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時刻改變,加速度也可能時刻改變
B.斜拋運動可以分解成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和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
C.離心式水泵工作時,離心力將水泵中的水帶離水泵
D.火車轉(zhuǎn)彎時的速度比設(shè)計的速度大時,內(nèi)軌將給火車車輪一個側(cè)壓力

分析 當(dāng)物體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不足以提供物體所需要的向心力的大小時,物體就要遠(yuǎn)離圓心,此時物體做的就是離心運動.

解答 解:A、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時刻改變,故一定式變速運動,加速度也可能時刻改變,如勻速圓周運動的加速度方向時刻改變,故A正確;
B、平拋運動可以分解成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和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斜拋運動可以分解成豎直方向的豎直上拋運動和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
C、離心水泵工作時,利用了離心運動,將水泵中的水沿切線方向甩出水泵,不存在離心力,故C錯誤;
D、在修筑鐵路時,轉(zhuǎn)彎處軌道的內(nèi)軌要低于外軌,可以提供更多的向心力,防止火車產(chǎn)生離心運動,如果火車轉(zhuǎn)彎時運行的速度比設(shè)計的速度大時,外軌將給火車車輪一個側(cè)壓力,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合力大于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要做向心運動,合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就要遠(yuǎn)離圓心,做的就是離心運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若有兩個力F1、F2夾角為θ(θ≠180°),且保持θ不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個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B.兩個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兩個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增大D.兩個力都增大,合力可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求通過小橋時間時可把列車看成質(zhì)點
B.求從北京到廣州的時間時可把列車看成質(zhì)點
C.列車7:00離開佛山指出的是時間
D.只有地面才能作為參考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對于萬有引力定律的公式F=G$\frac{{m}_{1}{m}_{2}}{{r}^{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公式只適用于太陽系,對其它星系不適用
B.m1和m2受到的引力總是大小相等,而與m1、m2是否相等無關(guān)
C.當(dāng)r趨近于令時,萬有引力趨近于無窮大
D.m1和m2受到的引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半徑R=5000km的某小行星表面,宇航員做了如下實驗,實驗的裝置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軌道由傾斜軌道AB和圓形軌道BC組成,讓質(zhì)量m=0.2kg的小球從軌道AB上高H處的某點靜止滑下,用力傳感器測出小球經(jīng)過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F,改變H的大小,可測出相應(yīng)的F大小,現(xiàn)測得兩組數(shù)據(jù)為:H1=0.5m,F(xiàn)1=0N,H2=1.0m,F(xiàn)2=5N.求
(1)圓軌道的半徑;
(2)該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
(3)該小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小球從A點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最高點B后返回A,C為AB的中點.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從A出發(fā)到返回A的過程中,位移為零,外力做功為零
B.小球從A到C與從C到B的過程中,減少的動能相等
C.小球從A到C與從C到B的過程中,速度的變化率不相等
D.小球從A到C與從C到B的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一根長l=0.1m的細(xì)線,一端系著一個質(zhì)量m=0.18kg的小球,拉住線的另一端,使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當(dāng)小球的角速度增大為原來的3倍時,細(xì)線斷裂,測得此時細(xì)線受到的拉力比原來增大了40N.求:
(1)細(xì)線斷裂前瞬間的拉力的大小F;
(2)細(xì)線斷裂時小球運動的線速度大小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用兩條同樣的繩子拉一物體,物體受到的重力為G,兩繩受到的拉力分別為F1、F2夾角為θ
(1)求其中一根繩子受的拉力|F1|與|G|的關(guān)系式,用數(shù)學(xué)觀點分析F1的大小一夾角θ的關(guān)系
(2)求F1的最小值
(3)如果每根繩子的最大承受拉力為|G|,求θ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