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1裝置探究制取氣體的原理、方法及性質(zhì),結合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長頸漏斗,b錐形瓶;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如圖字母),可選用C裝置收集氧氣,其原因是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圖中字母);
(4)該小組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既可用于制取氣體,又可用于探究物質(zhì)性質(zhì):
①當打開k1、關閉k2時,利用Ⅰ、Ⅱ裝置,可進行的實驗是B(填字母);
A.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B.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②當打開k2、關閉k1時,可以利用Ⅰ、Ⅲ裝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zhì),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反應,應向燒杯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分析 (1)熟記常見儀器的名稱和用途;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發(fā)生裝置B,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為其密度大于空氣;
(3)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
(4)①根據(jù)圖示中收集氣體的方法,推出該氣體的密度與空氣密度大小再進行選擇;
②根據(jù)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考慮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根據(jù)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生成物再考慮驗證方法.

解答 解:(1)標號儀器分別是長頸漏斗和錐形瓶;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發(fā)生裝置B,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為其密度大于空氣;
(3)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
(4)①根據(jù)裝置圖可知氣體的密度必須比空氣密度小,聚集在上方,使空氣從下方被排出,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所以不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氫氣密度比空氣密度小,所以可以用來制取和收集氫氣;
②實驗室制取CO2的反應物是大理石與稀鹽酸,生成物是氯化鈣、水、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由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yōu)榧t色,所以可以用紫色石蕊試液來證明;
故答案為:(1)長頸漏斗;錐形瓶;
(2)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3)A;
(4)①B;②CaCO3+2HCl=CaCl2+H2O+CO2↑;紫色石蕊試液.

點評 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熟記常見儀器的名稱,發(fā)生和裝置的選擇方法,熟悉方程式的書寫方法,酸溶液的檢驗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科學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_{5}^{+}$,下列關于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N${\;}_{5}^{+}$是一種新的原子
B.N${\;}_{5}^{+}$是由五個氮原子構成的分子
C.N${\;}_{5}^{+}$是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
D.N${\;}_{5}^{+}$是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人體中鈣元素主要以羥基磷酸鈣晶體[Ca10(PO46(OH)2]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牛奶是含鈣豐富又易吸收的理想食品,根據(jù)如圖某乳業(yè)公司純牛奶包裝標簽:
請回答:
(1)羥基磷酸鈣晶體中各組成元素質(zhì)量比為Ca:P:O:H=200:93:208:1
(2)已知羥基磷酸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004,則羥基磷酸鈣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列式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上述牛奶中,每盒至少含鈣元素0.3克,若人體每天至少需要0.6克鈣,且這些鈣有90%來自牛奶,則在一個人每天至少要喝這樣的牛奶2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芋艿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既可當糧食,又可作蔬菜.
(1)新鮮芋艿在去皮時會產(chǎn)生一種白色汁液,汁液內(nèi)臺有一種堿性物質(zhì)一皂角甙,沾上它會奇癢難忍.下列物質(zhì)可用來涂抹止癢的是A.  A.食醋   B.熟石灰  C.純堿
(2)有經(jīng)驗的人遇到這種情況,會將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達到止癢的效果;如果將帶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會有癢的感覺.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請推測皂角甙的一種化學性質(zhì);受熱要分解(寫不穩(wěn)定、易分解、受熱易變質(zhì)等含義正確也可).
(3)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條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而變黃色,但并不影響營養(yǎng)價值.有些不法商販會用亞硫酸鈉(Na2SO3)溶液浸泡.便其外觀變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問題.亞硫酸鈉屬于鹽.(填“酸”、“堿”或“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同學將光亮的鎂條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飽和溶液中,產(chǎn)生大量氣泡和白色固體,溶液紅色加深.
一、溶液紅色加深,則反應后溶液的堿性增強(填“增強”、“不變”或“減弱”).
二、為確定氣體和固體的成分,該同學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1)點燃產(chǎn)生的氣體,火焰淡藍色;將燃燒產(chǎn)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無現(xiàn)象.則該氣體為(寫化學式)H2
(2)對白色固體做出如下猜測并進行實驗:
【猜測】:
查閱資料1:Mg(HCO32能溶于水.
①白色固體可能是MgCO3;②白色固體可能是Mg(OH)2;
③白色固體可能是MgCO3和Mg(OH)2
【實驗】:
①取洗凈后的白色固體,加入足量的溶液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則白色固體一定含有MgCO3
查閱資料2:MgCO3、Mg(OH)2加熱易分解,分別生成兩種氧化物.
②為進一步確定白色固體的組成,該同學進行了定量實驗:
   稱取干燥的白色固體22.6g,充分加熱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并使分解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先通過濃硫酸,濃硫酸增重1.8g,則白色固體中含有Mg(OH)2(填化學式),再通過堿石灰(生石灰、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堿石灰增重8.8g,則固體中各成分的質(zhì)量比為碳酸鎂和氫氧化鎂的質(zhì)量比為84: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下面是某小組同學學習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時的實錄:
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插入一支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用膠頭滴管吸取10%的稀鹽酸逐滴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
(1)探究實驗中的能量變化:
在實驗過程中,隨著稀鹽酸的不斷滴入,溶液的溫度逐漸升高,你認為溶液溫度升高的原因是反應放出熱量;
(2)探究反應終點問題:21世用什么方法證明此反應已恰好完全進行?
小紅說:在實驗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若溶液顏色沒有變化,則反應恰好完全進行.
小文說:在氫氧化鈉溶液中預先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然后再加入稀鹽酸,若溶液顏色剛好變成無色,則反應恰好完全進行.
你認為他們的說法,誰的觀點不正確?小紅理由是如果鹽酸過量,加入酚酞試液,溶液也不變色;
(3)關于實驗中的細節(jié)和意外情況:
例如:①實驗中,稀鹽酸必須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鹽酸過量;
②實驗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反應充分;
③小鳳在她的實驗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有氣泡出現(xiàn),原因是NaOH溶液已變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校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幫助下,探究用赤鐵礦(主要成分Fe2O3)煉鐵的主要反應原理.它們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化學方程式.
(2)圖a中,設計酒精燈②的目的是將本反應的一氧化碳點燃燃燒掉,避免污染空氣,實際操作時,應先點燃第②個酒精燈.
(3)圖b與圖a相比,優(yōu)點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將等容積等質(zhì)量(包括瓶塞、導管、燃燒匙)的兩集氣瓶 置于天平左右兩盤,并調(diào)至平衡,然后分別放入等質(zhì)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圖所示,關閉彈簧夾a、b,使二者充分燃 燒后,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a、b.此時的天平( 。
A.處于平衡狀態(tài)B.指針偏向左C.指針偏向右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變化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是(  )
A.電解水B.屬葡萄釀成紅酒C.制取蒸餾水D.節(jié)日焰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