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A、B、C三個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的質(zhì)量分別為m、2m、3m,B球帶負電,電荷量為q,A、C球不帶電,(不考慮小球間的電荷感應),不可伸長的絕緣細線將三個小球連接起來懸掛在O點,三個小球均處于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大小為E.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靜止時,A、B球間細線的拉力為5mg+qE
B.靜止時,A、B球間細線的拉力為5mg﹣qE
C.剪斷OA線瞬間,A、B球間細線的拉力為
D.剪斷OA線瞬間,A、B球間細線的拉力為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山西榆社中學高三10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用手托著質(zhì)量為m的“小蘋果”,從靜止開始沿水平方向運動,前進距離l后,速度為v(物體與手始終相對靜止),物體與手掌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手對蘋果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上
B.蘋果所受摩擦力大小為μmg
C.手對蘋果做的功為mv2
D.蘋果對手不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益陽箴言中學高二上期10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8分) 光滑絕緣導軌與水平面成45°角,兩個質(zhì)量均為m、帶等量同種電荷的小球A、B,帶電荷量均為q,靜止于導軌的同一水平高度處,如圖所示.求:兩球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葫蘆島第一高級中學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質(zhì)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初速度v0=2m/s,4s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為20 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4s末的速度為10m/s B.質(zhì)點2s末的速度為5m/s
C.質(zhì)點4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5m/s D.質(zhì)點的加速度為3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葫蘆島第一高級中學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表示時刻的是( )
A.第5s末 B.前5s內(nèi) C.第5s內(nèi) D.從第3s末到第5s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臨沂第十九中學高二10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實線為方向未知的三條電場線,a、b兩帶電粒子從電場中的O點以相同的初速度飛入.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兩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則( )
A.a(chǎn)一定帶正電,b一定帶負電
B.a(chǎn)加速度增大,b加速度增大
C.a(chǎn)電勢能減小,b電勢能增大
D.a(chǎn)和b的動能一定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公安第三中學高三10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某人在相距10 m的A、B兩點間練習折返跑,他在A點由靜止出發(fā)跑向B點,到達B點后立即返回A點.設(shè)加速過程和減速過程都是勻變速運動,加速過程和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分別是4 m/s2和8 m/s2,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4 m/s,從B點返回的過程中達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該速度運動到A點,求:
(1)從B點返回A點的過程中以最大速度運動的時間;
(2)從A點運動到B點與從B點運動到A點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浙江建人高復學校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以8 m/s勻速行駛的汽車即將通過路口,綠燈還有2 s 將熄滅,此時汽車距離停車線18 m.該車加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2 m/s2,減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5 m/s2. 此路段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12.5 m/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可能通過停車線
B. 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通過停車線汽車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勻減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一定不能通過停車線
D. 如果距停車線5 m處減速,汽車能停在停車線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安徽安慶第二中學高三上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化時發(fā)生的位移為,緊接著速度變化同樣的時發(fā)生的位移為,則該質(zhì)點的加速度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