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與原子的根本區(qū)別是( )
A.分子與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B.分子大,原子小
C.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而原子不能。
D.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A B C D E F
(1)圖中標有a的儀器名稱是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以高錳酸鉀為試
劑利用此裝置制取氧氣時,還要做的改進是 ,其作用是 。
(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為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較干燥的氧氣,應選用的裝置組合為 (填字母),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為 。
|
根潔凈的銅絲,實驗前先將其繞成螺旋狀,然后將其灼燒(Cu+O2→CuO)。改進后的發(fā)生裝置如圖F所示(己略去夾持裝置)。
①銅絲繞成螺旋狀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收集到更多的02 B.加快反應速率 C.沒有影響
②與裝置B比較,改進后裝置的優(yōu)點是 。
(5)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如圖G~J所示裝置對氨氣的制取、性質進行探究。
①裝置I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據氨氣的性質,J處應選擇的最佳收集裝置為_________(填“K”、“L”或“M”)。
③裝置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五種物質都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相互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及條件已省略)�!�—”表示物質間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相應的轉化關系。若A、B是組成元素相同的無色液體,C、D是兩種常見的無色氣體,E是一種白色固體,受熱可以生成A、D和一種有
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五種物質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 ▲ (填元素符號);E物質的化學式為 ▲ ;
(2)B物質名稱為 ▲ ;
(3)上述五種物質中有 ▲ 種屬于氧化物;
(4)自然界中,通過 ▲ (填變化名稱)可將D轉化為C;
(5)寫出由C→A的一個反應表達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你根據提供的實驗儀器和藥品參與實驗室氣體制備的研究與實踐。實驗儀器如下圖所示(導管、橡皮塞等未畫出):
【實驗藥品】 5%雙氧水、稀鹽酸、稀硫酸、高錳酸鉀、二氧化錳、大理石
【比較研究】 請?zhí)顚懴卤怼?/p>
制取氣體 | 反應物的狀態(tài) | 反應條件 | 收集方法和依據 | |
氧氣 | 固體 | 加熱 | 排水集氣法 | O2不易溶于水 |
二氧化碳 | 固體和液體 | 常溫 | ______________ |
|
【實踐研究】
(1)某同學選用a、b、d、g、j等組裝制取和收集氧氣的裝置,該同學制氧氣的反應的化學式達式是 。
⑵ 下列是某同學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部分實驗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后加藥品 B.先將導管伸入集氣瓶,后加熱試管
C.先固定試管,后放置酒精燈 D.實驗結束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⑶ 三位同學根據提供的實驗儀器分別設計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該反應的化學式達式為 。
A B C
他們對設計的裝置相互進行了交流評價。其中反應過程可隨時添加液體反應物的是
;能夠控制產生氣體的速度和量的裝置是 。
【反思小結】氣體制取和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發(fā)生裝置--反應物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
收集裝置--氣體的 、氣體的 和該氣體能否與空氣或水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鑒別下列各物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
需鑒別的物質 | 方法 | |
A | 吸入的氣體 | 觀察顏色 |
B | 氧氣和空氣 | 聞氣味 |
C | 鐵粉和炭粉 | 用磁鐵 |
D | 礦泉水和蒸餾水 | 過濾后,觀察是否有雜質殘留在濾紙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水的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常溫下,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 。
B.在壓強為1.01×103Pa時,水加熱到100℃會變成水蒸氣 。
C.水在直流電作用下,可得到氫氣和氧氣 。
D.在4℃時,水的密度為lg/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物質的組成和構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酒精(C2H5OH)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C.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單質
D.雙氧水(H2O2)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