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下列實驗操作,預期結果合理的是(  )
A.用放大鏡觀察菜豆種子的內部結構,可觀察到胚乳
B.制成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臨時裝片后,用低倍鏡觀察,可觀察到植物細胞
C.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滴加碘液后,遮光處呈藍色
D.解剖桃花雌蕊時,用刀片將子房縱切,并用放大鏡觀察,子房內能觀察到種子

分析 (1)菜豆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所以在菜豆種子剖面上觀察不到胚乳
(2)染色時,把一滴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
(3)光合作用需要光,用黑紙片將暗處理過的天竺葵的一片葉片一半遮光,另一半不遮光,光照幾小時后取下此葉片,脫色漂洗,往葉片上滴加碘液.被黑紙片遮蓋的部分缺少光,沒有剪下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沒有變藍色,未被遮光的部分進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變成了藍色.
(4)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因此解剖桃花雌蕊時,用放大鏡觀察,子房內看到的是胚珠.

解答 解:A、菜豆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所以在菜豆種子剖面上觀察不到胚乳,A錯誤;
B、制成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臨時裝片后,用低倍鏡觀察,可觀察到植物細胞,預期結果合理,B正確;
C、用黑紙片將暗處理過的天竺葵的一片葉片一半遮光,另一半不遮光,光照幾小時后取下此葉片,脫色漂洗,往葉片上滴加碘液.被黑紙片遮蓋的部分沒有變藍色,未被遮光的部分變成了藍色.預期的結果與事實相反,C錯誤;
D、剖桃花雌蕊時,用放大鏡觀察,子房內看到的是胚珠.預期結果不合理,D錯誤.
故選:B.

點評 在科學探究中,觀察、實驗、調查是獲得事實和證據 的多種途徑;推理、判斷是得出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蟋蟀的發(fā)育過程是( �。�
A.卵→若蟲→成蟲B.卵→幼蟲→蛹→成蟲C.卵→蛹→成蟲D.卵→蛹→幼蟲→成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細胞時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細胞的控制中心是( �。�
A.細胞質B.線粒體C.細胞核D.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取兩個大小相同的蘿卜,各從頂端向下挖一個相同的洞,甲洞內裝濃鹽水,乙洞內裝等量的清水.一段時間后,甲洞內的水上升,蘿卜變軟縮;乙洞內的水下降,蘿卜變硬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如圖是模仿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做過的一個實驗示意圖.
(1)該實驗中,甲和乙是作為一組對照實驗.
(2)在乙中:植物光合作用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氧氣,小白鼠呼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也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將乙裝置放在黑暗下,小白鼠將死亡,原因是放在黑暗下,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裝置內缺氧.
(4)該對照實驗中只有一個變量是綠色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某生物小組在一次實地考察中,觀察到了下列幾種動物.其中有的還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卻很難區(qū)分它們,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1)A(蚯蚓)用體壁 呼吸,B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D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
(2)A的身體由許多體節(jié)構成.
(3)B的幼體必須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蝌蚪要經過變態(tài)發(fā)育才能成為幼蛙.
(4)D與其飛翔生活相適應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是:前肢變成翼、身體被覆羽毛、身體呈流線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哪項不是動物區(qū)別于植物的特征(  )
A.有由器官組成的系統(tǒng)B.細胞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C.不能制造有機物D.對外界的刺激能產生靈敏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農業(yè)科技人員用雜交的方式培育大豆新品種,請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面的有關問題:
級別親代雜交組合子代性狀
1•高莖X高莖全是高莖
2矮莖X矮莖全是矮莖
3高莖X高莖有高莖也有矮莖
4高莖X矮莖有高莖也有矮莖
(1)根據第3組的親子代性狀,請推斷高莖與矮莖這一對相對性狀中高莖是顯性性狀.
(2)請你完成第4組雜交的遺傳圖解(用H、h表示顯性基因、隱性基因):
親代性狀及基因型 高莖(Hh)×矮莖(hh)
子代性狀及基因型 高莖(Hh) 矮莖(hh)
(3)用子代中的矮莖大豆繼續(xù)栽培.它的后代在一般情況下會出現高莖嗎?不會出現高莖
(4)大豆的種子由衛(wèi)星搭載到太空后培育出了更優(yōu)良的新品種,主要原因是宇宙射線使大豆種子的遺傳物質 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環(huán)境差別很大,生物種類也是千差萬別,因此,生物圈中有著多種多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如圖是南極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簡圖,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在該食物網中有5條食物鏈,寫出其中任意一條完整的食物鏈:浮游植物→磷蝦→須鯨→虎鯨.
(2)從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看,浮游植物是生產者,魚、蝦、企鵝等動物屬于消費者,除圖中所示,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還應包括分解者和陽光、空氣、水等非生物因素.
(3)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圖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浮游植物.
(4)有毒物質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可以隨食物鏈不斷積累的,研究人員在南極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體內發(fā)現了DDT(一種難分解的有毒農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虎鯨.在其他地區(qū)曾經施用的農藥DDT卻出現在荒無人煙的南極洲動物體內,對此你有什么感想DDT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質循環(huán)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