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7.如圖所示,O1O2是矩形線框的對稱軸,左半部分處于勻強磁場中,下列哪些情況能讓線框abcd中產生感應電流,且感應電流方向為a→b→c→d→a( 。
A.將線框向紙內平移B.將線框以cd為軸轉動60°
C.將線框向左平移D.將線框以ab為軸轉動30°

分析 本題比較簡單,考查了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通過判斷線圈中的磁通量是否變化,即可得出正確結果.

解答 解:A、由于磁場為勻強磁場,將abcd 向紙內平移,其磁通量都不變化,因此不會產生感應電流,故A錯誤;
B、當線圈繞cd軸轉動60°時,磁通量將變小,根據楞次定律,則產生逆時針方向感應電流,感應電流方向為a→b→c→d→a,故B正確;
C、將abcd 向左平移,其磁通量增大,根據楞次定律,則產生順時針方向感應電流,故C錯誤;
D、將abcd以ab為軸轉動30°,穿過線圈的磁通量不變化,不產生感應電流,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根據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判斷線圈中是否有感應電流產生是電磁感應中的基本要求,要把握實質問題,不要受其它條件的干擾.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于力、功和能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能就是功,功就是能
B.物體的重力做正功,則其動能一定增加
C.在能量轉化過程中,做功越多,能量轉化的就越多
D.物體的合外力做功為零,則物體的機械能一定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甲所示,a、b為兩個并排放置的共軸線圈,a中通有如圖乙所示的交變電流,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在t1到t2時間內,a、b相吸B.在t2到t3時間內,a、b相斥
C.t1時刻兩線圈間作用力為零D.t2時刻兩線圈間吸引力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若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越大,它的運行速度越大
B.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越大,它的運行速度越小
C.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越大,它的周期越小
D.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越大,它的向心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細桿的一端與一小球相連,可繞過O點的水平軸自由轉動.現給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圓周運動,圖中a、b分別表示小球軌道的最低點和最高點,則桿對小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
A.a處為拉力,b處為拉力B.a處為拉力,b處為支持力
C.a處為支持力,b處為拉力D.a處為支持力,b處為支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質量為3kg的木箱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箱內粗糙的底板正中央放著一個質量為1kg的小木塊,小木塊可視為質點.現使木箱和小木塊同時獲得大小為2m/s的方向相反的水平速度,小木塊與木箱碰撞多次后最終停在木箱正中央.
求:(1)木箱的最終速度的大。
(2)從開始運動到相對靜止,木箱和木塊整個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在一個勻強電場(圖中未畫出)的平面內有一個四邊形ABCD,E為AD的中點,F為BC的中點,一個帶正電的粒子從A移動到B點,電場力做功0.8×10-8J,將該粒子從D移到C點,電場力做功為2.4×10-8 J,將粒子從E點移到F點,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若粒子的電荷量為2.4×10-8C,則D、C之間的電勢差為1V
B.若A、B之間的距離為1cm,粒子的電荷量為0.8×10-8C,該電場的場強一定是E=100 V/m
C.若將該粒子從E點移動到F點,電場力做功WEF有可能大于1.6×10-8J
D.若將該粒子從E點移動到F點,電場力做功為1.6×10-8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光滑水平軌道上右側有豎直墻壁,有三個小滑塊A、B、C,質量分別為mB=mC=2mA=2m,A、B用細線連接,中間有一壓縮的輕彈簧(彈簧與滑塊不拴接).開始時A、B以共同速度v0一起向右運動,C靜止.某時刻細線突然斷開,A、B被彈開,然后B與C發(fā)生碰撞并粘在一起,B、C與墻彈性碰撞后返回,最終A與BC間距離保持不變.求:
(1)A物塊最后的速度 
(2)A、B分離時彈簧釋放的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從地面上同一位置拋出完全相同的兩小球A、B,分別落在地面上的M、N點,兩球運動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氣阻力不計,則( 。
A.B的加速度比A大B.B的飛行時間比A長
C.B在最高點的動能比A在最高點的大D.兩球落地時的動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