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 )    

  A. 分子、原子都是不帶電的微粒,但不帶電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B. 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呈堿性

  C. 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 燃燒一般都伴隨發(fā)光和放熱現(xiàn)象,所以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變化都是燃燒

     


考點: 原子的定義與構(gòu)成;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zhì);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專題: 物質(zhì)的微觀構(gòu)成與物質(zhì)的宏觀組成;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常見的堿 堿的通性.

分析: A、根據(jù)中子不帶電考慮本題;B、根據(jù)堿性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考慮;C、根據(jù)中和反應的定義考慮;D、根據(jù)燈泡發(fā)光放熱屬于物理變化.

解答: 解:A、中子不帶電,所以不帶電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故A推理正確;

B、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呈堿性,故B推理正確;

C、中和反應是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酸和堿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故C推理錯誤;

D、燈泡發(fā)光放熱屬于物理變化,故D推理錯誤.

故選AB.

點評: 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帶電的微粒和不帶電的微粒,酸堿鹽與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中和反應的定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30 ℃時,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質(zhì)

B.升溫能使甲物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p>

C.20 ℃時,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同

D.30 ℃時,乙物質(zhì)的溶解度比甲物質(zhì)的溶解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物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C B. H C. N D. 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飲用水標簽行的部分文字如圖,請回答:          

(1)這里的鈣、鎂、鉀指的是  (選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2)鈉原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是,其中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兩種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保持不變

  B. 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C. 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保持不變

  D. 該圖可示意CO與O2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今年1月,廣西柳州龍江河發(fā)生鎘污染.但鎘是人類的朋友,如制造“鎳﹣鎘”充電電池.鎘(Cd)的原子序數(shù)為48,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11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鎘元素為非金屬元素 B. 鎘原子的質(zhì)量為112g

  C. 鎘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48 D. 鎘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1)從宏觀角度看,物質(zhì)C屬于  (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以上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3)從微觀角度看,物質(zhì)B是由  構(gòu)成的(選填“分子”或“原子”或“離子”);   

(4)參加反應的A與B的微粒個數(shù)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類食物供給的總能量中,有70%左右來自糖類,下列物質(zhì)中富含糖類的是(  )

  A.玉米             B.豆腐              C.奶油              D.黃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zhì)的是( 。

  A.米飯             B.雞蛋              C.酸豆角            D.蘋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