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實驗室有一瓶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樣品,觀察發(fā)現,樣品表面有白色的粉末.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該樣品的成分及含量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1】該樣品中含有哪些物質?
【提出猜想】通過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已完全變質,該樣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Ⅱ:部分變質,該樣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則變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查閱資料】
①堿性的Na2CO3溶液可以與中性的CaCl2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②CO2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中幾乎不溶解.
【實驗探究1】為確定該樣品的成分,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一起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1)取少量樣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白色沉淀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2)將上述反應后的混合液過濾,
取濾液加入無色酚酞試液.
酚酞試液變紅色證明猜想Ⅱ成立
【提出問題2】如何測量該部分變質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實驗探究2】小紅同學設計如圖1所示裝置(鐵架臺略去),實驗在27℃,101kPa下進行,步驟如下:①按圖連接好裝置;②用托盤天平準確稱取該樣品2.0g,放入A中試管內,向B中集氣瓶中倒入飽和碳酸氫鈉溶液至瓶頸處;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開活塞,讓稀硫酸滴入試管中至過量,關閉活塞.反應結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飽和碳酸氫氧化鈉溶液220mL.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步驟①和②之間,還缺少一實驗步驟,該實驗步驟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2)B中集氣瓶盛裝的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二氧化碳氣體部分溶解在水中影響氣體體積的測量;

(3)變質氫氧化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48%.(在27℃,101kPa時二氧化碳的密度為1.8g/L)(計算結果精確至1%)
【研究與討論】小明同學認這小紅的設計方案過于繁雜,他認為用托盤天平準確稱取該樣品2.0g后,只需要再稱量裝置A反應前的總質量(mA)和完全反應后裝置A的總質量(mA),就能測量出該部分變質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1)小明認為反應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等于mA前-mA后(填數學表達式),從而輕易的計算出該部分變質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2)小明計算出該部分變質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的結果數據偏大,請你幫助他分析分析,原因可能是該反應過程中放熱反應,導致一部分水以水蒸氣的形式逸出.
【提出問題3】怎樣提純該樣品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
【實驗探究3】為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小亮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流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②中加入的適量某種試劑是氫氧化鈣溶液(只寫一種);
(2)最終所得氫氧化鈉固體質量大于變質后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實驗反思】
實驗探究1中的檢驗和實驗探究3中的除雜都將碳酸鈉進行了轉化,但二者目的不同,請說出其中一個目的:將碳酸鈉轉化為碳酸鈣,以免干擾氫氧化鈉的檢驗.

分析 【提出猜想】
氫氧化鈉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從而變質;
【實驗探究1】
氯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和氯化鈉;
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實驗探究2】
凡是有氣體參加或產生的實驗,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防裝置漏氣影響實驗結果;
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
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提供的數據可以計算變質氫氧化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研究與討論】
反應前后的質量差即為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溫度升高時,水蒸發(fā)的較快;
【實驗探究3】
碳酸鈉能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
【實驗反思】
相同的操作過程,目的不一定相同.

解答 解:【提出猜想】
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實驗探究1】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如下表所示: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1)取少量樣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白色沉淀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2)將上述反應后的混合液過濾,
取濾液加入無色酚酞試液.
酚酞試液變紅色證明猜想Ⅱ成立
【實驗探究2】
(1)在實驗步驟①和②之間,還缺少一實驗步驟,該實驗步驟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2)B中集氣瓶盛裝的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二氧化碳氣體部分溶解在水中影響氣體體積的測量;
(3)設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1.8g/L×0.22L
$\frac{106}{x}$=$\frac{44}{1.8g/L×0.22L}$,
x=0.954g,
變質氫氧化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frac{0.954g}{2.0g}$×100%=48%.
故填:檢驗裝置的氣密性;二氧化碳氣體部分溶解在水中影響氣體體積的測量;48%.
【研究與討論】
(1)小明認為反應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等于mA前-mA后,從而輕易的計算出該部分變質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2)原因可能是該反應過程中放熱反應,導致一部分水以水蒸氣的形式逸出.
故填:mA前-mA后;該反應過程中放熱反應,導致一部分水以水蒸氣的形式逸出.
【實驗探究3】
(1)操作②中加入的適量某種試劑是氫氧化鈣溶液或氫氧化鋇溶液;
(2)最終所得氫氧化鈉固體質量大于變質后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這是因為反應生成了一部分氫氧化鈉.
故填:氫氧化鈣溶液;大于.
【實驗反思】
實驗探究1中,將碳酸鈉轉化為碳酸鈣,以免干擾氫氧化鈉的檢驗;
實驗探究3中,將碳酸鈉轉化為氫氧化鈉,變廢為寶.
故填:將碳酸鈉轉化為碳酸鈣,以免干擾氫氧化鈉的檢驗.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人人有責,下列節(jié)約行為中可行的是( 。
A.直接用工廠排出的廢水灌溉農田B.吃經蒸煮后的變質大米
C.將用剩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D.改用節(jié)水水籠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明發(fā)現實驗桌上有瓶敞口長久放置的NaOH溶液,以下是他對溶液的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NaOH溶液一定變質了,其變質的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明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變質A.你的新猜想:NaOH溶液完全變質;
【實驗探究】小明設計如下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請根據表中內容填寫實驗現象:
實驗步驟現       象結    論
取少量該樣品放在試管中,先滴
加足量的CaCl2溶液,過濾,然后
在濾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溶液中開始生成白色沉淀,后溶液變紅色
NaOH溶液部分變質
上述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Cl2=CaCO3↓+2NaCl.
B.假設你的猜想正確,并按上表方案進行實驗,則
實驗步驟現   象結   論
取少量該樣品放在試管中,先滴加
足量的CaCl2溶液,過濾,然后在
濾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開始時出現白色沉淀,然后再加酚酞試液無明顯變色現象
結論:我的
猜想正確
【實驗反思】下列物質①BaCl2溶液 ②Ca(OH)2溶液 ③Ba(OH)2溶液 ④Ca(NO3 )2溶液,不能代替實驗中CaCl2溶液的是②③ (填序號);
【應用拓展】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密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有關化學實驗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況下不能相互接觸的是( 。
A.過濾操作中,玻璃棒與三層濾紙
B.過濾操作中,漏斗徑與燒杯內壁
C.向試管中傾倒液體時,瓶口與試管口
D.用膠頭滴管向試管滴液體時,膠頭滴管尖端與試管內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及其變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質組成及變化的本質.
(1)從圖中不能獲取的信息是B(填序號).

