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有關(guān)科學(xué)探究活動與其對應(yīng)的探究方法錯誤的是( )
A.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觀察法B.種子萌發(fā)的條件———實驗法
C.通過化石研究生物進化的歷程——比較法D.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調(diào)查法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皮膚、黏膜的屏障作用B.唾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
C.體內(nèi)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D.抗體對特定抗原的防御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細胞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
B.細胞核控制原核生物的細胞的分裂
C.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是染色體
D.細胞核是細胞中物質(zhì)、能量變化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沙漠中仙人掌的葉子變成刺而存活。下列與此現(xiàn)象相類似的是( )
A.雷鳥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為灰色B.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C.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D.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生物分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種”是生物最基本的分類單位B.生物分類的主要依據(jù)是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
C.同種生物的親緣關(guān)系最密切D.對生物進行分類,有利于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兩棲動物的正確理解是 ( )
①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生活的動物就是兩棲動物
②兩棲動物是脊椎動物從水生向陸生進化的過渡類群
③兩棲動物的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可以在生活在陸地上
④兩棲動物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措施與所依據(jù)的生物學(xué)原理,對應(yīng)不正確的是( )
A.幼苗帶土移栽是為了保護幼根和根毛
B.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作物產(chǎn)量
C.給植物及時排澇是促進根的光合作用
D.給植物施肥主要是給植物提供含氮、磷、鉀等無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20年3月22日至28日為第33屆“中國水周”。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許多水分都要經(jīng)過植物的吸收、運輸和利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冠
B.導(dǎo)管中水的運輸方向是根→莖→葉
C.蒸騰作用失水主要通過葉片的氣孔來完成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騰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山市的五桂山生物多樣性曾經(jīng)很豐富(部分種類情況見表)例如植物白木香,若被“黃綠墨耳真菌”感染,便可能形成名貴香料“沉香”。又如引種的“活化石”裸子植物水杉,能保護水庫堤壩和美化環(huán)境。在溪流中捕食魚蝦,或在岸邊曬太陽的中華鱉,也叫“水魚”、“甲魚”(如圖為在陸地上剛孵化的幼體),則是餐桌美味。然而從20世紀后半葉起的一段時間里,五桂山大面積的森林遭到砍伐,開墾成農(nóng)田、果園等,加上環(huán)境污染,使這些生物資源損失嚴重,幾乎絕跡。請據(jù)上述資料回答問題。
類群 | 目 | 科 | 種 |
哺乳綱 | 6 | 16 | 37 |
鳥綱 | 15 | 51 | 208 |
爬行綱 | 2 | 10 | 40 |
兩棲綱 | 1 | 5 | 13 |
植物界 | 未統(tǒng)計 | 未統(tǒng)計 | 484 |
(1)表格中所列的動物類群都可列入______亞門。表格所提及的各級生物分類單位中,包含生物種類最多的是______。
(2)“黃綠墨耳真菌”與細菌一樣,細胞內(nèi)沒有______,只能利用現(xiàn)成有機物生活,所以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植物界。我國是水杉這一類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______”。
(3)你認為中華鱉所屬的生物類群是表格中的______;請列舉兩點你的判斷依據(jù):①______,②______。
(4)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zhì)上是______。請?zhí)岢鲆粭l保護五桂山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