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為了測量小滑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某小組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擋板可固定在桌面上,輕彈簧左端與擋板相連,圖中桌面高為h,O1、O2、A、B、C點在同一水平直線上.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
實驗過程一:擋板固定在O1點,推動滑塊壓縮彈簧,滑塊移到A處,測量O1A的距離,如圖甲所示.滑塊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面上的P點,測出P點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離為x1
實驗過程二:將擋板的固定點移到距O1點距離為d的O2點,如圖乙所示,推動滑塊壓縮彈簧,滑塊移到C處,使O2C的距離與O1A的距離相等.滑塊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面上的Q點,測出Q點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離為x2

(1)為完成本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
A.必須測出小滑塊的質(zhì)量 B.必須測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 C.彈簧的壓縮量不能太小 D.必須測出彈簧的原長
(2)寫出動摩擦因數(shù)的表達式μ=$\frac{{x}_{1}^{2}-{x}_{2}^{2}}{4dh}$(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3)小紅在進行實驗過程二時,發(fā)現(xiàn)滑塊未能滑出桌面.為了測量小滑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還需測量的物理量是滑塊停止滑動的位置到B點的距離.
(4)某同學(xué)認為,不測量桌面高度,改用秒表測出小滑塊從飛離桌面到落地的時間,也可測出小滑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此實驗方案不可行(選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滑塊在空中飛行時間很短,難以把握計時起點和終點,秒表測時間誤差較大.

分析 從實驗操作的步驟可知,兩種情況下彈簧做的功相等,物塊滑出桌面時的動能是彈簧做功與摩擦力做功的和;求出滑塊滑過不同距離下的摩擦力做的功,即可求出摩擦力的大小與摩擦因數(shù)的大小

解答 解:(1、2)滑塊離開桌面后做平拋運動,平拋運動的時間:t=$\sqrt{\frac{2h}{g}}$滑塊飛行的距離:x=v•t
所以滑塊第1次離開桌面時的速度:v1=x1•$\sqrt{\frac{g}{2h}}$①
滑塊第2次離開桌面時的速度:v2=x2•$\sqrt{\frac{g}{2h}}$②
滑塊第1次滑動的過程中,彈簧的彈力和摩擦力做功,設(shè)彈簧做的功是W1,AB之間的距離是x,則:W1-μmg•x=$\frac{1}{2}$m ${v}_{1}^{2}$③
滑塊第1次滑動的過程中,W1-μmg•(x+d) ④
聯(lián)立①②③④可得:μmg•d=$\frac{1}{2}$m(${v}_{2}^{2}$-${v}_{1}^{2}$)
即:μ=$\frac{{x}_{1}^{2}-{x}_{2}^{2}}{4dh}$
可知,要測定摩擦因數(shù),與彈簧的長度、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以及滑塊的質(zhì)量都無關(guān).要想讓滑塊順利畫出桌面,彈簧的壓縮量不能太。蔆正確.
故選:C
(3)在進行實驗過程二時,發(fā)現(xiàn)滑塊未能滑出桌面,則可以認為滑塊的末速度是0.為了測量小滑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還需要測量出滑塊停止滑動的位置到B點的距離.
(4)改用秒表測出小滑塊從飛離桌面到落地的時間,來測定小滑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此實驗方案是不可行的,原因是 滑塊在空中飛行時間很短,難以把握計時起點和終點,秒表測時間誤差較大.
故答案為:(1)C;(2)$\frac{{x}_{1}^{2}-{x}_{2}^{2}}{4dh}$;
(3)滑塊停止滑動的位置到B點的距離;
(4)不可行,滑塊在空中飛行時間很短,難以把握計時起點和終點,秒表測時間誤差較大

