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9734  429742  429748  429752  429758  429760  429764  429770  429772  429778  429784  429788  429790  429794  429800  429802  429808  429812  429814  429818  429820  429824  429826  429828  429829  429830  429832  429833  429834  429836  429838  429842  429844  429848  429850  429854  429860  429862  429868  429872  429874  429878  429884  429890  429892  429898  429902  429904  429910  429914  429920  429928  447090 

那一扇門

周海亮

①少年只有16歲。之前他干過許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過郊區(qū)的蘋果,偷過城市的盆花,偷過同學的鉛筆和餅干,偷過鄰居的茶杯和臘肉,還偷過大街上的自行車。他一次次被帶進派出所又被一次次放出來。某一天,他猛然意識到自己長大了,意識到自己錯了,意識到自己應該懸崖勒馬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經挽回不了自己的聲譽和尊嚴,他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朋友。他一出現總會引來一些異樣的目光。少年并不記恨他們,認為這是對他的懲罰。少年望著窗外,天陰沉沉的,沒有一絲陽光(a)。

③整整一個夏天,每天上午,少年都把自己關在家中,透過窗子看外面的樹。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時,他悄悄出去,在小區(qū)轉一圈,吸兩口清新空氣,看兩眼空中的飛鳥--他還是少年。人們一見著他,或扭過頭去,或老遠就避開。鄰居們防他,就像防一條帶著傳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與他們對視--他失去了與任何人交流的勇氣。他無奈,他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關起一扇門,又加上無數把鎖。

④他垂著頭慢慢地走,腳尖輕踢著一粒石子。沒有陽光,少年卻感覺到后背灼熱。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涼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輕人!”他抬頭,一愣,不敢相信眼睛和耳朵!澳窃诤拔覇?”他指指自己!斑^來,年輕人!”老人說。他走過去,膽戰(zhàn)心驚。他想逃離,可是卻說服不了自己的腳步。老人叼一根沒有點燃的香煙,摸著口袋,問他:“有火柴嗎?”“沒有!薄按蚧饳C呢?”“也沒有!闭f完,他急急地低了頭,試圖離開!皠e急著走。”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幫我取來打火機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當然知道。老人與他同住一個單元,他住七樓,老人住一樓!拔业耐饶_不中用!崩先诵呛堑卣f,“打火機放在茶幾上,麻煩你幫我取來!鄙倌晷闹袆澾^一道閃電?墒悄情W電轉瞬即逝!拌匙呢?”他問!伴T沒有鎖!崩先苏f,“我從來不鎖門的。住咱們這個小區(qū),根本不必鎖門!鄙倌晷闹杏质且坏擂D瞬即逝的閃電。少年飛奔而去,途中流下眼淚。一縷陽光從云縫里鉆了出來(b)。

⑥那扇看起來冷冰冰的防盜門果然沒有上鎖,他伸手輕輕一推,便開了。茶幾上放著果盤,放著零錢,放著鑰匙和打火機。少年抓起打火機,反身跑出屋子。

⑦老人點著了煙,鄭重地對少年表示感謝。然后,他對少年說:“如果你有時間,如果你愿意,我們下一盤象棋,好嗎?”少年當然愿意。他坐下來,聚精會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棋。不久,少年便敗下陣來,可他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涼亭外,陽光燦爛……(c)

⑧少年后來成為一名警察,老人的身體仍然很好,閑時,他們仍然會湊到一起下象棋。他多次跟老人談起那件事情,他說那天你故意不鎖門,那天,你口袋里,其實裝著打火機。

⑨老人只笑不語。問急了,老人就說:我忘記了,我真的忘記了。或許真如你說,那天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許那幾年里,我出門真的從不鎖門;或許,那一天其實什么也沒有發(fā)生,一切不過是你的一個美好夢境。不過我認為,這一切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你親手推開了那扇門,而不是別人……(摘自2009年3月10日《青年博覽》)

1.文中劃波浪線的a、b、c三句寫陽光變化,其實是在暗示少年心理變化,請你選用4個字的詞語分別概述少年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4分)

陽光
a句
b句
C句
心理
         
        
        

試題詳情

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③段中寫到“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從容;有些人只是路過,有些人卻是天天來去”,結合下文看,挑糖擔老人屬于走得從容、天天來去的人。

B.第④段中描寫老人的糖擔子,突出了一個“舊”字,暗示了老人做灶糖時間之久,也喚起了“我”對逝去生活的回憶。

C.第⑨段中的插敘交代老人的女兒不做灶糖了,表明老人做手工灶糖的技藝將后繼無人,老人對此感到悲哀。

D.文中多處通過老人的“笑”來表現老人的心情,比如第  段中“老人呵呵笑起來”,第   段

中“他看-眼,笑”都寫出了老人的開心

試題詳情

15.簡析“薔薇”在文中的作用。(3分)  

試題詳情

14.品味文中兩處畫線句,按要求答題。(5分)

 (1)賞析句子。(3分)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兩朵,躲在綠葉間,素紊妝,淡淡笑。

