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9174  439182  439188  439192  439198  439200  439204  439210  439212  439218  439224  439228  439230  439234  439240  439242  439248  439252  439254  439258  439260  439264  439266  439268  439269  439270  439272  439273  439274  439276  439278  439282  439284  439288  439290  439294  439300  439302  439308  439312  439314  439318  439324  439330  439332  439338  439342  439344  439350  439354  439360  439368  447348 

24.《紅樓夢》第三十九回中突然來的村婦劉姥姥,不但沒有受到冷遇,反而受到歡迎,這是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分析鑒賞題(15分)

試題詳情

23.概述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中關于哈姆雷特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22.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通過丹麥王子為父復仇而遭毀滅的悲劇描繪,揭示了人文主義理想和英國黑暗現(xiàn)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社會矛盾,是資產階級人文主義的一曲悲壯的頌歌。

   B.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敘述清新自然,描繪時情景交融,以含蓄洗練、流暢優(yōu)美、富于形象感的語言歌頌了一位美國老漁民與鯊魚搏斗的非凡毅力。

C.《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單刀赴會、群英會、借東風、火燒赤壁、空城計等都寫得非常精彩,既有深刻的內容,又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表現(xiàn)了諸葛亮雄才大略的英雄形象。

D.魯迅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深沉的感情和驚人的藝術魅力,塑造了阿Q這個不朽的典型形象,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豐碑。

E.巴金通過《家》中一系列悲慘故事的描繪真實地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腐爛和潰敗,通過覺新這個既有明確愛憎是非觀念又懦弱無力不敢反抗的人物鞭撻了整個舊制度。

試題詳情

17.文章末尾運用比喻,(1分)以黃河長江比喻祖國大地南北兒女,以同歸大海比喻中華民族的融合,(2分)形象生動,含意雋永,(1分)表達了華夏兒女對團結和諧的追求。(2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黃宗羲字太沖,馀姚人,是明朝御史黃尊素的長子。黃尊素因為彈劾太監(jiān)魏忠賢死在詔獄里。明思宗即位后,黃宗羲赴京師為父親申冤。抵達時太監(jiān)魏忠賢已被分尸處死,便寫了奏疏請求皇帝處死曹欽程、李實。正逢朝廷審問許顯純、崔應元,黃宗羲和他們對簿公堂,拿出衣袖中所藏的鐵錐子刺許顯純,刺得遍體流血。當時曹欽程已經牽連到魏忠賢的逆案中,李實上疏申辨原先的奏疏并非出自己手,暗地里送給黃宗羲三千兩銀子請求他不要出面對質,黃宗羲立即把這件事奏報朝廷,在和李實對簿公堂時又用鐵錐子刺他。官司了結以后,他和受害各家的子弟到獄門前設祭臺對親人祭奠,痛哭聲傳到皇宮里。明思宗聽到以后,嘆息說:“忠臣孤子,朕的心中很可憐他們!泵鞒瘻缤龊,清廷下詔征求博學鴻儒,掌院學士葉方藹敦促他上路就任,推辭兩次才得以避免。過了不久,葉方藹奉詔監(jiān)修《明史》,以禮聘請他,又被推辭;噬险f:“可以召他到北京來,朕不交給他任務,如果他要回去,當即派遣官員送他回去!秉S宗羲雖然不肯來,而史局凡有重要的問題,一定向他征求意見,請黃宗羲審訂改正而后定稿。曾經說到《宋史》另外列有《道學傳》,是元朝者的鄙陋所致,《明史》不應該按照《宋史》的舊例這樣做。朱彝尊正好有這種主張,得到黃宗羲的書信以后拿給大家看,便刪去《明史》中的《道學傳》。

   王夫之,字而農,衡陽人。張獻忠攻陷衡州,王夫之避居南岳,張獻忠抓住他父親作為人質。王夫之自己舉刀遍刺肢體,被人抬去交換父親。對方見他傷重,放了他,和父親一起回家。明王駐扎桂林,任命他擔任行人一職。當時國勢危急,大臣們仍然水火不容。夫之多次彈劾王化澄,化澄想殺他。明朝滅亡,更加收斂鋒芒,隱蔽行跡。回到衡陽石船山,學者稱他船山先生。吳三桂在衡州稱帝,有人讓王夫之上勸進表,王夫之說:“亡國遺臣,剩下的只有一死罷了,現(xiàn)在怎么會寫給此不祥之人呢!”于是逃人深山,作了祓楔賦來表明心志。吳三桂被平定,上級官員聞聽此事,心中稱許,囑咐郡守賞賜王夫之粟帛。召見他,王夫之以患病推辭。當時,海內大儒,首推容城、馀姚、昆山。然而這些人通過隱居聲望日盛,雖然朝廷征召都以死拒絕,可是公卿稱贊,天子動容,他們的著作容易在世上流傳。只有王夫之避身瑤峒,聲影不出林莽,最終得以完發(fā)而死!

   顧炎武字寧人,昆山人。他看到明末變故很多,所以講求經世致用的學問。南明的魯王授他為兵部司務,事情沒有成功,他的母親便絕食而死,死前告誡顧炎武不要到異姓的清朝做事。炎武認為自己懷有為世所用的策略,不得一展自己的志愿,因此在所到的地方就稍稍地試一下。他在山東的長白山下開墾農田,在山西的雁門北面放牧,積累了千兩白銀。顧炎武走遍了邊關要塞,四次到明孝陵拜謁,六次拜謁明思陵,才在陜西的華陰住下來。他認為“華陰控扼潼關和渭河的路口,即使足不出戶,也能聽到天下的事。一旦有警報,就能進山把守險要的地方,不過只有十里路那樣的距離;如果有志于四方,那么一出潼關的關門,也有居高臨下其勢不可阻擋的便利”。因此在這里定居。他曾經和友人談論學問:讀書人如果不首先說是非榮辱,就是沒有根基的人;不是好古多聞,就是空洞的學問。沒有根基的人去講空洞的學問,我看他每天聲稱從事圣人的事業(yè),而離開圣人的言行更遠了。”康熙十七年,朝廷詔舉博學鴻儒科,又修纂《明史》,大臣們爭相舉薦他,他誓死不從。

附加題(40分)

試題詳情

16.作者這樣寫,強調南北關系密切、互補和諧;(2分)呼應了上文“一部中華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與南方農耕民族紛爭與融合的歷史” ,(2分)為第⑥段升華主題,畫龍點睛,點明“南方北方都在同一片國土之上”作了鋪墊。(2分)

試題詳情

15.這樣寫,一是與首段的“雨”、“雪”相銜接,只有景和物才能承接“落雨”“落雪”,行文絲絲入扣(2分);二是具體點明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景和物,引發(fā)我們聯(lián)想起與這些人物相關的典故傳說,使文章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更含蓄,更具文學色彩。(3分)

試題詳情

14.分別從南北方的名勝、民居、山河、人物典故傳說、詩詞名句、戲劇等方面進行比較(4分);突出了南方的的秀麗(柔美)、北方雄健(粗獷)的特點。(2分)

試題詳情

13.(1)為什么是奇跡:在全球化的今天,共產主義國家在歐洲幾乎消逝,馬克思在歐洲卻受到重新認識和熱烈追捧(2分)(如果用第一段原文回答,可得2分)

(2)為什么說是進步:①無論是民間還是學術界,都從冷戰(zhàn)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影響走了出來,能客觀地對待馬克思了。(2分)  ②還原了馬克思的真面目。(2分)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