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在下列學生實驗中,需要用到打點計時器的實驗有(  )
A.“探究求合力的方法”B.“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C.“探究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D.“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guān)系”

分析 打點計時器是計時工具,可以間接的測量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結(jié)合實驗的原理確定哪些實驗需要打點計時器.

解答 解:A、探究合力的方法,抓住兩根彈簧秤拉橡皮筋和一根彈簧秤拉橡皮筋效果相同,探究合力和分力的關(guān)系,故A錯誤.
B、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需要測量加速度的大小,需要通過紙帶測量加速度,所以需要打點計時器,故B正確.
C、探究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實驗中需要測量速度,需要通過紙帶測量速度,所以需要打點計時器,故C正確.
D、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guān)系,實驗中使用的是兩個彈簧測力計對拉,改變用力,觀察兩彈簧秤的示數(shù)大小變化情況,得出兩個彈簧秤示數(shù)總是大小相等,不需要打點計時器,故D錯誤.
故選:B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實驗的原理,會通過實驗原理確定實驗的器材,以及知道實驗誤差的來源,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體M,物體上有一光滑的半圓弧軌道,最低點為C,兩端A、B一樣高.現(xiàn)讓小滑塊m從A點由靜止下滑,則( �。�
A.m不能到達M上的B點
B.m從A到C的過程中M向左運動,m從C到B的過程中M向右運動
C.m從A到B的過程中M一直向左運動,m到達B的瞬間,M速度為零
D.M與m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固定于同一條豎直線上的A、B是兩個帶等量異種電荷的點電荷,電荷量分別為+Q和-Q,A、B相距為2d.MN是豎直放置的光滑絕緣細桿,另有一個穿過細桿的帶電小球p,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可視為點電荷,不影響電場的分布),現(xiàn)將小球p從與點電荷A等高的C處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p向下運動到距C點距離為d的O點時,速度為v.已知MN與AB之間的距離為d,靜電力常量為k,重力加速度為g.則根據(jù)已知信息能定量得到的物理量是(  )
A.O點處的電場強度E
B.C、O間的電勢差UCO
C.小球p經(jīng)過與點電荷B等高的D點時的速度V
D.小球p在向下運動中C至D的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用如圖所示的儀器探究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
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木板固定有打點計時器的一端墊起適當高度,消除摩擦力的影響;
②小車鉤住一條橡皮筋,往后拉至某個位置,記錄小車的位置;
③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小車拖動紙帶,打點計時器打下一列點,斷開電源;
④改用同樣的橡皮筋2條、3條…重復(fù)②、③的實驗操作,每次操作一定要將小車由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電場中A、B兩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勢φA>φB,場強EA>EB
B.電勢φA>φB,場強EA<EB
C.將電荷+q從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了負功
D.將電荷-q分別放在A、B兩點時具有的電勢能EpA>E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一物理實驗小組為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設(shè)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的左端,紙帶連接在小車上并穿過打點計時器,且使小車距離打點計時器有一段距離,通過調(diào)節(jié)在合適的位置用圖釘將橡皮筋固定在長木板上,另一端掛在小車上,使橡皮筋呈自然長度;然后將長木板的左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緊接著向后拉小車,使小車由靜止釋放,并在橡皮筋的作用下使小車沿長木板運動,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計算小車勻速時的速度;最后依次增加橡皮筋的條數(shù),并保證每次釋放小車的位置相同,將每次操作測量的數(shù)據(jù)記錄.
根據(jù)以上的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完成本實驗,缺少的實驗器材為刻度尺;
(2)實驗時將長木板的左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請說明如何確定摩擦力已經(jīng)平衡紙帶上打出間距相等的點;
(3)分析每次操作得出紙帶上的點,有的段點距均勻,有的段點距不均勻,在求小車的速度時應(yīng)選取點距均勻(選填“均勻”或“不均勻”)部分;
(4)該實驗小組的同學將每次操作獲得的部分數(shù)據(jù)記錄在如表中,請你補充表中沒有寫出的數(shù)據(jù):
數(shù)據(jù)
橡皮筋的條數(shù)橡皮筋的條數(shù)
橡皮筋做的功10個間距的距離x(m)10個間距的時間T(s)小車獲得的速度vn小車速度的平方vn2
1W0.2000.21.001.00
20.2800.21.401.96
30.3000.21.502.25
40.4000.22.004.00
50.4500.22,255.06
(5)通過分析上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確定橡皮筋對小車所做的功Wn與小車速度vn變化的關(guān)系為Wnv2,并選取合適的量為縱軸與橫軸作出函數(shù)圖線;
(6)如果由圖2圖線得到的結(jié)論與實際有一定的誤差,請分析該實驗誤差的可能原因每次小車不是由同一位置靜止開始運動、橡皮筋規(guī)格不是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探究功與速度變化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橡皮筋釋放后,關(guān)于小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B.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再做勻速直線運動
C.先做加速度減小的變加速直線運動,再做勻速直線運動
D.先做加速度增大的變加速直線運動,再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有一金屬棒彎折程度如圖所示,其中ab=bc=L,在垂直于ab、bc棒所決定的平面內(nèi)有一勻強磁場區(qū)域.磁感強度為B,ab與虛線夾角為45°,若讓棒沿圖中虛線方向以速度v勻速向右運動,則ac兩點的電勢差為(1+22)BLv;若讓棒沿bc方向以速度v勻速向下運動,則ac兩點的電勢差為22BL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一質(zhì)量為M的木板,開始時木板用銷釘固定,一質(zhì)量為m的小木塊(可視為質(zhì)點),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木板,測得了木塊滑出木板時的速度恰好為v02.若去掉固定木板的銷釘,同樣的木塊仍以v0滑上木板,則木塊滑出木板后速度變?yōu)?\frac{{v}_{0}}{3}$.木板質(zhì)量與木塊質(zhì)量的比值為( �。�
A.2:1B.16:5C.3:1D.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