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77%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4.激流勇進是游樂園常有的機動游樂項目.其工作原理是由主動輪將游船沿較長的傾斜軌道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船只從高處滑下,沖入水中,濺起很高且美麗的水花,整個過程刺激又有趣.其工作過程可以簡化為如下情景:如圖所示,左側傾角α=30°的軌道AB(其長L1=30 m)上相互間隔安裝著主動輪,主動輪與游船間的動摩擦因數μ1=32=;右側傾角β=53°的軌道CD(其長L2=20 m)上相互間隔安裝著導向輪(不會提供動力),導向輪與游船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2=4172;左右兩側軌道通過一段平滑軌道BC(其長L3=3 m)相連,兩相鄰主動輪(或導向輪)間的距離s0=1 m.長為L0=2 m的游船上坐著兩個游客,總質量為180 kg,從左側軌道如圖所示的位置由靜止開始被主動輪帶動向上運動(主動輪的半徑r=0.2 m,恒定的角速度ω=10 rad/s),達恒定的速率后,一直以此速率運動到游船尾部剛好與右側軌道的上端C點平齊的位置,之后在導向輪上向下滑動.已知g=10 m/s2,sin 53°=0.8,cos53°=0.6.求:
(1)游船從軌道左側運動到右側底端(船頭剛好觸及水面)所用總時間;
(2)動力裝置在游船達到恒定速率前后(沒有到達BC軌道)需增加的功率之比.

分析 (1)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和減速時的加速度,利用運動學公式求得時間;
(2)根據P=fv求得動力裝置在游船達到恒定速率前后(沒有到達BC軌道)需增加的功率

解答 接:(1)游船加速上升階段,設其加速度為a1,有牛頓第二定律有:
μ1mgcos30°-mgsin30°=ma1
代入數據解得:a1=2.5m/s2
從靜止達到共同速度所用時間為t1,上移的距離為x1,有速度時間公式可得:v=a1t1
主動輪的線速度為:v=ωr=0.2×10m/s=2m/s
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t1=0.8s
x1=v2t1=0.8m
勻速運動的位移為:x2=L1+L3-x3=(30+3-0.8)m=32.2m
勻速運動的時間為:t2=x2v=32.22s=16.1s
游船在右側軌道上運價速運動,加速度為a2,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mgsinβ-μ2mgcosβ=ma2
代入數據解得:a2=5512m/s2
加速運動的時間為t3,游船在右側軌道上發(fā)生的位移為:
L2L0=vt3+12a2t23
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t3=2.4s
所需總時間為:t=t1+t2+t3=19.3s
(2)游船達到恒定速率前動力裝置增加的功率為:
P1=f1v=(μ1mgcosα)v
游船達到恒定速率后動力裝置增加的功率為:
P2=f2v=(mgsinα)v
動力裝置在游船達到恒定速率前后(沒有到達BC軌道)需增加的功率之比:
\frac{{P}_{1}}{{P}_{2}}=\frac{{μ}_{1}cosα}{sinα}=\frac{3}{2}
答:(1)游船從軌道左側運動到右側底端(船頭剛好觸及水面)所用總時間為19.3s;
(2)動力裝置在游船達到恒定速率前后(沒有到達BC軌道)需增加的功率之比為3:2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關鍵是抓住運動過程的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固定在地面的斜面體上開有凹槽,槽內緊挨放置六個半徑均為r的相同小球,各球編號如圖.斜面與水平軌道OA平滑連接,OA長度為6r.現將六個小球由靜止同時釋放,小球離開A點后均做平拋運動,不計一切摩擦.則在各小球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全程球1的機械能減少B.只有球6在OA段機械能增大
C.球6的水平射程最小D.六個球落地點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一物體自t=0時開始做直線運動,其速度圖線如圖所示.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在0~6s內,物體離出發(fā)點最遠為30m
B.在0~6s內,物體經過的路程為40m
C.在0~4s內,物體的平均速度為5m/s
D.在5~6s內,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做負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電腦模擬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情景,當衛(wèi)星繞地球運動的軌道半徑為R時,線速度為v,周期為T.下列變換符合物理規(guī)律的是( �。�
A.若衛(wèi)星軌道半徑從R變?yōu)?R,則衛(wèi)星運行周期從T變?yōu)?T
B.若衛(wèi)星軌道半徑從R變?yōu)?R,則衛(wèi)星運行周期從T變?yōu)?\sqrt{2}T
C.若衛(wèi)星軌道半徑從R變?yōu)?R,則衛(wèi)星運行線速度從v變?yōu)?\frac{1}{2}$v
D.若衛(wèi)星運行線速度從v變?yōu)?\frac{1}{2}$v,則衛(wèi)星運行周期從T變?yōu)?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假設帆船從靜止開始起動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再做勻速直線運動,能反映這個運動過程的圖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1)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活動中:某同學在接通電源進行實驗之前,將實驗器材組裝和擺放完畢,如圖1所示.該裝置中的錯誤或不妥之處,請你指出其中的兩處:
①打點計時器應該用交變電流;
②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且打點計時器應距左端較遠.

(2)該同學糾正實驗裝置后,打出的一條紙帶.A、B、C、D、E為我們在紙帶上所選的計數點.已知相鄰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則,打點計時器打下C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為0.3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4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
(1)實驗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點計時器、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紙帶、細繩、鉤碼、刻度尺、導線、交流電源、復寫紙、彈簧測力計.其中在本實驗中不需要的器材是彈簧測力計.
(2)如圖所示,是某同學由打點計時器得到的表示小車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T=0.02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

(3)下表列出了打點計時器打下B、C、F時小車的瞬時速度,請在表中填入打點計時器打下D、E兩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
位置BCDEF
速度/(m•s-10.7370.8010.9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測定加速度,在得到的紙帶上選取七個計數點(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如圖所示,圖中s1=4.81cm,s2=5.29cm,s3=5.76cm,s4=6.25cm,s5=6.71cm,s6=7.21cm.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Hz,則加速度的大小為0.48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一輛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歷時5s,已知前3s的位移是12m,后3s的位移是18m,則小車在這5s內的運動中(  )
A.初速度為3 m/sB.位移為25mC.平均速度為6 m/sD.加速度為1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