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物質(zhì)A和B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線
溫度/℃2030506080
溶解度/gA110114121126139
B31.645.885.5110169
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表示B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的是
 
(填“甲”或“乙”).
(2)曲線上M點的含義是
 

(3)溫度t1介于
 
℃之間.
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根據(jù)題目表格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圖中表示B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的是甲,因為B的溶解度受溫度的變化比較大;曲線上M點的含義是:t1℃時,A、B兩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等;溫度t1介于60-80℃之間,A和B的溶解度才會有交點.
解答:解:(1)圖中表示B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的是甲,因為B的溶解度受溫度的變化比較大,故答案為:甲;
(2)故答案為:t1℃時,A、B兩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等;
(3)溫度t1介于60-80℃之間,A和B的溶解度才會有交點,故答案為:60-80
點評:本題考查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及應用,根據(jù)溶解度曲線可判斷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轉(zhuǎn)化的方法,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zhì),由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只能是降溫,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味精是常用的調(diào)味品,它的鮮味來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化學式是C5H8NO4Na)問:谷氨酸鈉中碳、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含有碳酸鈉、氯化鈉的混合物樣品20g與195.4g稀鹽酸混合,恰好完全反應后,產(chǎn)生氣體的質(zhì)量是4.4g.計算:
(1)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反應后所得溶液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均可驗證酸與堿能發(fā)生反應:
(1)根據(jù)實驗一回答:
①加稀鹽酸前,一定能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②該實驗通過稀鹽酸與
 
反應的現(xiàn)象,驗證了酸與堿能發(fā)生反應.
(2)實驗二通過兩只試管中的現(xiàn)象對比,可以判斷稀鹽酸與Ca(OH)2能反應,該實驗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鹽酸的溫度、體積相同外,還需控制
 
相同.
(3)實驗三中,加入X可驗證稀硫酸與堿能發(fā)生反應,符合此條件的X是下列物質(zhì)中的
 

A.酚酞   B.CuO   C.Na2CO3   D.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化學用語或名稱:
銨根離子
 
   NH3
 
   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的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O、N2O、NH3和HNO3等都是含氮化合物家族中的成員.
(1)依據(jù)所含氮元素的化合價由高到低的順序,將四種物質(zhì)排列為
 
,其中,N2O3的名稱為
 
,是由
 
構成的化合物.
(2)常溫下,NO為無色、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的氣體,遇到空氣會立刻變?yōu)榧t棕色氣體NO2.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以上所述NO的化學性質(zhì)
 
,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3)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用N2O與氨基化鉀(KNH2)反應制備疊氮化鉀(KN3),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O+2KNH2=KN3+KOH+X,則X的化學式為
 
.X的水溶液既是實驗室常用的
 
,又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優(yōu)質(zhì)
 
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植物經(jīng)過發(fā)酵可以生成乙醇,乙醇屬于
 
能源(選填“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zhuǎn)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①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②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寫出其化學反應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木條燃燒B、切割玻璃
C、菜刀生銹D、農(nóng)家肥料的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開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低碳生活’成為熱門話題.下列對策中,不恰當?shù)氖牵ā 。?/div>
A、開發(fā)無污染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
B、禁止亂砍濫伐,積極植樹造林
C、廣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