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0.如圖是初中化學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標號a的儀器名稱為水槽;
(2)某同學用裝置A、F組合制取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實驗結束后要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的原因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3)實驗室制取CO2氣體時,能用裝置D收集CO2氣體的原因是密度比空氣大,若要用E裝置干燥CO2氣體,E中應放入的物質名稱是濃硫酸.
(4)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選擇的依據是反應物為固體,反應條件需要加熱.

分析 (1)熟記儀器的名稱;
(2)用裝置A、F制取氧氣,從選擇合適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看,屬于“固體加熱型”,排水法收集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據此分析作答.
(3)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以及濃硫酸的吸水性來分析;
(4)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因為反應物為固體,反應條件需要加熱,所以應選用“固固加熱型”發(fā)生裝置.

解答 解:(1)標號a的儀器名稱為水槽;故填:水槽;
(2)用裝置A、F制取氧氣,從選擇合適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看,屬于“固體加熱型”,可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排水法收集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實驗結束后要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的原因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故填: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防止水槽里的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加入濃硫酸對氣體進行干燥;故填:密度比空氣大;濃硫酸;
(4)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因為反應物為固體,反應條件需要加熱,所以應選用“固固加熱型”發(fā)生裝置,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理由是:反應物為固體,反應條件需要加熱.故答案為:A;反應物為固體,反應條件需要加熱.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常用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要掌握,這是兩個比較典型的實驗,具有代表性,常用的化學方程式要牢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20℃和40℃時,分別向100g水中加入相同質量的甲和乙,充分溶解后的現象如圖所示.下列圖象中能正確表示甲、乙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趨勢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探究某固體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H4Cl、FeCl3、Na2SO4、Ba(NO32四種物質中的兩種或多種.按下述步驟進行實驗探究,觀察實驗現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設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
Ⅰ.取一定質量的該固體混合物A放入一潔凈燒杯中,向其中加入適量NaOH溶液,攪拌,待燒杯中物質充分反應后,生成氣體B,并同時得到紅褐色沉淀C和濾液D.
Ⅱ.另取一定質量的該固體混合物A,放入另一盛有足量水的潔凈燒杯中,充分攪拌,得澄清溶液,然后向該溶液中加入適量H2SO4溶液,攪拌,待燒杯中物質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溶液E和白色沉淀F.
Ⅲ.將上述反應所得濾液D和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適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溶液G和沉淀H.
Ⅳ.根據上述實驗過程和發(fā)生的現象做出相應推理,填寫以下空白:
(1)在常溫下,氣體B通入無色酚酞試液顯紅色,沉淀H是(寫化學式)AgCl.
(2)寫出步驟I中生成紅褐色沉淀C的化學方程式:3NaOH+FeCl3=Fe(OH)3↓+3NaCl.
(3)濾液D中,肯定存在的酸根離子是Cl-、NO3-
(4)步驟Ⅱ的溶液E中共存在3種溶質.
(5)固體混合物A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質是(寫化學式)Na2SO4,得此結論的理由是因為固體混合物A中Ba(NO32一定存在,若Na2SO4存在,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得到澄清溶液,所以Na2SO4一定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硝酸根、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濾液仍為藍色.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濾渣中一定有銀,沒有銅和鋅
B.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鋅,可能有銅
C.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可能有硝酸銀
D.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硝酸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化學用語是最簡明、信息豐富、國際通用的語言.請用化學用語表示:
①三個氮原子3N;②四個五氧化二磷分子4P2O5;
③標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stackrel{+2}{Mg}$O; ④鐵離子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做完氫氧化鈉與稀硫酸中和反應的實驗后,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成分產生了興趣,請你于他們一起進行以下探究.
【提出問題】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物質?
【作出猜想】
(1)甲同學認為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2SO4一種物質.
(2)乙同學認為溶液中的溶質有Na2SO4和H2SO4兩種物質.
(3)丙同學認為溶液中的溶質有Na2SO4和NaOH兩種物質.
(4)丁同學認為溶液中的溶質有Na2SO4、NaOH和H2SO4三種物質.
通過進一步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以上。ㄌ罴、乙、丙、丁)同學的猜想肯定錯,無需實驗驗證.
【查閱資料】
①Na2SO4溶液顯中性.
②Al與強堿NaOH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NaAlO2)和另外一種物質.
【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乙同學
實驗
取中和反應后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將表面反復打磨后的鋁片放入試管內的溶液中鋁片逐漸溶解,并有大量氣泡冒出,收集氣體點燃,火焰呈淡藍色猜想(2)成立
丙同學
實驗
取中和反應后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試管內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無色溶液變成紅色猜想(3)成立
【總結反思】戊同學根據所學化學知識和乙、丙兩同學的實驗現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經過進一步分析,戊同學認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滴入酚酞試液后,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興趣小組的同學經過充分討論,一致認為猜想(3)成立.
【知識拓展】
(1)生活中能否用鋁制品來盛放強堿性溶液?不能(選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學的實驗中鋁片與H2SO4溶液發(fā)生了反應,請寫出鋁與該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Al+3H2SO4═Al2(SO43+3H2↑.
(3)鎂和鋁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相鄰位置,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固體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①計算該NaOH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②計算該100g稀硫酸中所含溶質硫酸的質量.(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氮氣常用作保護氣,是由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由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C.工業(yè)上常用稀硫酸除去鐵銹,是由于稀硫酸能與鐵反應
D.洗滌劑常用來去除油污,是因為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是某學校實驗小組的同學的實驗過程,請你根據如圖所示提供的數據計算.

求:(1)求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2)求反應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3)將所得不飽和溶液配置成2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多少克?(精確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是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圖的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變化Ⅰ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分析變化Ⅰ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請寫出一條關于化學變化你獲得的微觀方面的信息是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根據變化Ⅰ圖中信息,從宏觀角度,判斷變化Ⅰ是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有新物質生成.
(2)下列關于變化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填寫序號).
A、分子的數目增多了      B、分子變小了
C、分子間的距離變小了     D、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3)分析變化Ⅱ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請寫出一條關于該變化你獲得的宏觀方面的信息是水蒸氣降溫時變成了液態(tài)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