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所示,一固定斜面體,其斜邊與水平底邊的夾角θ=37°,BC為一段光滑圓弧軌道,DE為半圓形光滑軌道,兩圓弧軌道均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一滑板靜 止在光滑的地面上,右端緊靠C點,上表面所在平面與兩圓弧分別相切于C、D兩點.一物塊被輕放在斜面上F點由靜止釋放,物塊離開斜面后恰好在B點沿切線進入B段 圓弧軌道,再經(jīng)C點滑上滑板,滑板運動到D點時被牢固粘連.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質(zhì)量為m,滑板質(zhì)量M=2m,DE半圓弧軌道和BC圓弧軌道的半徑均為R,斜面體水平底邊與滑板上表面的高度差H=2R,板長l=6.5R,板左端到D點的距離L在R<L<5R范圍內(nèi)取值,F(xiàn)點距A點的距離s=12.5R,物塊與斜面、物塊與滑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5,重力加速度取g.已知sin37°=0.6,cos37°=0.8.求:(結(jié)果用字母 m、g、R、L 表示)

(1)求物塊滑到A點的速度大;
(2)求物塊滑到C點時所受圓弧軌道的支持力的大小;
(3)試討論物塊從滑上滑板到離開左端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與L的關(guān)系; 并判斷物塊能否滑到DE軌道的中點.

分析 (1)對F到A的過程中,運用動能定理求出物塊滑到A點的速度大。
(2)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到達C點的速度,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的大小.
(3)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求出物塊和 滑板達到的共同速度,結(jié)合動能定理分別求出物塊和滑板的位移大小,判斷出物塊與滑板達到相同速度時,物塊未離開滑板,
討論當2R≤L<5R和2R≤L<5R,得出滑塊的運動規(guī)律,結(jié)合動能定理分析判斷.

解答 解:(1)設(shè)物塊滑動A點的速度為v1,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mgsinθ×12.5R-μmgcosθ×12.5R=$\frac{1}{2}m{{v}_{1}}^{2}$,
解得${v}_{1}=\sqrt{5gR}$.
(2)設(shè)物塊滑動C點的速度為v2,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frac{1}{2}m{{v}_{2}}^{2}=mg2R+\frac{1}{2}m{{v}_{1}}^{2}$,
解得${v}_{2}=3\sqrt{gR}$.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F}_{N}-mg=m\frac{{{v}_{2}}^{2}}{R}$,
解得${F}_{N}=m\frac{{{v}_{2}}^{2}}{R}+mg=10mg$.
(3)物塊從C滑上滑板后開始做勻減速運動,此時滑板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物塊與滑板達到共同速度v3時,二者開始做勻速運動.
規(guī)定v2的方向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得,mv2=(m+M)v3,
解得${v}_{3}=\sqrt{gR}$.
對物塊根據(jù)動能定理有:-μmgl1=$\frac{1}{2}m{{v}_{3}}^{2}-\frac{1}{2}m{{v}_{2}}^{2}$,
對滑板根據(jù)動能定理有:$μmg{l}_{2}=\frac{1}{2}M{{v}_{3}}^{2}-0$,
解得l1=8R,l2=2R,
物塊相對滑板的位移△l=l2-l1<l,
即物塊與滑板達到相同速度時,物塊未離開滑板,
討論:①當R<L<2R,物塊在滑板上一直勻減速運動至D,運動的位移為6.5R+L,克服摩擦力做功Wf=μmg(6.5R+L)=$\frac{1}{4}mg(13R+2L)$.
設(shè)滑上D點的速度為vD,根據(jù)動能定理有:$-μmg(6.5R+L)=\frac{1}{2}m{{v}_{D}}^{2}$-$\frac{1}{2}m{{v}_{2}}^{2}$,
解得$\frac{1}{2}m{{v}_{D}}^{2}=\frac{1}{2}mg(2.5R-L)<mgR$,
所以物塊不可能滑到DE軌道的中點.
②當2R≤L<5R,物塊先勻減速運動8R,然后勻速運動L-2R,在勻減速運動0.5R,克服摩擦力做功${W}_{f}=μmg(8R+0.5R)=\frac{17}{4}mgR$.
設(shè)滑上D點的速度為vD′,根據(jù)動能定理有:$-μmg(8R+0.5R)=\frac{1}{2}m{v}_{D}{′}^{2}-\frac{1}{2}m{{v}_{2}}^{2}$,
解得$\frac{1}{2}m{v}_{D}{′}^{2}=\frac{1}{4}mgR<mgR$.
所以 物塊不可能滑到DE的中點.
答:(1)物塊滑到A點的速度大小為$\sqrt{5gR}$;
(2)物塊滑到C點時所受圓弧軌道的支持力的大小為10mg;
(3)當R<L<2R,克服摩擦力做功為$\frac{1}{4}mg(13R+2L)$..不能到達DE的中點.
當2R≤L<5R,克服摩擦力做功為$\frac{17}{4}mgR$.不能到達DE的中點.