 (2)句中加點的“甜”字好在哪里?(2分)

哦,那是了別處的人了。

試題詳情

13.第⑥段中的“記憶”和“稀奇”分別指什么?(2分)

記憶:                           

稀奇:                           

試題詳情

薔薇幾度花

丁立梅

   ①喜歡那叢薔薇。

   ②與我的住處隔了三四十米遠,在人家的院墻上,趴著。我把它當作大自然贈予我們的花,每每在陽臺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飽覽它了。這個時節(jié),花開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兩朵,躲在綠葉間,素素妝,淡淡笑。眼尖的我發(fā)現了,歡喜地叫起來,呀,薔薇開花了。我欣賞著它的點點滴滴,日子便成了薔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頭地朝前過著。

   ③也順帶著打量從薔薇花旁走過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從容;有些人只是路過,有些人卻是天天來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識。譬如那個挑糖擔的老人。老人著靛藍的衣,瘦小,皮膚黑,像從舊畫里走出來的人。他的糖擔子,也絕對像幅舊畫:擔子兩頭各置一匾子,擔頭上掛副舊銅鑼。老人手持一棒槌,邊走邊敲,當當,當當當。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聲音去尋,尋見了,臉上立即浮上笑容來。呀!一聲驚呼,原來是賣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著的,正是灶糖。奶黃的,像一個大大的月亮。久遠了啊,它是貧窮年代的甜。那時候,挑糖擔的貨郎,走村串戶,誘惑著孩子們,給他們帶來幸福和快樂。只要 一聽到銅鑼響,孩子們立即飛奔進家門,拿了早早備下的破爛兒出來,是些破銅爛鐵、廢紙舊鞋 的,換得掌心一小塊的灶糖。伸出舌頭,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絲一縷把心填滿的。

   ⑥現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擔兒,都會準時從那叢薔薇花旁經過。不少人圍過去買,男的 女的,老的少的,有人買的是記憶,有人買的是稀奇--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見了。

   ⑦便養(yǎng)成了習慣,午飯后,我必跑到陽臺上去站著,一半為的是看薔薇,一半為的是等老人的銅鑼敲響。當當,當當當--好,來了!等待終于落了地。有時,我也會飛奔下樓,循著他的銅鑼聲追去,買上五塊錢的灶糖,回來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袄项^!”我這樣叫他,他不生氣,呵呵笑!澳悴灰苣敲纯,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過那叢薔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擔前,有些氣喘吁吁地說。老人不緊不慢地回我:“別處,也有人在等著買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這樣的營生,他從十四歲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殘 疾,斷指,兩只手加起來,只有四根半指頭。卻因灶糖成了親,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給他的。他們有個女兒,女兒不做灶糖,女兒做裁縫,女兒出嫁了。

   ⑩“這灶糖啊,就快沒了!崩先苏f,語氣里倒不見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么沒見過你呢?”

   “以前我在別處賣的!

   “哦,那是了別處的人了。”我這樣一說,老人呵呵笑起來,他敲下兩塊灶糖給我。奶黃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著銅鑼往前去,當當,當當當。敲得人的心,薔薇花朵般地,開了。

一日,我?guī)Я讼鄼C去拍薔薇花。老人的糖擔兒,剛好晃晃悠悠地過來了,我要求道:“和這些花兒合個影吧!崩先艘汇,笑看我,說:“長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還真沒拍過照片呢!彼湍敲刺糁菗,站著,他的身后,滿墻的花骨朵兒在歡笑。我拍好照,給他看相機屏幕上的他和薔薇花。他看一眼,笑。復舉起手上的棒槌,當當,當當當,這樣敲著,慢慢走遠了。我和一墻頭的薔薇花,目送著他。我想起南朝柳惲的《詠薔薇》來:“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痹娎锏乃N薇花,我自輕盈我自香,隨性自然,不奢望,不強求。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也當如此罷。

12.挑糖擔的老人具有怎樣的品性?(3分)

試題詳情

(一)

山泉作嬌兒之態(tài),泉聲則是孩子如鈴的笑語。受泉聲的感染,鼎湖山年輕了許多,山徑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著一股童稚的生氣,使進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無雜塵,陡覺輕快……

站在亭前望去,滿眼確是一片濃碧。遠近高低,樹木枝纏藤繞,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濕綠,猶如大海的波浪,一層一層,直向山頂推去。就連腳下盤旋曲折的石徑,也印滿苔痕,點點鮮綠。踩著潮濕柔滑的石階,小心翼翼,拾級而上。越向高處,樹越密,綠意越濃,泉影越不可尋,而泉聲越發(fā)悅耳。悵惘間,忽聞云中傳來鐘聲,頓時,山鳴谷應,悠悠揚揚。安詳厚重的鐘聲和歡快清亮的泉聲,在雨后寧靜的暮色中,相互應答著,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門前,召喚著嬉戲忘返的孩子。

(謝大光《鼎湖山聽泉》)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