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從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A. 水的天然循環(huán)分子在不斷運動

B. 熱脹冷縮分子的間隔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C. 電解水原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D. 將固體配成溶液可以加快反應速率溶液中反應粒子接觸機會較多

【答案】C

【解析】

A、水的天然循環(huán),是由于分子在不斷運動的結果,選項A正確。

B、熱脹冷縮,是由于分子的間隔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分子本身大小不變,選項B正確。

C、電解水,原子的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選項C不正確。

D、將固體配成溶液可以加快反應速率,是由于溶液中反應粒子接觸機會較多,選項D正確。

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現有氮氣鹽酸純堿金剛石,選擇適當物質的化學式填空。

1)可用來裁玻璃的是_____;

2)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

3)用來制洗滌劑的是_____

4)焊接金屬時常用作保護氣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木炭還原氧化銅的探究實驗裝置.
【提出問題】木炭還原氧化銅產生什么氣體?

(1)【提出猜想】產生的氣體有三種情況:①CO;②CO2;③

稱量對象

反應前質量

反應后質量

質量差

試管+固體混合物

M1

M2

m1即(M1- M2

燒杯+澄清石灰水

M3

M4

m2即(M3- M4


(2)【設計方案】實驗前后分別對試管和燒杯里的物質進行稱量,數據設計如下:
①若△m2=0,說明反應產生的氣體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則猜想成立.
②若猜想②正確,理論上△m1與△m2的關系是:△m1△m2(填“>”、“<”或“=”).

(3)【實驗并記錄】實驗得到的數據如下表:
用以上實驗數據分析,結果應該是猜想成立.
同學們對CO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直接發(fā)生反出產生CO;反應方程式為
②原因二:木炭和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反應中的一種產物和反應物木炭又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產生了CO;反應方程式為
(4)【反思與評價】經查閱資料知道:木炭還原氧化銅產生CO2氣體,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本次實驗結果與資料顯示不一致.對其可能原因有同學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裝置漏氣
B.生成的CO2部分與過量的C反應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裝置內還有CO2氣體未被吸收.
(5)【定量分析】6克碳與一定質量的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的氣體完全被足量的石灰水吸收,可得到沉淀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王同學需配制100g 12%的NaOH溶液來制作葉脈書簽.在配制溶液過程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 在托盤上墊上紙并稱取12g NaOH固體

B. 稱量時發(fā)現指針向右偏轉,應調節(jié)游碼使天平平衡

C. 100mL量筒量取88mL

D. 把稱取的NaOH固體直接倒入裝有88mL水的量筒中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我國青年學者、北京大學教授雷曉光被IUPAC遴選氮元素代言人。一種氮原子的原子核內含有7個質子和8個中子,則該氮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A. 1B. 7C. 8D. 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詩詞大會》不僅弘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下列詩詞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劉禹錫詩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金”屬于金屬元素

B. 王安石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屠蘇”屬于混合物

C. 李白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生紫煙屬于化學變化

D. 曹植詩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豆萁”是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澄清石灰水中含有下列物質中的

A. 氧化鈣B. 碳酸鈣C. 氫氧化鈣D. 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上把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互稱為同素異形體。下列各組物質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

A. 液氧和氧氣B. COCO2C. 金剛石和石墨D. 冰和干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 ℃時,某物質在100 g的水中最多溶解了4 g,則該物質的溶解性屬于( )

A. 易溶B. 可溶C. 微溶D. 難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