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濃硫酸是實驗室常用的氣體干燥劑,說明濃硫酸具有 性;
(2)稀鹽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于金屬除銹,是因為它們的溶液中都含有 ;
(3)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容易潮解,同時吸收空氣中的 而變質,所以氫氧化鈉固體必須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蘄春實驗中學化學興趣小組,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
(1)第一組同學在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發(fā)現(xiàn)A中溶液仍然呈紅色,則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是(酚酞除外,用化學式表示) ;第二組同學做完A實驗后溶液呈無色,用微觀理論解釋A中溶液變為無色的反應的實質是 。
(2)第三組同學做B實驗用于確認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實驗前K1、K2均處于關閉狀態(tài))。B實驗全過程的操作及現(xiàn)象是:
步驟 | 現(xiàn)象 |
第一步: ; | 氣球脹大 |
第二步: 。 | 氣球又縮小至原來狀態(tài) |
(3)請寫出氣球縮小至原來狀態(tài)的化學方程式 。
(4)實驗結束后,小軍將以上同學做的A、B兩個實驗的廢液均倒入同一個大燒杯中,觀察到混合后的廢液呈紅色,由此產(chǎn)生疑問:
[提出問題]大燒杯的廢液中含有哪些溶質?(酚酞除外)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實驗驗證]取一定量的廢液,逐滴加入氯化鈣溶液,如圖2為同學們根據(jù)部分實驗現(xiàn)象繪制的關系曲線。
[實驗結論]如果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只有沉淀產(chǎn)生,溶液仍然為紅色,則廢液中的溶質為 ;如果觀察到有沉淀產(chǎn)生,溶液仍由紅色變?yōu)闊o色,則廢液中的溶質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數(shù)據(jù)合理的是
A. 用托盤天平稱取10.15gNaCL
B. 試管夾應夾在試管上部的三分之一處
C. 用10ml量筒最8.95ml的水
D. 加熱試管里的液體時,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NaOH、Ca(OH)2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可用來改變酸性土壤的固體是 ;
(2)從微觀角度看,它們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 ;
(3)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選用的試劑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e、Fe2O3都能與稀鹽酸反應,都屬于置換反應
B.CaO、NaOH固體都能與水反應,都能作干燥劑
C.濃鹽酸、濃硫酸都有揮發(fā)性,敞口放置濃度都會變小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與熟石灰反應生成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B.酸、堿在水溶液中都可解離出帶電的粒子
C.在實驗室,常用濃硫酸來干燥某些氣體
D.醫(yī)療上的生理鹽水是0.9%的純堿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
A.用濃硫酸干燥濕潤的氧氣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D.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chǎn)品中的殘留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鐵及鐵的合金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材料。
(1)生活中常使用鐵鍋炒菜,這是利用了金屬的 性。
(2)向含有硫酸亞鐵和硫酸銅的廢液中加入某種金屬,可回收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以硫鐵礦【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亞鐵(FeS2)】為原料可生產(chǎn)硫酸,爐渣回收可煉鐵。其主要流程如下(反應條件已略去):
①上述流程出現(xiàn)的物質中,硫元素顯+6價的物質的化學式是 。
②爐渣煉鐵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③將硫鐵礦和空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4FeS2 + 高溫2Fe2O3 + 8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氧氣主要過程為以下幾步:①給試管加熱 ②檢查氣密性 ③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④裝藥品 ⑤集氣 ⑥熄滅酒精燈 ⑦將導管移出水面 正確順序為( )
A. ②④③①⑤⑥⑦ B. ④②③①⑤⑥⑦ C. ②④③①⑤⑦⑥ D. ④③②①⑤⑦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