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既是傳染病的傳染源,又是其傳播途徑的是( 。
A.患乙型肝炎的人B.家里健康的狗
C.乙肝病人用過的杯子D.帶有瘧原蟲的蚊子

分析 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
(1)傳染源是指病原體已在體內生長、繁殖并能散播病原體的人和動物;
(2)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其他人所經(jīng)過的途徑或各種生物媒介;
(3)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傳染病患者屬于傳染源.

解答 解:A、患乙型肝炎的人能散播病原體屬于傳染源,A不正確;
B、家里健康的狗缺乏抵抗力屬于易感者,B不正確;
C、乙肝病人用過的杯子上有乙肝病毒,因此屬于傳播途徑,C不正確;
D、瘧原蟲是引起人患瘧疾的病原體,瘧蚊能散播瘧原蟲使人患病,從這個角度看帶有瘧原蟲的蚊子是傳染源;另外,瘧蚊叮人時,將瘧原蟲傳播給人,從這個角度看,帶有瘧原蟲的蚊子是瘧疾的傳播途徑,D正確.
故選:D.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區(qū)分、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下列蛔蟲形態(tài)結構的特征中,表明比水螅在進化上的高等之處的是( 。
A.蟲體細長B.具有消化腔C.具有口和肛門D.口周圍有三片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移栽風景樹時,綠化工人常常要給移栽后的樹加蓋黑色網(wǎng)罩,其目的是降低風景樹的蒸騰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印度曾有過“狼孩”的報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瘋狂闖進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戶農舍,對圈里的雞群大肆捕咬.此時,留在家里的嬰兒受到驚嚇大聲啼哭起來,于是母狼循著哭聲越窗進入屋內,聞訊趕回家的主人,正看到銜著嬰兒的母狼入山林.十余年后的一天,人們終于在山林里發(fā)現(xiàn)了被母狼哺育長大的孩子:一個赤身裸體,不懂人言,只會嚎叫,追著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齒撕咬生肉為食的“狼孩”.試根據(jù)這一報道分析:
(1)狼屬于肉食性動物(填“肉食性”或“植食性”),與其食性相適應的牙齒特點是犬齒發(fā)達,適于撕咬食物.
(2)人會說話從獲得途徑看是學習行為,“狼孩”不會說話、不懂人言,只會嚎叫,追著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齒撕咬生肉為食,這說明:在動物的學習行為中,環(huán)境因素對行為的形成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
(3)狼群中有首領,群體中各自分工、協(xié)作,這是社會行為,嚎叫是狼群的聲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老師要同學們培養(yǎng)綠豆以觀察種子萌發(fā)的過程.有人問:“怎樣才能讓綠豆快點發(fā)芽?”小玲說:“可能要有水分及適當?shù)墓庹蘸蜏囟劝!”于是小明用綠豆進行了四組實驗,其處理方法及結果如表所示(+表示有,-表示沒有)
組別處理方法7天后的發(fā)芽率
光照水分溫度
++30℃90%
-+30℃90%
+-30℃0%
--30℃0%
(1)小玲說:“可能要有水分及適當?shù)墓庹蘸蜏囟劝!”這句話屬于科學探究的作出假設(填寫科學探究的步驟)
(2)甲、乙、丙、丁四組中,可以用來證明“光照是否會影響綠豆發(fā)芽”的是甲和乙,其中的變量是光照.
(3)小明的實驗證明了綠豆的萌發(fā)與水分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如圖是氣孔張開和閉合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門戶”,水分以氣體形式也可以通過氣孔
B.夜幕降臨時,葉片大多數(shù)氣孔呈①狀態(tài),蒸騰作用隨之減弱
C.當太陽升起時,葉片氣孔可由狀態(tài)②轉為狀態(tài)①
D.氣孔①→②狀態(tài)的轉化可能影響無機鹽的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揚子鱷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在水中產卵B.卵表面有堅硬的卵殼
C.體表有大型鱗片D.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示植物不同的組織.秋天蘋果采收后,儲藏到第二年春天也不腐爛,這個過程中主要作用的組織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口上皮細胞的像,仔細觀察并分析:從像A變成像B,需要按順序進行哪幾個步驟?(  )
①低倍鏡換成了高倍鏡  ②玻片向右下移動
③玻片向左上移動         ④轉動粗準焦螺旋
⑤轉動細準焦螺旋.
A.①③④⑤B.①②⑤C.③①⑤D.③①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