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某同學驗證物體質(zhì)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主要思路是,通過改變懸掛小鉤碼的質(zhì)量,改變小車所受拉力,并測得小車的加速度.將每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描點、畫線,觀察圖線特點.

(1)實驗中應該滿足:鉤碼的質(zhì)量m和小車質(zhì)量M的關系為:M>>m.
如圖2所示為本實驗中得到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0.10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為了盡量 減小誤差,則用T、x1、x2…x6表示小車加速度大小a=$\frac{{x}_{6}+{x}_{5}+{x}_{4}-{x}_{2}-{x}_{1}}{9{T}^{2}}$,計算得加速度大小a=0.64m/s2(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經(jīng)過6次實驗,獲得了6組對應的小車所受合力F、小車加速度a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描點、畫線,得到如圖3所示的a-F圖線.發(fā)現(xiàn)圖線不過原點,經(jīng)排查發(fā)現(xiàn):并非人為的偶然誤差所致,那么,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夠.學習牛頓第二定律后,你認為,圖3中圖線的斜率表示$\frac{1}{M}$.

分析 要求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需求出繩子的拉力,而要求繩子的拉力,應先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求出整體的加速度,再以M為研究對象求出繩子的拉力,通過比較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和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的大小關系得出只有m<<M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a(chǎn)-F圖象中若有橫軸截距,表示當掛上鉤碼后的加速度仍是0,說明實驗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夠,再根據(jù)a=0時的平衡條件即可求解.

解答 解:(1)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有:mg=(m+M)a
解得:a=$\frac{mg}{M+m}$
以M為研究對象有繩子的拉力為:F=Ma=$\frac{Mmg}{M+m}$
顯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鉤碼的重力.
(2)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0.10s,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為了更加準確的求解加速度,我們對三個加速度取平均值,得:
a=$\frac{1}{3}$(a1+a2+a3
即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
a=$\frac{{x}_{6}+{x}_{5}+{x}_{4}-{x}_{2}-{x}_{1}}{9{T}^{2}}$,
帶入數(shù)據(jù)得:a=$\frac{0.1026+0.0961+0.0895-0.0833-0.0768-0.0705}{0.09}$m/s2=0.64m/s2
(3)a-F圖象不過原點而有橫軸截距,說明當掛上鉤碼后加速度仍不為零,說明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夠;根據(jù)a=$\frac{F}{M}$可知a-F圖象的斜率表示小車質(zhì)量M的倒數(shù)$\frac{1}{M}$.
故答案為:(1)M>>m;(2)$\frac{{x}_{6}+{x}_{5}+{x}_{4}-{x}_{2}-{x}_{1}}{9{T}^{2}}$,0.64;(3)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夠;$\frac{1}{M}$.

點評 只要真正掌握了實驗原理就能順利解決此類實驗題目,而實驗步驟,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都與實驗原理有關,故要加強對實驗原理的學習和掌握.
要提高應用勻變速直線的規(guī)律以及推論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練習中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冰融化為同溫度的水時,分子勢能增加
B.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條直線上
C.由于液體表面層分子間距離大于液體內(nèi)部分子間距離,液體表面存在張力
D.大量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率有大有小,所以分子速率分布沒有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裝置,獲得了小車加速度a與沙及沙桶的質(zhì)量及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對應關系圖.沙桶和沙子的總質(zhì)量為m1,小車和車上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2,重力加速度為g.

(1)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0.88 m/s2
(2)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測得F=m1g,作出a-F圖象,他可能作出圖2中丙  (選填“甲”、“乙”、“丙”)圖線.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滿足m1遠小于m2
(3)實驗時,某同學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若軌道水平,他測量得到的$\frac{1}{{m}^{2}}-a$圖象,如圖3.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則小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gk}$,沙桶和沙子的總質(zhì)量m1=$\frac{1}{gk}$.(認為繩的拉力等于沙桶和沙子的總重力,忽略空氣阻力及細線與滑輪的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速度、路程B.速度、摩擦力C.質(zhì)量、加速度D.位移、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4s內(nèi)的位移是2.7m,第5s內(nèi)的位移是3.3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這兩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0 m/sB.第5 s初的瞬時速度是3.6 m/s
C.物體開始計時時的速度為零D.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0.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從手中豎直向上拋出的小球,與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設豎直向上的方向為正方向,小球與天花板碰撞時間極短.若不計空氣阻力和碰撞過程中動能的損失,整個過程的v-t圖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是A、B兩個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A做加速直線運動B.物體B做減速直線運動
C.物體B的速度變化比A的速度變化快D.物體A的加速度大物體B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二極管是一種半導體元件,電路符號為,其特點是具有單向?qū)щ娦,某實驗小組要對一只二極管正向接入電路時的伏安特性曲線進行測繪探究.據(jù)了解,該二極管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50mA.
(1)該二極管外殼的標識模糊了,同學們首先用多用電表的電阻擋來判斷它的正負極:當將紅表筆接觸二極管的左端、黑表筆接觸二極管的右端時,發(fā)現(xiàn)指針所指的示數(shù)比較大,當交換表筆再次測量時,發(fā)現(xiàn)示數(shù)很小,由此可判斷左(填“左”或“右”)端為二極管的正極.
(2)實驗探究中他們可選器材如下:
A.直流電源(電動勢3V,內(nèi)阻不計),
B.滑動變阻器(0~20Ω);
C.電壓表(量程15V、內(nèi)阻約80kΩ);
D.電壓表(量程3V、內(nèi)阻約50kΩ)
E.電流表(量程0.6A、內(nèi)阻約1Ω);
F.電流表(量程50mA、內(nèi)阻約50Ω);
G.待測二極管;
H.導線、開關.
為了提高測量精度,電壓表應選用D,電流表應選用F.(填序號字母)
(3)實驗中測量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在坐標紙上畫出該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
電流I/mA000.21.83.98.614.021.833.550.0
電壓U/V00.500.751.001.251.501.752.002.252.50
(4)同學們將該二極管與阻值為10Ω的定值電阻串聯(lián)后接到電壓恒為3V的電源兩端,則二極管導通時定值電阻的功率為0.02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一帶電粒子以初速度v0先后通過勻強電場E和勻強磁場B,如圖甲所示,電場和磁場對粒子做功為W1;若把電場和磁場正交疊加后,如圖乙所示,粒子仍以v0的速度穿過疊加場區(qū),電場和磁場對粒子做功為W2(不計重力的影響),則( 。
A.W1=W2B.W1<W2C.W1>W(wǎng)2D.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