點評 本題考查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以及有摩擦的板塊模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判斷物塊與滑板在達到相同共同速度時,物塊未離開滑板是關(guān)鍵,是一道比較困難的好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a(chǎn)、b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沿同一方向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則運動過程中(  )
A.a、b的速度之差保持不變
B.a、b的速度之差與時間成正比
C.a、b的速度之和與時間成正比
D.a、b的速度之差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場強的定義式E=$\frac{F}{q}$中,F(xiàn)是放入電場中的電荷所受的力,q是放入電場中的電荷的電量
B.場強的定義式E=$\frac{F}{q}$中,F(xiàn)是放入電場中的電荷所受的力,q是產(chǎn)生電場的電荷的電量
C.在庫侖定律的表達式F=$\frac{k{q}_{1}{q}_{2}}{{r}^{2}}$中$\frac{k{q}_{2}}{{r}^{2}}$是電荷q2在q1處產(chǎn)生的場強大小,此場對q1作用的電場力F=q1×k$\frac{{q}_{2}}{{r}^{2}}$,同樣k$\frac{{q}_{1}}{{r}^{2}}$是電荷q1產(chǎn)生的電場在點電荷q2處的場強的大小,此場對q2作用的電場力F=q2×k$\frac{{q}_{2}}{{r}^{2}}$
D.無論定義式E=$\frac{F}{q}$中的q值(不為零)如何變化,在電場中的同一點,F(xiàn)與q的比值始終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電場的電場線如圖所示,電場中A、B兩點的場強大小分別為EA和EB,由圖可知( 。
A.EA=EBB.EA>EBC.EA<EBD.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A、B、C、D四點把線段AD分成三段,三段粗糙程度不同,對應(yīng)三個動摩擦因數(shù).一質(zhì)量為m=0.5kg的滑塊靜止在A點.t=0時刻給滑塊一水平恒力F=3N,方向由A向D,滑塊經(jīng)過C點時撤去水平恒力.表給出了滑塊經(jīng)過A、B、C、D點的時刻和速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位置 A B C D
 時刻t(s) 0 2 6 8
 速度v(m/s) 0 4 4 0
求:(1)AB、BC和CD三段滑塊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水平恒力F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傳送帶與兩輪切點A、B間的距離為l=20m,半徑為R=0.4m的光滑的半圓軌道與傳送帶相切于B點,C點為半圓軌道的最高點.BD為半圓軌道直徑.物塊質(zhì)量為m=1kg.已知傳送帶與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8,傳送帶與水平面夾角=37°.傳送帶的速度足夠大,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求:
(1)物塊無初速的放在傳送帶上A點,從A點運動到B點的時間;
(2)物塊無初速的放在傳送帶上A點,剛過B點時,物塊對B點的壓力大;
(3)物塊恰通過半圓軌道的最高點C,物塊放在A點的初速度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做剎車實驗,若從t=0時起汽車在運動過程中的位移x與速度的平方v2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剎車過程汽車加速度大小為10m/s2B.剎車過程持續(xù)的時間為5s
C.剎車過程經(jīng)過3s的位移為7.5mD.t=0時汽車的速度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A、B是電場中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一個正點電荷只受電場力的作用,以初速度v0從A點運動到B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點電荷在B點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A點的加速度
B.點電荷在B點的速度一定大于在A點的速度
C.點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一定大于在A點的電勢能
D.點電荷在B點受到的電場力一定小于在A點受到的電場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用彈簧秤水平拉著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運動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是0.4N.當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是2.1N,此時物體的加速度是0.85m/s2.則該物體的質(zhì)量是2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