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一滑雪者,質量m=75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勻加速下滑,山坡的傾角θ=30°,由靜止開始滑下,在t=5s的時間內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者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力和空氣阻力)g取10m/s2

分析 明確人的運動性質,根據(jù)已知的物理量運用運動學公式求出加速度.然后對人進行受力分析,把重力在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正交分解,根據(jù)人的運動狀態(tài),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出等式解決問題.

解答 解:設滑雪的人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為a,根據(jù)運動學公式$x={v}_{0}t+\frac{1}{2}a{t}^{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a=4m/s2
設滑雪板及人受到的阻力為f,沿斜面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sinθ-f=ma
即:f=mgsinθ-ma.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f=75N
答:滑雪者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力和空氣阻力)的大小為75N.

點評 本題考查基本的受力分析問題和把運動學公式與牛頓第二定律結合問題.這也是我們做好較難題的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瞬時值表達式為u=220$\sqrt{2}$sin314tV的交流電,其電壓最大值是220$\sqrt{2}$V,電壓有效值是2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6V,內電阻r=2Ω,定值電阻R1=R2=12Ω,電動機M的內電阻R3=2Ω.當開關S閉合,電動機轉動穩(wěn)定后,電壓表的讀數(shù)U1=4V.若電動機除內電阻外其他損耗不計,求:
(1)電路的路端電壓U2;
(2)R2的電流是多少;
(3)電動機輸出的機械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同學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使用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

(1)實驗時該同學先調整墊木的位置,使小車不掛配重時能拖動紙帶在傾斜的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平衡小車運動過程所受摩擦力.
(2)此后,該同學把細線系在小車上并繞過定滑輪,懸掛若干配重片.在小車質量一定的情況下,多次改變配重片數(shù)量,每改變一次配重片就釋放一次小車,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多條紙帶.圖b是其中一條紙帶的一部分,O、A、B、C為4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打出的點沒有畫出.打點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上.通過對紙帶的測量,可知小車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0.49m/s2(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根據(jù)多條紙帶的數(shù)據(jù).該同學繪制了小車加速度與小車所受拉力(測量出配重片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拉力大。┑腶-F圖象,如圖c所示,由圖象可知AC
A.小車的質量約等于0.3kg
B.小車的質量約等于3.3kg
C.小車質量一定時,其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D.當小車所受合外力一定時,其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物體從t=0時刻起,從離地面某一高度處開始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設地面上重力勢能為零.用E0、Ek和Ep分別表示物體的機械能、動能和重力勢能.下面的四個圖象中,能正確表示它們隨時間t或隨下落高度x變化的關系的圖線是(A、B圖中的曲線均為拋物線)(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一直流電動機提升重物的裝置,如圖所示,重物的質量m=50kg,電源提供給電動機的電壓為U=110V,不計各種摩擦,當電動機以v=0.9m/s的恒定速率向上提升重物時,電路中的電流I=5.0A,求:電動機的線圈電阻(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物理量不屬于矢量的是( 。
A.位移B.磁感應強度C.磁通量D.電場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列做法哪些存在安全隱患( 。
A.發(fā)現(xiàn)家中有很大的煤氣味,立即開窗,不要打開電器開關
B.把插頭插入插座后,習慣再按一下
C.牽動導線把電器插頭從插座中拉出
D.經(jīng)常用濕手接觸電器開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核反應中,表示核裂變的是( 。
A.${\;}_{92}^{238}$U→${\;}_{90}^{234}$Th+${\;}_{2}^{4}$He
B.${\;}_{92}^{235}$U+${\;}_{0}^{1}$n→${\;}_{56}^{139}$Ba+${\;}_{36}^{94}$Kr+3${\;}_{0}^{1}$n
C.${\;}_{15}^{30}$P→${\;}_{14}^{30}$Si+${\;}_{1}^{0}$e
D.${\;}_{7}^{14}$N+${\;}_{2}^{4}$He→${\;}_{8}^{17}$O+${\;}_{1}^{1}$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