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如圖32所示.一個足夠長的“U 形金屬導軌NMPQ固定在水平面內.兩導軌間的寬度為l=0.50m.一根質量為m=0.50kg的均勻金屬導體棒ab橫跨在導軌上且接觸良好.ab與導軌左端恰好圍成一個正方形.該軌道平面處在磁感強度大小可以調節(jié)的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ab與導軌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均為fm=1.0N.ab的電阻為R=0.10Ω.其他各部分電阻均不計.開始時.磁感強度B0=0.50T. (1)若從某時刻(t=0)開始.調節(jié)磁感強度的大小使其以=0.20T/s的變化率均勻增加.求經過多長時間ab棒開始滑動?此時通過ab的電流大小和方向如何? (2)若保持磁感強度B0的大小不變.從t=0時刻開始.給ab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拉力.使它以a=4.0m/s2的加速度勻加速運動.推導出此拉力T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函數(shù)表達式.并在圖33所示的坐標圖上作出拉力T隨時間t變化的T-t圖線.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圖31中所示為一個電燈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它的電流的變化關系曲線,可見兩者不成線性關系,這是由于焦耳熱使燈絲的溫度發(fā)生了變化的緣故。參考這根曲線,回答下列問題(不計電流表和電池的內阻)。

(1)若把三個這樣的電燈串聯(lián)后,接到電動勢為12V的電源上,求流過燈泡的電流和每個燈泡的電阻。

(2)如圖32所示,將兩個這樣的電燈并聯(lián)后再與10Ω的定值電阻串聯(lián),接在電動勢為8V的電源上,求通過電流表的電流值及各燈泡的電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氣墊導軌是常用的一種實驗儀器。它是利用氣泵使帶孔的導軌與滑塊之間形成氣墊,使滑塊懸浮在導軌上,滑塊在導軌上的運動可視為沒有摩擦。我們可以用帶豎直擋板CD的氣墊導軌以及滑塊A和B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32所示(彈簧的長度忽略不計),采用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分別測出滑塊A、B的質量mA、mB

b.調整氣墊導軌,使導軌處于水平。

c.在AB間放入一個被壓縮的輕彈簧,用電動卡銷鎖定,靜止放置在氣墊導軌上。

d.用刻度尺測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離L1

e.按下電鈕放開卡銷,同時使記錄滑塊AB運動時間的計時器開始工作。當A、B滑塊分別碰撞C、D擋板時停止計時,記下AB分別到達C、D的運動時間t1t2

(1)實驗中還應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上式中算得的A、B兩滑塊的動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產生誤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網如圖甲所示,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微粒(不計重力),初速度為零,經兩金屬板間電場加速后,沿y軸射入一個邊界為矩形的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磁場的四條邊界分別是y=0,y=a,x=-1.5a,x=1.5a.兩金屬板間電壓隨時間均勻增加,如圖乙所示.由于兩金屬板間距很小,微粒在電場中運動時間極短,可認為微粒在加速運動過程中電場恒定.
(1)求微粒分別從磁場上、下邊界射出時對應的電壓范圍;
(2)微粒從磁場左側邊界射出時,求微粒的射出速度相對其進入磁場時初速度偏轉角度的范圍,并確定在左邊界上出射范圍的寬度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所示,一個質量為0.1kg、電荷量為+1.0×10-6C的小滑塊B,放在足夠長的粗糙絕緣板A上.用手托住A置于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中,保持A板水平,A、B均靜止.現(xiàn)將板A從圖中位置P豎直向上托至Q處,其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2所示,由于板A的運動,滑塊B相對于板A滑動,在板A從位置P運動到Q處的時間內,B相對于A運動了0.02m,板A靜止后,滑塊B繼續(xù)在板A上運動了0.02m.取g=10m/s2,求:
(1)絕緣板A從P到Q的兩個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多少?
(2)滑塊B與板A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以及電場強度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圖所示為用一個游標卡尺測量工件內徑的示意圖.由圖知該公件內徑是
1.090
1.090
cm.

(2)如圖甲所示,一個彈簧一端固定在傳感器上,傳感器與電腦相連.當對彈簧施加變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壓力)時,在電腦上得到了彈簧形變量與彈簧產生的彈力的關系圖象(如圖乙).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BCD
BCD


A.彈簧產生的彈力和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B.彈簧長度的增加量與對應的彈力增加量成正比
C.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是200N/m
D.該彈簧受到反向壓力時,勁度系數(shù)不變
(3)某同學在做“測定木板與木塊間動摩擦因素”的實驗時,設計了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如圖(a)所示.
方案二:用彈簧測力計鉤住木塊,用力拉動木塊,如圖(b)所示.除了實驗必須的彈簧測力計、木塊、木板、細線外,該同學還準備了若干重量均為2.00N的砝碼…
上述兩種方案中,你認為更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二
方案二
,理由是
圖(b)中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木板做相對運動,更容易控制拉動的速度,使示數(shù)更穩(wěn)定,測量更準確.
圖(b)中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木板做相對運動,更容易控制拉動的速度,使示數(shù)更穩(wěn)定,測量更準確.


該同學在木塊上加砝碼,改變木塊對木塊的壓力,記錄了5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砝碼/個數(shù) 0 1 2 3 4
砝碼對木塊壓力/N 0 2.00 4.00 6.00 8.00
測力計讀數(shù)/N 1.50 2.00 2.50 2.90 3.50
請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圖c)作出摩擦力f和砝碼對木塊的壓力F的關系圖象(以F為橫坐標).圖象不過原點的原因是
壓力N中漏掉了木塊的重力.
壓力N中漏掉了木塊的重力.
.由圖象可知,木塊的重量為
6
6
N.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力因素為
0.25
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