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以下幾種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檢測過程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選項

營養(yǎng)成分

檢測方法

實驗現(xiàn)象

A

脂 肪

在白紙上擠壓

有油漬

B

淀 粉

碘 液

變 藍

C

蛋白質(zhì)

雙縮脲試劑

呈現(xiàn)紫色反應(yīng)

D

維生素C

淀粉溶液

褪色反應(yīng)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食物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驗證方法及現(xiàn)象,分析解答。

脂肪的檢驗一般是在白紙上按壓,能在紙張上面留下無色的油斑,A正確;淀粉等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zhì),淀粉遇碘變藍色,這是淀粉的特性,B正確;縮脲試劑可以驗證蛋白質(zhì)的存在,如果溶液中含有蛋白質(zhì),加入雙縮脲試劑后會看到溶液變成紫色,顏色深淺與蛋白質(zhì)濃度成正比,C正確;維生素C能使高錳酸鉀溶液的紅色褪掉,因此檢驗維生素C時,一般是把其滴入紅色的高錳酸鉀溶液中,看是否褪色,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B. 變異對生物都有害

C. 變異都可以遺傳給后代 D. 生物的變異大多是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種實例中,說明生物影響環(huán)境的是(  )

A. 荒漠中的駱駝刺具有非常發(fā)達的根系

B. 在沙地上種植物可以防風固沙

C. 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中

D. 駱駝生活在干早的荒漠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影《宇宙與人》提供了下列材料:

地球誕生在大約46億年前,那時的地球天空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溢.水蒸氣、氨、甲烷等非生命物質(zhì)構(gòu)成了原始大氣,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這些氣體在紫外線、雷電作用下形成了簡單的有機物.以后,隨著溫度的降低、雨水的形成,這些簡單的有機物最終匯集到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這些有機物又不斷的相互作用,經(jīng)過極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

(1)生命誕生在________

(2)原始大氣中沒有________

(3)地球上生命的誕生,是在地球表面的溫度________

(4)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可概括為:無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生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林地的降水有65%被林冠截留、蒸發(fā),35%變?yōu)榈叵滤,而裸露的地面,約有55%的降水變?yōu)榈乇硭魇В?0%暫時保留或蒸發(fā),僅有5%滲入土壤。林地涵養(yǎng)水源的能力比裸露的地面高7倍,森林可以增加大氣濕度。使天空的云量增多,從而增加降水量。

(1)森林增加大氣濕度,是通過樹木的_____來完成的。

(2)森林的作用除了上面講述的和能為人類提供木材資源外,還具有的重要作用是_____,所以我們應(yīng)該在每年的_____這天里積極參加_____的活動,把我們的環(huán)境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養(yǎng)豬場有一頭母豬(甲)產(chǎn)下了一窩小豬,但因故夭折了7頭,只剩下3頭。另一頭母豬(乙)產(chǎn)下了12頭小豬全部存活,但乳汁分泌不足。管理人員想讓甲頭母豬代替乙母豬喂養(yǎng)幾頭小豬,他先往這幾頭小豬身上抹一些甲母豬的尿液,再放進甲母豬的豬圈里,這樣,剛進來的幾頭小豬就能吃到甲母豬的奶汁了。

小馬同學為了證明甲母豬這種代育行為的確與涂抹它的尿液有關(guān),他決定用小豬做這一個實驗:

(1)實驗過程:

①取10頭剛出生的大小、形態(tài)____的小豬,分成A、B兩組,并做上標記,A組__頭小豬,B組__頭小豬。

②將A組的小豬全部涂抹上甲母豬的尿液,B組_________。

③將A、B兩組小豬____放進甲母豬的豬舍內(nèi)。

④觀察甲母豬的哺乳現(xiàn)象。

(2)實驗現(xiàn)象:甲母豬讓A組小豬吃它的奶,原因是___________。

(3)該同學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資料,請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資料一 生物生存的極端溫度。最高溫度:溫泉中的藍藻可耐熱85.2℃;某些嗜熱細菌可耐熱89℃;少數(shù)陸生無脊椎動物可耐熱45 ℃~50 ℃。最低溫度:寒帶植物可在-69.5 ℃條件下生存。

資料二 地球溫度隨深度增加而升高,地表往下33 km溫度可達1000 ℃。

資料三 海水在0~100 m深度內(nèi)受太陽輻射的影響,溫度變化不大,隨著深度的增加海水溫度呈降低趨勢;隨海水深度的增加光亮越來越少,在清澈的海洋里,光線最深可達海平面下200 m。

(1)分析資料一、二,可判斷生物可以在地表下33km多深的范圍內(nèi)生存。______

(2)分析資料三可知,海水溫度和光線明暗度對海洋生物的分布是沒有影響的。______

(3)由資料三可知,海洋中的生物主要分布在海平面下100 m以上的范圍。______

(4)與地球相比,適合生物生存的生物圈只是一薄層。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過程中,若假設(shè)與實驗結(jié)果不符時,你認為正確的做法是( 。

A. 放棄該實驗B. 如實記錄,重新再做實驗

C. 馬上否定原來的假設(shè)D. 修改實驗數(shù)據(jù),使結(jié)論與假設(shè)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上的生物都集中生活在地表以上、水面以下各多少范圍之內(nèi)

A. 90M B. 80M C. 100M D. 12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