A.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有間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
C.受熱水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D.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
(2)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數字表示相應元素的原子序數)及氧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試回答有關問題:

①將氧元素的符號填入表中相應位置,填寫依據是氧元素的原子序數是8,應該排在氟元素的前面.
②表中鎂元素的每個原子需要失去2個電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離子,該離子與F-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F2
(3)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本質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即H++OH-=H2O.如圖所示氯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的微觀過程,該反應的本質是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鈣沉淀.請寫出一個與上述反應本質相同但反應物不同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a(NO32+K2CO3=2KNO3+CaCO3↓.

(4)如圖所示是某反應中粒子的變化示意圖:

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②反應中由“”構成的物質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的微觀原因是氧氣的濃度越大,單位體積內氧分子的個數越多,與一氧化碳分子結合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的個數越多,因此反應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氧氣具有可燃性B.氧氣能提供動植物呼吸
C.氧氣能支持燃燒D.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林月和幾位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氧氣,并進行氧氣性質的探究,分液漏斗可以通過調節(jié)活塞控制液體滴加速度.試回答下列問題

(1)要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圖中的裝置C.(填字母)
(2)某同學在觀察到裝置B內有大量氣泡時,開始用E裝置收集氧氣,過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是集氣瓶內根本沒收集到氧氣或裝置漏氣          
(3)若實驗時用過氧化氫代替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優(yōu)點是B.(填序號)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氣         B.不需加熱             C.需加熱
(4)裝置B中反應劇烈,據此提出實驗安全注意事項是A.
A.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     B.用體積小的溶器     C.加熱反應物
(5)林月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她選擇上述裝置中的A和C(或E)進行組裝.你認為A裝置中還缺少一團棉花,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6)做氧氣的性質探究時,我用了如下圖所示的操作流程.(木炭)

本流程我探究的內容是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產物是什么.C操作,為了使木炭與氧氣完全反應,我的操作方法是將紅熱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緩慢插入集氣瓶中.
D操作傾倒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生成物,木炭與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碳+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師生聯誼晚會上,化學老師表演了“滴水生火”和“吹氣生火”的魔術.用棉花將一些過氧化鈉(Na2O2)包裹其中,用膠頭滴管向棉花團中滴水,稍后棉花團劇烈燃燒起來.接著再用棉花將一些過氧化鈉包裹其中,用一根玻璃導管向棉花團中吹氣,稍后棉花團也劇烈燃燒起來.同學們很感興趣,下課后,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燃燒原因及一瓶白色過氧化鈉固體的變質情況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過氧化鈉是一種淡黃色固體   ②過氧化鈉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  ③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
【分析討論】
(1)根據棉花團劇烈燃燒的現象分析,反應中除了生成氧氣外,還說明過氧化鈉發(fā)生的反應是放熱(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小陳同學認為從物理性質角度看該樣品中肯定不含過氧化鈉,他的理由是過氧化鈉為淡黃色,但小李同學覺得不可靠,他取了一些樣品加入適量的水,觀察到不產生氣泡(填現象),證明了小陳同學的判斷是正確的.
【猜想假設】
猜想一:樣品中只有NaOH
猜想二:樣品中含有Na2CO3和NaOH
猜想三:樣品中只含Na2CO3
【實驗探究】
為了證明以上猜想,甲乙丙三個同學利用小李同學所得的溶液,分別進行了如下三個實驗方案的探究:
序號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
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樣品中一定含NaOH
沒有氣體產生樣品中一定不含Na2CO3
產生沉淀,且溶液變成紅色樣品中含Na2CO3和NaOH
(1)上述實驗方案中,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丙(填序號).
(2)實驗操作中存在的錯誤是將pH試紙直接浸入溶液中測pH.
(3)實驗方案中也有錯誤,請說出有錯誤的實驗方案以及錯誤的原因甲實驗不正確,因為碳酸鈉溶液也顯堿性;乙實驗也不正確,因為溶液中的氫氧化鈉先與加入的少量鹽酸反應,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鈉也可能不產生氣體.
【繼續(xù)探究】
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稱取了一定質量的樣品,加入足量的水,配成了50g溶液,再向所配得的溶液中逐滴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并精確測量溶液的質量,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如圖所示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質量的關系圖.試計算:
(1)變質前過氧化鈉的質量為7.8g;
(2)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7.9%.
【反思】過氧化鈉保存時應該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是+1、+4、-2,這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是( 。
A.ABC4B.A3BC2C.A4BC3D.A2BC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