1+a2+a33
聯(lián)立得:a=s4+s5+s6s1s2s39T2
故答案為:(1)BD;(2)0.53;(3)s4+s5+s6s1s2s39T2

點評 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了解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數(shù)據(jù)處理以及注意事項,然后熟練應用物理規(guī)律來解決實驗問題,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明確△s=aT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一小組的同學用甲圖所示裝置做“探究物體質(zhì)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實驗.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有D.
A.平衡摩擦力時,用細線一端掛空砝碼盤,另一端與小車相連,將木板適當傾斜,使小車在木板上近似做勻速直線運動
B.每次改變砝碼及砝碼盤總質(zhì)量之后,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C.應讓砝碼及砝碼盤總質(zhì)量遠大于小車及里面鉤碼的總質(zhì)量
D.可以近似認為小車受到的拉力等于砝碼及砝碼盤的重力
②乙圖為實驗中按規(guī)范操作打出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從比較清晰的點跡起,在紙帶上標出了連續(xù)的5個計數(shù)點A、B、C、D、E,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都有4個點跡沒有標出,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出A點到B、C、D、E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上,則此次實驗中小車運動加速度的測量值a=1.2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③某同學平衡摩擦力后,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分別測量出小車的加速度a.以砝碼的重力F為橫坐標,以小車的加速度a為縱坐標,得如圖丙所示的a-F圖象,則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主要原因是平衡摩擦力過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用粗細均勻且直徑相同的同種金屬導線繞制成匝數(shù)分別為n1和n2的兩圓形閉合線圈A和B,已知兩線圈的半徑之比為r1:r2,將它們放在同一勻強磁場中,兩線圈平面與勻強磁場的磁感線垂直.當磁感應強度隨時間均勻變化時,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兩線圈導線某一截面的電量之比qA:qB為(  )
A.n1n2B.n2n1C.r1r2D.r2r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
(1)下面敘述正確的是BC
A.用天平稱出重物的質(zhì)量
B.選用點跡清晰、特別是第1、2點間距接近2mm的紙帶
C.應先通電再釋放紙帶
D.打點計時器應接在電壓為4~6V的直流電源上
(2)選出一條紙帶如圖所示,其中O點為起始點,A、B、C為三個計數(shù)點,打點計時器通以50Hz的交變電流,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得OA=11.13cm,OB=17.69cm,OC=25.9cm.這三個數(shù)據(jù)中不符合有效數(shù)字要求的是25.9cm,應該寫成25.90cm.
(3)在計數(shù)點A和B之間、B和C之間還各有一個點,重物的質(zhì)量為1kg,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當打點針打到B點時,重物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1.73J,這時它的動能是1.70J,由此得到的結(jié)論是可見在忽略誤差的情況下,重錘的機械能守恒.(g取9.8m/s2,保留三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電荷量+q的帶電微粒(重力忽略不計),從靜止開始經(jīng)U1電壓加速后,水平進入兩平行金屬板間的偏轉(zhuǎn)電場中,金屬板長L,兩板間距d,微粒射出偏轉(zhuǎn)電場時的偏轉(zhuǎn)角θ=30°,又接著進入一個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區(qū),求:
(1)微粒進入偏轉(zhuǎn)電場時的速度v0是多大?
(2)兩金屬板間的電壓U2是多大?
(3)若該勻強磁場的寬度為D,為使微粒不會從磁場右邊射出,該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至少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一個帶電小球從空中的M點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重力做功0.3J,克服電場力做功0.1J.關(guān)于小球在M點與N點的能量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M點的動能比在N點小0.2JB.在M點的機械能比在N點大0.1J
C.在M點的重力勢能比在N點大0.3JD.在M點的電勢能比在N點大0.1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guān)于加速度和速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卻在增加
B.兩物體相比,一個物體的速度變化量大,而加速度卻比較小
C.物體具有向東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卻向西
D.物體做直線運動,后一階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階段小,但速度卻比前一階段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圖甲為某同學驗證機械能守恒的實驗裝置,圖乙是實驗得到的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取A、B兩點來驗證實驗,已知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已知x1、x2,則vA=x12T,vB=x22T;(用題中所給的符號表示)
②若要驗證機械能守恒,必須要測的一個物理量為C
A.重物的質(zhì)量m        B.A、B的時間間隔t          C.A、B間的距離h
③如滿足gh=12(vB2-vA2),則可驗證重物的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I、II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在0~t2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Ⅰ、Ⅱ兩個物體在t1時刻相遇
B.Ⅰ、Ⅱ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
C.Ⅰ、Ⅱ兩個物體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斷減小
D.Ⅰ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大,Ⅱ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