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圖所示,質(zhì)地均勻的長方體導體,長為4L,寬為3L,高為2L.將左右兩面的中心點接入電路時,導體的電阻值為R1;將上下兩面的中心點接入電路時,導體的電阻值為R2,R1:R2等于( 。
A.1:1B.9:1C.1:9D.4:1

分析 根據(jù)電阻定律R=$\frac{ρL}{S}$可得出兩種情況下電阻的表達式,則可求出電阻之比.

解答 解:將左右兩面的中心點接入電路時,根據(jù)電阻定律,電阻為:
R1=ρ$\frac{4L}{3L×2L}=ρ\frac{2}{3L}$.
將上下兩面的中心點接入電路時,根據(jù)電阻定律.電阻為:
R2=ρ$\frac{2L}{3L×4L}=ρ\frac{1}{6L}$.
則 R1:R2=4:1;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電阻定律的表達式,并能靈活運用電阻定律列出兩種情況的表達式并進行比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位于A、B處的兩個帶有不等量負電荷的點電荷在平面內(nèi)的電勢分布如圖所示,圖中實線表示等勢線,則正確的是( 。
A.a點和b點的電勢相同
B.正電荷從c點移到d點,靜電力做負功
C.負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
D.正電荷從e點沿圖中虛線移到f點,電場力不做功,電勢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物體只受到下列三力作用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10N  10N   50NB.10N  10N   40NC.10N  10N   30ND.10N  10N   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同學為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guān)系,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輕繩繞過定滑輪及輕滑輪將小車與彈簧測力計相連.實驗中改變懸掛的鉤碼個數(shù)進行多次測量,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并利用紙帶計算出小車對應的加速度a.

(1)實驗中鉤碼的質(zhì)量可以不需要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其原因是C.
A.小車所受的拉力與鉤碼的重力無關(guān)
B.小車所受的拉力等于鉤碼重力的一半
C.小車所受的拉力可由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出
(2)圖乙是實驗中得到的某條紙帶的一部分.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由紙帶數(shù)據(jù)求出小車的加速度a=0.75m/s2
(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小車的加速度a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的關(guān)系圖象,圖丙圖象中最符合本實驗實際情況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關(guān)于熱現(xiàn)象和熱學規(guī)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知道氣體的摩爾體積和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就可以算出氣體分子的體積
B.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微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
C.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保持氣體的壓強不變,溫度越高,體積越大
D.定溫度下,飽和汽的壓強是一定的
E.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制成是因為它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一圓柱形絕熱氣缸豎直放置,通過絕熱活塞封閉著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活塞的質(zhì)量為m、橫截面積為S,與容器底部相距h,此時封閉氣體的溫度為T1.現(xiàn)通過電熱絲緩慢加熱氣體,當氣體吸收熱量Q時,活塞上升△h,已知大氣壓強為p0,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活塞與氣缸間的摩擦,求:
①此過程中氣體的溫度變化量△T;
②加熱過程中氣體的內(nèi)能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如圖所示,真空中有兩個帶正電的點電荷,帶電荷量分別為4Q和Q,a、O、b三點將兩點電荷的連線四等分,中垂線上的M、N兩點關(guān)于O點對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b兩點的連線上自左向右電場強度不斷減小
B.a點的電勢比b點的電勢高
C.將一負電荷沿直線從a移到b點的過程中,該電荷的電勢能先增加后減少
D.將一正電荷沿直線從M點移到N點的過程中,該電荷的電勢能先增加后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一物體從塔頂上自由下落,在到達地面前最后1s內(nèi)通過的位移是整個位移的$\frac{9}{25}$,求物體下落的時間和塔高.(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兩個帶電小球,帶的電荷量都為1.0×10-5 C,相隔0.5米,兩球可看作點電荷,試求它們之間的靜電力大。o電力常量k=9×109 N•m2/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