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其作用巨大.下面對細菌和真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菌落指的是一種細菌或真菌在適宜的培養(yǎng)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
B.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做了一個實驗,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C.細菌和真菌中的絕大多數(shù)自己不能合成有機物,只能利用現(xiàn)存的各種有機物作為營養(yǎng)
D.地衣是細菌和藻類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類通過光合作用為細菌提供有機物,細菌可以供給藻類水和無機鹽

分析 (1)菌落是指一個細菌或真菌在適宜的培養(yǎng)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
(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有機物.
(3)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種內關系又分為種內互助(合作關系)和種內競爭;種間關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

解答 解:A、菌落是指一個細菌或真菌在適宜的培養(yǎng)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細菌或真菌集團),A正確.
B、巴斯德做一個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B正確.
C、細菌和真菌中的絕大多數(shù)沒有葉綠體,不能合成有機物,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yǎng),C正確.
D、地衣是由真菌和藻類兩種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類含有葉綠體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通過分解作用可以產生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能為藻類提供水、無機鹽,這種對雙雙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D錯誤.
故選:D

點評 此題屬于基礎考查,只要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即可正確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人口過度增長帶來的嚴重后果是(  )
A.就業(yè)壓力大B.水資源短缺C.疾病和瘟疫D.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
(一)材料和條件:
15℃的室溫條件下,用10只大小一致、10秒內水蚤跳動范圍在30~36次之間的成年水蚤,做了A、B兩組實驗,觀察水蚤10秒內心跳次數(shù);四份等量的香煙煙絲中分別加入20mL、30mL、40mL、50mL的蒸餾水浸泡1天的浸出液.
(二)實驗方法:
①A組: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計數(shù),重復3次.
②B組:將A組的水蚤分別移入20mL、30mL、40mL、50mL蒸餾水的煙絲浸出液,同樣重復3次.
③處理數(shù)據(jù):分別計算出A、B兩組實驗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將得到的數(shù)據(jù)繪成如圖曲線圖.
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要探究的問題是隨著煙草浸出液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水蚤的心率會增加(或降低)嗎?.
(2)在清水中,水蚤10秒內心跳次數(shù)平均值是35次.
(3)設置A的作用是對照,在A、B實驗過程中,要求相同的室溫條件、大小一致的水蚤、等量的香煙煙絲等這些條件,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單一變量.
(4)根據(jù)曲線,你得出實驗結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具有促進作用,濃度越高,則水蚤促進作用越強.
(5)根據(jù)實驗結論,請你對吸煙人提出一條合理措施.杜絕吸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植物界中,最高等、種類最多、分布最廣、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類群是被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開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動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免疫力,預防傳染。畯念A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看,該措施有利于保護易感人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1920年,印度發(fā)現(xiàn)了兩個“狼孩”,其中最小的8歲.經過科研人員9年的艱辛訓練,到17歲時,其智力僅有4歲小孩的水平.這是由于該“狼孩”的大腦發(fā)育不完善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植物吸收和運輸水分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植物體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
B.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qū)
C.運輸水分主要是由許多長形、管狀的活細胞連接成的導管完成的
D.根、莖、葉內的導管相互連接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同樣是成熟的魚,鯉魚的形體大,鯽魚的形體小
B.金魚的體色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
C.李子的表面光滑,葡萄的表面也光滑
D.狗的長毛和卷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感受器官.若同時刺激皮膚上的兩個點,當兩點的距離小于一定程度時,就會被感覺成一個點.人能分辨皮膚上兩點刺激的最小距離被稱為兩點閾.兩點閾越小,表明兩點辨別能力越精確.身體不同部位的兩點閾是不一樣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兩點閾大小與神經分布的密度有關.下表是溫斯坦在1968年的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請分析回答:
身體不同部位的兩點閾(單位:毫米)
裸露部位覆蓋部位
中指指尖上唇前頜胸部肩部背部
2.55.515.036.041.044.0
(1)刺激皮膚能引起人體產生觸覺,這是因為皮膚中含有神經組織,觸覺是在大腦(部位)形成的.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人體中指指尖(具體部位)對刺激最為敏感,裸露部位比覆蓋部位的神經分布密度大,這體現(xiàn)了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特點.
(3)研究過程中,若刺激中指指尖時用力過猛,被測者會出現(xiàn)縮手動作,這屬于非條件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經傳導途徑是:指尖皮膚→傳入神經纖維→脊髓→大腦皮層感覺中樞→大腦皮層軀體運動中樞中樞→傳出神經→肌肉,在此傳導途徑中,指尖皮膚屬于感受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