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所示,已知電源電動勢E=4V,內(nèi)阻r=1Ω,R1=31Ω,滑動變阻器總電阻R2=46.5Ω,滑動觸頭C距兩端距離之比AC∶CB=1∶2,求各電表的讀數(shù).



【試題分析】

本題電路中電表較多,不易看清各元件間的串、并聯(lián)關系,可先將各電表除去,按前述處理技巧可將原電路畫成如圖2的形式,其中R2′是R2的AC段電阻,R2″是R2的CB段電阻,再將原電表按所測對象一一接入電路,如圖3所示.
     

由圖3運用歐姆定律,可求得電流表A1、電壓表V、電流表A2、電流表A3的讀數(shù)分別為0.125A、1.94V、0.0625A和0.0625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要求每次合力與分力產(chǎn)生相同的效果,必須:
A
A

A.每次將橡皮條拉到同樣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條拉直
C.每次準確讀出彈簧秤的示數(shù)          D.每次記準細繩方向
(2)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設計出如下的實驗方案,其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已知小車質(zhì)量M=214.6g,砝碼盤質(zhì)量m0=7.5g,所使用的打點計時器交流電頻率f=50Hz.其實驗步驟是:
A.按圖1中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
B.調(diào)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后,使小車能沿長木板向下做勻速運動;
C.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下砝碼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m;
D.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打出一條紙帶,由紙帶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
E.重新掛上細繩和砝碼盤,改變砝碼盤中砝碼質(zhì)量,重復B~D步驟,求得小車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以下問題:
①按上述方案做實驗,是否要求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填“是”或“否”).
②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
0.77
0.77
m∕s2
③某同學將有關數(shù)據(jù)填入他所設計的表格中,并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畫出a-F圖象(如圖3).造成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一條最主要原因是
在計算小車所受的合外力時未計入砝碼盤的重力、砝碼盤的重力
在計算小車所受的合外力時未計入砝碼盤的重力、砝碼盤的重力
,從該圖線延長線與橫軸的交點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砝碼盤的重力
砝碼盤的重力
,其大小是
0.07N
0.07N

次數(shù) 1 2 3 4 5
砝碼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m/g 10 20 30 40 50
砝碼盤中砝碼的重力G/N 0.10 0.20 0.29 0.39 0.49
小車的加速度a/m? 0.77 1.44 1.84 2.38 2.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已知打點計時器接的交流電源頻率是f,用它記錄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小車的位移,打出的一條紙帶和已選好的計數(shù)點0、1、2、3、4、5、6如圖1所示(已知相鄰兩計數(shù)點中間有四個點未畫出).某同學測量出1與2兩點間的距離為S12,5與6兩點間的距離為S56,由此可算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a=
S56-S12
100
f2
S56-S12
100
f2


(2)圖2為某次實驗中用游標卡尺測量硬塑環(huán)外徑(甲圖)與內(nèi)徑(乙圖)的圖示,由圖可知該硬塑環(huán)的外徑為
6.580
6.580
cm,內(nèi)徑為
5.070
5.070
cm,平均厚度為
0.755
0.755
cm.
(3)氣墊導軌是常用的一種實驗儀器,它是利用氣泵將壓縮空氣通過導軌的眾多小孔高速噴出,在導軌與滑塊之間形成薄薄一層氣墊,使滑塊懸浮在導軌上.由于氣墊的摩擦力極小,滑塊在導軌上的運動可很好地近似為沒有摩擦的運動.我們可以用固定在氣墊導軌上的光電門A、B和光電計時裝置,以及帶有I形擋光條的滑塊C、D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已知I形擋光條的持續(xù)擋光寬度為L,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采用的實驗步驟如下:
a.調(diào)節(jié)氣墊導軌底座螺母,觀察導軌上的氣泡儀,使導軌成水平狀態(tài);
b.在滑塊C、D間放入一個輕質(zhì)彈簧,用一條橡皮筋捆綁箍住三者成一水平整體,靜置于導軌中部;
c.將光電門盡量靠近滑塊C、D兩端;
d.燒斷捆綁的橡皮筋,使滑塊C、D在彈簧作用下分離,分別通過光電門A、B;
e.由光電計時器記錄滑塊C第一次通過光電門A時I形擋光條持續(xù)擋光的時間tC,以及滑塊D第一次通過光電門B時I形擋光條持續(xù)擋光的時間tD
①實驗中還應測量的物理量是
滑塊C、D的質(zhì)量mC、mD
滑塊C、D的質(zhì)量mC、mD
;
②根據(jù)上述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及已知量,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是
mC
tC
=
mD
tD
mC
tC
=
mD
tD

上式中算得的C、D兩滑塊的動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產(chǎn)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塊與氣軌間仍存在摩擦,氣軌未完全水平
塊與氣軌間仍存在摩擦,氣軌未完全水平
;
③利用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能否測出被壓縮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大小?如能,請寫出計算表達式
Ep=
1
2
mC(
L
tC
)
2
+
1
2
mD(
L
tD
)
2
Ep=
1
2
mC(
L
tC
)
2
+
1
2
mD(
L
tD
)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廣東模擬)(1)小球做直線運動時的頻閃照片如圖1所示,已知頻閃周期T=0.1s,小球相鄰位置的間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別為OA=6.51cm,AB=5.59cm,BC=4.70cm,CD=3.80cm,DE=2.89cm,EF=2.00cm.小球在位置A時的速度大小vA=
0.61
0.61
m/s;小球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
8.1
8.1
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在“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用導線a、b、c、d、e、f、g和h按圖2所示方式連接好電路,電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電壓表和電流表已調(diào)零.閉合開關后:

①若不管怎樣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小電珠亮度能發(fā)生變化,但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shù)總不能為零,則可能是
g
g
導線斷路.
②某同學測出電源和小電珠的U-I圖線如圖3所示,電源的電動勢E=
3.0
3.0
V,內(nèi)阻r=
1
1
Ω;將小電珠和電阻R串聯(lián)后接到電源上,要使電路中電流為1.0A,則R=
1.2
1.2
Ω.
③某同學在實驗中還測出a、b、c三種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分別如圖4中的(a)、(b)、)(c)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
AC

A.a(chǎn)可以作為標準電阻使用
B.b能作為標準電阻使用
C.b的阻值隨電壓升高而增大
D.c的阻值隨電壓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所示,已知電源電動勢E=4V,內(nèi)阻r=1Ω,R1=31Ω,滑動變阻器總電阻R2=46.5Ω,滑動觸頭C距兩端距離之比AC∶CB=1∶2,求各電表的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