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開始生產(chǎn)和使用鐵器,鋼鐵是重要的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廣泛的應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鋼鐵屬于
 
(填“單質(zhì)”、“化合物”或“合金”).
(2)每年世界上鋼鐵的產(chǎn)量很高,但鋼鐵的銹蝕也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
 
 
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3)為了防止鋼鐵生銹,人們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礦物質(zhì)或鍍上其它金屬等覆蓋保護膜的方法,這些方法都能防止鋼鐵銹蝕的共同原理是
 

(4)目前煉鋼廠常以焦炭、赤鐵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空氣等為主要原料煉鐵,反應的流程如圖:
寫出上述有關(guā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②
 
、③
 

(5)金屬礦物的儲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廢鋼鐵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考點:生鐵和鋼,鐵的冶煉,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金屬資源的保護,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根據(jù)已有的金屬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鋼鐵屬于鐵合金,鐵在與水和氧氣并存時易生銹,防銹就是破壞鐵生銹的條件,根據(jù)煉鐵的原理以及金屬回收的意義解答.
解答:解:(1)鋼鐵是鐵的合金,故填:合金.
(2)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水和氧氣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故填:水,氧氣.
(3)在鋼鐵表面涂刷礦物質(zhì)或鍍上其它金屬等覆蓋保護膜的方法,這些方法都能防止鋼鐵銹蝕的共同原理是使鐵與水和氧氣隔絕,故填:使鐵與水和氧氣隔絕;
(4)①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填:C+O2
 點燃 
.
 
CO2 ;
②二氧化碳和碳高溫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故填:CO2+C
 高溫 
.
 
2CO;
③一氧化碳和氧化鐵高溫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
 高溫 
.
 
2Fe+3CO2
(5)廢鋼鐵回收利用的目的是節(jié)約金屬資源,故填:節(jié)約金屬資源.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金屬的有關(guān)應用和生銹以及冶煉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200g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硝酸鉀溶液,欲將其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增大到15%,需要加入多少克硝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氣”是汽化現(xiàn)象
B、課上是通過實驗和推理的方法得出“真空不能傳聲”的結(jié)論
C、物質(zhì)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則氧化反應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D、活潑金屬鎂著火,可用二氧化碳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由原子直接構(gòu)成的是?(  )?
A、水B、汞C、氧化鎂D、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O3-  H+  Na+  OH-
B、K+  Cl- Na+  CO3-
C、Cl-  CO3-   K+  Ca2+
D、NH4+  NO3- OH-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氣體由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點燃該氣體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燒杯,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無色液滴;把燒杯迅速倒轉(zhuǎn)過來,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渾濁.下列對氣體組成的推斷不正確的是(  )
A、可能三種氣體都存在
B、可能是甲烷和氫氣的混合氣體
C、可能只有一氧化碳
D、可能只有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周質(zhì)量報告》報道:一些企業(yè)用皮革廢料熬制工業(yè)明膠,在加工過程中添加重鉻酸鉀,在加熱條件下重鉻酸鉀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K2Cr2O7
  △  
.
 
4K2CrO4+2X+3O2↑,工業(yè)明膠制造藥用膠囊,導致膠囊重金屬鉻超標.鉻是一種重金屬元素,能對肝、腎等內(nèi)臟器官和DNA造成損傷.在通常情況下,鉻單質(zhì)是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有較高的熔點,是最硬的金屬;在加熱時,能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鉻(其中鉻元素化合價為+3價),同時還生成一種大氣污染物(SO2)和一種常見的液體.回答下列問題:
(1)K2CrO4中鉻元素的化合價是
 
;X的化學式為
 
;
(2)歸納鉻單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
 
;
(3)鉻單質(zhì)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過程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銅絲彎曲B、自制指示劑
C、蘋果腐爛D、燈絲熔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三套實驗裝置,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B、C裝置中大試管的容積為50mL,注射器的活塞實驗前停在25mL處,裝置內(nèi)活塞的摩擦力忽略不計.容器內(nèi)紅磷足量)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圖A、B、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B裝置中紅磷熄滅,移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打開B的彈簧夾,注射器的活塞應停在
 
mL處.
(3)用C裝置實驗前,將注射器活塞前沿從25mL刻度處推至20mL刻度處,然后
 
,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用酒精燈加熱紅磷,充分反應直至燃燒結(jié)束,試管冷卻.整個過程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