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質量為m,用水平推力F即可使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現(xiàn)保持F大小不變,方向改為與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拉木箱,也能使它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則木箱與水平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A. B. C. 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質量60Kg的物體沿水地面運動,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120N,則物體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0.2,若物體質量為100Kg,則滑動摩擦力將變?yōu)?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所示,繞過定滑輪的細繩一端拴在小車上,另一端吊一物體A,若小車沿水平地面向右勻速運動,則物體( 。
A.向上做加速運動B.向上做減速運動
C.繩中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D.繩中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火車以54km/h的速度勻速前進,當經(jīng)過A站時需臨時停車60s.進站時加速度大小為0.3m/s2,出站時的加速度為0.5m/s2,出站后仍要以54km/h的速度勻速前進.求:
(1)火車動開始減速進站到停止運動經(jīng)歷的時間t1
(2)火車從開始加速出站到開始勻速運動通過的距離x;
(3)火車因為臨時停車所耽誤的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佳木斯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一斜面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位于斜面上的物塊M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設斜面作用與物塊的靜摩擦力為,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為,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C.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大小為Mg

D.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佳木斯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個物體做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比較該物體在減速運動的倒數(shù)第3m、倒數(shù)第2m、最后1m內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經(jīng)歷時間之比是1:2:3

B.平均速度之比是3:2:1

C.平均速度之比是

D.平均速度之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天一大聯(lián)考高二上11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兩塊帶電金屬板豎直放置,中間形成一勻強電場。一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微粒,以初速度豎直向上射入勻強電場中,粒子從左極板小孔離開,離開極板時速度為2,方向與極板垂直(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粒子在極板之間運動的豎直位移;

(2)粒子進入位置與離開位置兩點間的電勢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11月選考模擬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飛機若僅依靠自身噴氣式發(fā)動機推力起飛需要較長的跑道,某同學設計在航空母艦上安裝電磁彈射器以縮短飛機起飛距離,他的設計思想如下:如圖所示,航空母艦的水平跑道總長l=180m,其中電磁彈射器是一種長度為l1=120m的直線電機,這種直線電機從頭至尾可以提供一個恒定的牽引力F牽。一架質量為m=2.0×104kg的飛機,其噴氣式發(fā)動機可以提供恒定的推力F推=1.2×105N?紤]到飛機在起飛過程中受到的阻力與速度大小有關,假設在電磁彈射階段的平均阻力為飛機重力的0.05倍,在后一階段的平均阻力為飛機重力的0.2倍。飛機離艦起飛的速度v=100m/s,航母處于靜止狀態(tài),飛機可視為質量恒定的質點。請計算(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飛機在后一階段的加速度大小;

(2)電磁彈射器的牽引力F牽的大;

(3)電磁彈射器輸出效率可以達到80%,則每彈射這樣一架飛機電磁彈射器需要消耗多少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一固定斜面上兩個小物塊A和B緊挨著以速度v1=1m/s勻速下滑,A與B的接觸面光滑.已知mB=2mA,μA=2μB,tanα=$\frac{1}{3}$.與斜面下端相連的是水平傳送帶,高度h=0.2m,傳送帶的材質和斜面表面的材質相同,傳送帶以恒定速率v2=3m/s順時針轉動.兩滑塊可視為質點,忽略滑塊在斜面和傳送帶連接處的能量損失,滑塊A與B離開傳送帶后,均做平拋運動.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滑塊B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要使滑塊A與B的間距在傳送帶上能達到最大,兩輪中心的距離至少多大;
(3)在上述極值條件下,滑塊A與B落到地面上的時間差及落點間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