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用石灰水而不用氫氧化鈉溶液鑒定二氧化碳。氫氧化鈉能否與二氧化碳反應?
【查閱資料】(1)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易溶的碳酸鈉,碳酸鈉在二氧化碳過量的條件下繼續(xù)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性質對比如下表
操作 | NaHCO3溶液 | Na2CO3溶液 |
加入稀鹽酸 | 產生氣泡 | 產生氣泡 |
加入稀CaCl2溶液 | 無明顯變化 | __________________(填寫現(xiàn)象)) |
加熱溶液至沸騰,并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 |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反應方程式_________ |
【實驗反思】學習小組討論,認為產生此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有兩種:一種是NaOH與C02發(fā)生了反應;另一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進一步驗證CO2與NaOH溶液已經發(fā)生反應,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檢驗生成的新物質。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解釋與結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aOH與CO2發(fā)生了反應 |
【實驗拓展】該小組同學將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利用數字化技術測定溶液pH值變化,待完全反應后,觀察到溶液中逸出大量氣泡,pH出現(xiàn)兩段S型變化曲線。
【實驗分析】(3)AB段變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BC段變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利用實驗驗證變化后的產物,實驗操作為____________.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試管內液面上升 CO2+2NaOH===Na2CO3+H2O 二氧化碳溶于水 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或氫氧化鈣溶液或氯化鈣溶液) 有氣泡產生(或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生成碳酸鈉堿性下降 二氧化碳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堿性繼續(xù)下降 取最后段的液體加熱溶液至沸騰,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變渾濁有碳酸氫鈉 【解析】【查閱資料】碳酸鈉可以和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宿遷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階段性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如圖是濃鹽酸試劑瓶上標簽的部分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該濃鹽酸中溶質與溶劑質量比為_______;
(2)使用一段時間后,濃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36%,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
(3)鹽酸等許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是因為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用化學符號表示)。
36:64或 9:16 濃鹽酸試劑瓶敞口放置,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 H+ 【解析】由題中信息知,(1) 濃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36%,該濃鹽酸中溶質與溶劑質量比為36g∶﹙100g-36g﹚=9:16。(2)使用一段時間后,濃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36%,可能原因是濃鹽酸試劑具有揮發(fā)性,瓶敞口放置,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3)鹽酸等許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是因為酸溶液中都含H+。 點睛∶...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熟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適應性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用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裝置圖,有關此實驗的結論與分析錯誤的是
A. 該實驗中的紅磷還可以用木炭來代替
B. 此實驗證明,反應后集氣瓶內剩余的氣體,既難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燒
C. 此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D. 若該實驗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裝置氣密性不好造成的
A 【解析】A、因紅木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物為氣體,不能用于該實驗,錯誤;B、由紅磷的熄滅,說明了氮氣不燃燒、不支持燃燒;由冷卻,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倒流進集氣瓶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上升。說明了氮氣的溶解性是難溶于水,正確;C、通過此實驗可知空氣中氧氣所占體積分數的1/5,正確;D、如果裝置漏氣時,測定的結果偏小,達不到實驗的到預期目的,所以該實驗成敗的關鍵之一是裝置氣密性好,正確。故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烏拉特前旗2018屆九年級第一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汽油除油污不是乳化現(xiàn)象
B. 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C. 用pH試紙測某酸性溶液的pH時,若用濕潤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則測量結果會偏小
D. 將濃鹽酸和濃硫酸敞口放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兩者的溶質質量分數都不變
A 【解析】A、汽油能溶解油污,汽油除油污是利用的溶解原理,正確;B、沒有指明溫度,無法比較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小,錯誤;C、用pH試紙測某酸性溶液的pH時,若用濕潤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溶液的酸性變弱,當溶液呈酸性時,pH小于7,酸性越弱,pH越大,則測得的pH結果比實際值偏大,錯誤;D、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將濃鹽酸和濃硫酸敞口放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濃鹽酸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烏拉特前旗2018屆九年級第一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名稱與俗名不代表同一物質的一組是
A. 碳酸氫鈉、蘇打 B. 氫氧化鈉、苛性鈉
C. 乙醇、酒精 D. 氫氧化鈣、熟石灰
A 【解析】A、碳酸氫鈉的俗名是小蘇打,碳酸氫鈉、蘇打代表不是同一物質,符合題意;B、火堿、燒堿、苛性鈉是俗名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苛性鈉代表同一物質,不符合題意;C、乙醇的俗名是酒精,乙醇、酒精代表同一物質,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鈣的俗名是消石灰、熟石灰,氫氧化鈣、熟石灰代表同一物質,不符合題意;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育英學校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下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 將20℃時某NH4Cl溶液降溫到0℃,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減小
C. 20℃時,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攪拌后不能全部溶解
D. t℃時,NH4Cl飽和溶液和NaCl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B 【解析】A、由圖可知,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故正確; B、將20℃時某NH4Cl溶液降溫到0℃,不一定有晶體析出,故其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減小,故錯誤; C、20℃時,NaCl的溶解度的溶解度為36g,則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鈉,故將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攪拌后不能全部溶解,故正確; D、t℃時,NH4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育英學校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掌握正確的實驗基本操作,對實驗結果、實驗的順利完成乃至師生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蒸發(fā)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液體受熱不均勻,造成液體飛濺,正確;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則試劑瓶中的溶液將被稀釋,正確;C、該裝置未構成封閉體系,即左邊的長頸漏斗與大氣相通;無論該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導管口都不會有氣泡產生,不能判斷氣密性是否良好,錯誤;D、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或膠頭滴管)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江門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善于梳理化學知識,能使你頭腦更聰明.以下對應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 |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 B. | 安全常識 |
N2性質穩(wěn)定——可作燈泡填充氣 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石墨很軟——可作電極 | 電器著火——用水撲滅 進入深井前——做燈火實驗 假鹽中毒——由亞硝酸鈉引起 | ||
C. | 元素與人體健康 | D. | 日常生活經驗 |
缺維生素A——易引起壞血病 缺鈣——易骨質疏松或得佝僂病 缺碘——易甲狀腺腫大 | 食品干燥劑——常用CaO 區(qū)別硬水和軟水——常用肥皂水 鑒別純羊毛和棉花——點燃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石墨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可作電極,錯誤;B、電器起火應先斷電在滅火,錯誤;C、缺維生素C易引起壞血病,錯誤;D、氧化鈣易吸水,與水反應,作食品干燥劑;肥皂水在硬水和軟水中的不同現(xiàn)象,可用于區(qū)別硬水和軟水;羊毛纖維點燃時有燒毛發(fā)味,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濰坊市壽光、高密市2018屆初三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除雜所選用試劑與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括號內 為雜質) | 除雜試劑 | 實驗操作 |
A | CaO(CaCO3) | 水 | 溶解、過濾 |
B | H2(CO) | 灼熱CuO | 洗氣 |
C | NaCl(Na2SO4) | 過量BaCl2溶液 | 過濾 |
D | NaCl(Na2CO3) | 足量稀鹽酸 | 蒸發(fā)結晶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除去雜質的原則是所加試劑只與雜質反應,且不生成新的雜質。A、水能與氧化鈣反應,錯誤;B、氧化銅能與氫氣反應,錯誤;C、有BaCl2溶液剩余,引入了雜質,錯誤;D、Na2CO3+2HCl==2NaCl+H2O+CO2↑,剩余的稀鹽酸通過蒸發(fā)可除去,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