點評 本題考查了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及動摩擦因數(shù)的測定,意在考查考生對實驗原理、操作步驟和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的掌握情況,應(yīng)用所學(xué)基本規(guī)律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一質(zhì)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初速度v0=2m/s,4s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x=20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4s末的速度為10m/sB.質(zhì)點2s末的速度為6m/s
C.質(zhì)點4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5m/sD.質(zhì)點的加速度為3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一輛汽車從車站以初速度為零勻加速直線開去,開出一段時間之后,司機發(fā)現(xiàn)一乘客未上車,便緊急剎車做勻減速運動.從啟運到停止一共經(jīng)歷t=10s,前進了15m,在此過程中,汽車的最大速度為( 。
A.1.5m/sB.3m/sC.3.5m/sD.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電流表有內(nèi)阻,測量電流表G1內(nèi)阻r1的電路如圖1所示.供選擇的儀器如下:
①待測電流表G1(0~5mA,內(nèi)阻約300Ω);
②電流表G2(0~10mA,內(nèi)阻約150Ω);
③定值電阻R1(10Ω);
④定值電阻R2(300Ω);
⑤滑動變阻器R3(0~20Ω);
⑥滑動變阻器R4(0~1000Ω);
⑦電源(電動勢約3V,內(nèi)阻很。
⑧電鍵S及導(dǎo)線若干.
(1)定值電阻應(yīng)選④,滑動變阻器應(yīng)選⑤(填器材前的序號).
(2)在圖2中連接實物圖.
(3)若測得的某組數(shù)據(jù)中,G1的示數(shù)為數(shù)I1,G2的示數(shù)為I2,則r1=$\frac{({I}_{2}-{I}_{1}){R}_{2}}{{I}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放射性同位素14C在考古中有重要應(yīng)用.為研究14C的衰變規(guī)律,將一個原來靜止的14C原子核放在勻強磁場中,觀察到它所放射的粒子與反沖核的徑跡是兩個內(nèi)切的圓,圓的半徑之比R:r=7:1,如圖所示,那么14C的衰變方程式應(yīng)是(  )
A.${\;}_{6}^{14}$C→${\;}_{4}^{10}$Be+${\;}_{2}^{4}$HeB.${\;}_{6}^{14}$C→${\;}_{5}^{14}$B+${\;}_{1}^{0}$e
C.${\;}_{6}^{14}$C→${\;}_{7}^{14}$N+${\;}_{-1}^{0}$eD.${\;}_{6}^{14}$C→${\;}_{5}^{12}$B+${\;}_{1}^{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測量磁感應(yīng)強度B,用絕緣輕質(zhì)絲線把底部長為L、電阻為R,質(zhì)量為m的““?”型線框固定在力敏傳感器的掛鉤上,并用輕質(zhì)導(dǎo)線連接線框與電源,導(dǎo)線的電阻忽略不計.當外界拉力F作用于力敏傳感器的掛鉤上時,數(shù)字電壓表會有示數(shù)U,且數(shù)字電壓表上的示數(shù)U與所加拉力F成正比,即U=KF,式中K為比例系數(shù).當線框接入恒定電壓為E1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1;接入恒定電壓為E2時(電流方向不變),電壓表示數(shù)為U2.則磁感應(yīng)強度B的大小為( 。
A.B=$\frac{R({U}_{1}-{U}_{2})}{K({E}_{1}-{E}_{2})L}$B.B=$\frac{R({U}_{1}-{U}_{2})}{K({E}_{1}+{E}_{2})L}$
C.B=$\frac{R(\sqrt{{U}_{1}}-\sqrt{{U}_{2}})}{\sqrt{K}({E}_{1}-{E}_{2})L}$D.B=$\frac{R(\sqrt{{U}_{1}}-\sqrt{{U}_{2}})}{\sqrt{K}({E}_{1}+{E}_{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一個電荷量為10-6C的負電荷從電場中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2×10-6J,從C點到D點克服電場力做功7×10-6J,已知C點電勢比B點高3V,D點電勢為0,則(  )
A.A點的電勢為4V
B.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為4×10-6J
C.電荷從D移到B克服電場力做功4×10-6J
D.C、A點間電勢差UCA為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氣球以2m/s的速度從地面開始豎直上升,氣球下面系一重物,在上升到離地72m高處系重物的繩斷了,試求
(1)重物上升到最高點時離地面的高度
(2)繩斷后重物要經(jīng)過多少時間才能到達地面(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兩物體A、B通過跨過定滑輪的輕繩相連,物體B靜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計滑輪處的摩擦力,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繩對B的拉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大小B.B對地面的壓力一定不為零
C.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可能為零D.A的重力一定小于B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