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所示,相距s=6m、質(zhì)量均為m的木板A、B(A、B兩木板完全相同)置于水平地面上,一質(zhì)量為2m、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C置于木板A的左端.已知物塊C與木板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1=0.22,木板A、B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0.10,最大靜摩擦力可以認為等于滑動摩擦力,開始時,三個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給物塊C施加一個水平方向右的恒力F,且F=0.4mg,已知木板A、B碰撞后立即粘連在一起,且碰后瞬間兩者的速度為木板A碰前速度的一半.碰后瞬間C的速度不變.g=10m/s2,求:
(1)物塊C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
(2)從物塊C開始運動到木板A與B相碰所經(jīng)歷的時間.
(3)已知木板A、B的長度均為L=0.6m,請通過分析計算后判斷:物塊C最終會不會從木板上掉下來?

分析 (1)設木板A與物塊C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1,木板A與水平地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2,根據(jù)f1和f2的關(guān)系判斷知道A與B碰前A與C是一起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設此過程中它們的加速度為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a.
(2)根據(jù)運動學位移公式列式,可求得從物塊C開始運動到木板A與B相碰所經(jīng)歷的時間,以及A與木板B相碰時的速度υ.
(3)碰撞后瞬間,物塊C的速度不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塊C在木板上滑動的加速度,當三者的速度相同時,不掉下就不會掉下,根據(jù)運動學基本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1)設木板A與物塊C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1,木板A與水平地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2,
有:f1=2μ1mg=0.44mg,f22(2mg+mg)=0.3Mg
可見f2<F<f1,故可知在木板A、B相碰前,在F的作用下,木板A與物塊C一起水平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設此過程中它們的加速度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f2=(2m+m)a
解得 a=$\frac{0.1g}{3}$=$\frac{1}{3}m/{s}^{2}$
(2)設從物塊C開始運動到木板A與B相碰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t,A與木板B相碰時的速度為υ,
有:s=$\frac{1}{2}a{t}^{2}$,υ=at
解得:t=6s,υ=2m/s.
(3)碰撞后瞬間,物塊C的速度不變,設A、B碰后速度為υ',即有 v′=$\frac{v}{2}$
此即木板A、B共同運動的初速度.
此后,物塊C在木板上滑動時的加速度為:ac=$\frac{F-{f}_{1}}{2m}$=-0.2m/s2
物塊C在木板上滑動時,木板A、B共同運動的加速度為:aAB=$\frac{{f}_{1}-{f}_{2}^{′}}{2m}$
其中 f2′=μ2(2mg+2mg)=0.4mg
解得:aAB=0.2m/s2
若木板A、B很長,則物塊C不會掉下來.設物塊C再運動時間t1后,三者的速度相同,有:υ+act1=$\frac{v}{2}$+aABt1,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1=2.5s
在此過程中,物塊C的位移為:sc=υt1+$\frac{1}{2}$act12
解得  sc=4.375m
木板A、B的位移為:sAB=$\frac{v}{2}$t1+$\frac{1}{2}$aABt12=3.125m
由于sc-sAB=1.25m>LA+LB=1.2m,可見物塊C最終會從木板上掉下來.
答:
(1)物塊C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為$\frac{1}{3}m/{s}^{2}$.
(2)從物塊C開始運動到木板A與B相碰所經(jīng)歷的時間t為6s.
(3)物塊C最終會從木板上掉下來.

點評 本題的關(guān)鍵是通過受力分析,明確各個物體的運動情況,分段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及運動學基本公式綜合列式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某同學用圖1所示裝置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先將A球從斜槽軌道上某固定點C處由靜止開始釋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記錄紙上留下壓痕,重復10次;再把同樣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軌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附近靜止,讓A球仍從原固定點C處由靜止開始釋放,和B球相碰后,兩球分別落在記錄紙的不同位置處,重復10次.從左向右依次是M、P、N點.

(1)本實驗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是BD.
A.斜槽軌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質(zhì)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徑r
D.記錄紙上O點到M、P、N各點的距離OM、OP、ON
(2)小球A、B的質(zhì)量mA、mB應滿足mA>mB(填“>”、“=”、“<”).
(3)為測定未放B小球時,小球A落點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線跟記錄紙上的O點對齊,如圖2所示給出了小球A落點附近的情況,由圖可知OP距離應為31.92cm.
(4)按照本實驗方法,驗證動量守恒的驗證式是mAOP=mAOM+mB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成功.“天宮二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在“天宮二號”除了要驗證航天員在軌中期駐留,還將開展14項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10月19日“神州十一號”飛船與在距地面高度為h的圓軌道上運行的“天宮二號”教會對接成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進入“天宮二號”.航天員此次在“天宮二號”中期駐留時間為t.
    已知地球的質(zhì)量為M,半徑為R,“天宮二號”的質(zhì)量為m,萬有引力常量為G.求“天宮二號”:
(1)受到地球施加的引力大。
(2)繞地球運行的向心加速度的大。
(3)在中期駐留時間t內(nèi)通過的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車靜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車右端帶有光滑圓弧軌道,一質(zhì)量也為m的小球以水平速度v0從左端沖上小車,到達某一高度h后又能回到小車左端,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一切摩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回到小車左端時速度為v0B.小球回到小車左端時速度為0
C.$h=\frac{v_0^2}{2g}$D.$h=\frac{v_0^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波爾理論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氫原子處于激發(fā)態(tài),量子數(shù)越大,核外電子動能越小
B.湯姆遜通過對陰極射線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電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學說
C.德布羅意指出微觀粒子的動量越大,其對應的波長就越長
D.現(xiàn)已建成的核電站的能量均來自于核聚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如圖所示,將質(zhì)量m=1.0kg的小物塊放在長L=3.0m的平板車左端,車的上表面粗糙,物塊與車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6,光滑半圓形固定軌道與光滑水平軌道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半圓形軌道的半徑r=1.2m,直徑MON豎直,車的上表面和軌道最低點高度相同,開始時車和物塊一起以v0=10m/s的初速度在水平軌道上向右運動,車碰到軌道后立即停止運動,取g=10m/s2,求:
(1)物塊剛進入半圓形時速度大;
(2)物塊剛進入半圓形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
(3)物塊回落至車上時距右端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P點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由位置A進入水中之后,受到水對它豎直向上的作用力,其大小與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小球運動到B點后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PA、AB、BC段的高度均為h,設小球在PA段的運動時間為t1,在AB段運動的時間為t2,在BC段運動時間為t3.空氣阻力不計,則下列說法中一定錯誤的是(  )
A.t1>t2>t3
B.在AB段和BC段水對小球的作用力所做的功相等
C.小球在AB段運動時的機械能增大,在BC段運動時機械能減小
D.從A點到B點,合力對小球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小球從斜面的頂端A處以大小為v0的初速度水平拋出,恰好落到斜面底部的B點,且此時的速度大小vB=$\sqrt{5}$v0,空氣阻力不計,該斜面的傾角為( 。
A.30°B.37°C.45°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套圈游戲”深受大家的喜愛,游戲者要站到區(qū)域線將圈圈水平拋出,落地時套中的物體即為“勝利品”.某次一小孩和大人分別站在同一位置都想套住同一物體,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大人和小孩以相同速度拋出
B.大人以較小速度拋出
C.大人蹲下與孩子等高并后退,以較大速度拋出
D.大人后退站立,以相同速度拋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