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對氣體的實驗室制法作了以下探究。請根據(jù)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
(2)裝置B中某種儀器的下端必須伸入到液體里,該儀器的名稱是 _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O2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所選裝置用字母表示),實驗時在裝入藥品后塞上橡皮塞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裝置收集氧氣,把導管放到集氣瓶口的適宜時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水蒸氣、氯化氫等雜質,為得到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可使用裝置F、G來去除這些雜質,則氣體通過F、G裝置接口(導管口)的正確連接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
(5)某興趣小組利用實驗室制CO2的廢液得到CaCO3和NaCl晶體,過程如下:
① 試劑X可用___________(選填序號)。
A NaOH溶液 b K2CO3溶液 c Na2CO3溶液 d Ba(NO3)2溶液
② 試劑X要求稍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______和燒杯。在操作II前控制溶液的pH,實際操作中,可控制的pH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16.0gCuO與CO反應得到Cu、Cu2O混合物13.6g,將此混合物溶于足量的100.0g稀H2SO4中得9.6gCu.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中生成2.4g CO2B. 混合物中氧元素與銅元素的質量比1:16
C. 混合物中含12g的銅元素D. 反應后溶液中CuSO4的質量分數(shù)約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三種物質溶解度大小順序為A>B>C
B. t1℃時,110gA的溶液中含有溶質A的質量是10g
C. B中混有少量A,可用降溫結晶法提純B
D. t3℃時,配制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需要水最多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有一瓶失去標簽的稀鹽酸,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測定此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他們先稱取25g研細的石灰石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向燒杯中逐滴滴加此稀鹽酸使其充分反應至無氣泡產生(已知石灰石樣品中的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燒杯中物質的質量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計算: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 0 | 200 |
燒杯中物質的質量/g | 25 | 216.2 |
(1)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_____________;
(2)此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A﹣G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一”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A俗稱純堿,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質,E、G是黑色粉末,F是未來最理想的清潔能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化學式:D_______。
(2)若C物質有三種元素組成,寫出物質A和物質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基本類型是_______。
(3)寫出測定A物質酸堿度的方法: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以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A當電源接通一段時間后,a管與b管中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由該實驗得出的結論為_______。
(2)實驗B集氣瓶內裝滿水的目的是_______。
(3)實驗C中只有試管中的白磷燃燒(紅磷的著火點240℃),說明物質燃燒需要_______,燒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不正確的是( )
A. t1℃時,將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70g
B. 將100g10%的甲溶液稀釋到4%需加入250g水
C. t2℃時,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D.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純甲,應采用的方法是降溫結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潔燃料丙,微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丙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B. 丙物質可用作溶劑和消毒劑
C. 丁物質的pH>7
D. 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反應過程中,測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質量與加入鐵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有關該反應過程中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點,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無白色沉淀
B. c點,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生
C. d點,溶液中的溶質為Fe(NO3)2和Cu(NO3)2
D. e點,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只含有2種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