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剛是個愛動腦筋、愛思考的學生,課余時間喜歡做一些小實驗.如圖為小剛利用某植物的枝條所做的實驗裝置.實驗開始前,小剛在甲瓶中枝條葉片上下兩面均涂抹了厚厚一層凡士林(護膚油),乙瓶中枝條不處理,并用水彩筆分別標記了甲、乙兩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他定時觀察、記錄水位的變化情況.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目的是為了驗證___________.
(2)水面上油層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3)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可靠,放入兩個瓶子中的枝條生長狀況和葉片數目應盡量一致,這遵循了科學實驗的___________原則.
(4)預測實驗結果:甲、乙兩個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變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植物體通過葉片上的氣孔散失水分 防止瓶內水分蒸發(fā) 單一變量 甲 氣孔堵塞,水分散失不出去
【解析】試題分析:水分以氣體狀態(tài)從植物體內散發(fā)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植物的蒸騰作用主要在葉片上進行,葉片上的氣孔是植物體散失水分的窗口。
(1)從小剛設計的實驗來看,甲、乙兩組實驗的不同之處是氣孔是否被堵塞,因此,小剛做此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驗證植物體通過葉片上的氣孔散失水分。
(2)小剛在瓶內水面上放一層食用油,這是為了防止瓶內水分的蒸發(fā),以減少瓶內水分散失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3)為了確保實驗結果只是由實驗變量的不同引起的,就應當使這兩種實驗環(huán)境中除實驗變量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這是在科學探究中必需遵循的單一變量的原則,否則,實驗現(xiàn)象就不能說是由實驗變量引起的。
(4)甲裝置的葉片上的氣孔都被凡士林堵塞了,枝條內的水分散發(fā)不出去,因此,甲、乙兩個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變的是甲;乙裝置中的枝條進行蒸騰作用散失水分,瓶內水面下降;由此證明,植物體通過葉片上的氣孔散失水分。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人體三種血管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分布最廣的是①,其次是③,最少的是②
B. 管壁最厚的是①,其次是②,最薄的是③
C. ②內僅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D. ③中流動的血液一定是靜脈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設計對照實驗時,應遵循的原則是
A. 除實驗變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B. 除實驗變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不同
C. 所有變量都相同
D. 所有變量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芹菜在我國的栽培始于漢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起初僅作為觀賞植物種植,后作食用,經過不斷地培育,形成了現(xiàn)在的細長葉柄型芹菜,即本芹(也叫中國芹菜)。本芹是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蔬菜,在我國各地廣泛種植。
(1)圖1所示結構為芹菜的葉,它屬于植物體結構層次中的_______。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相比,芹菜缺少的層次是_______。
(2)小明幫媽媽切芹菜時,感覺芹菜葉柄的肉質部分比較脆,老芹菜比嫩芹菜的“筋”多且硬,他根據所學的生物學知識,推測這可能與芹菜葉柄的結構有關。為研究這一問題,小明進行了下列實驗:取潔凈的載玻片,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用鑷子撕取“筋”中的組織材料置于液滴中,蓋上_______,然后將臨時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到圖2所示的結果,據圖推測,這部分屬于_______組織,這種組織具有_______的功能。
(3)小明又用解剖針挑取葉柄的肉質部分制成臨時裝片進行觀察,結果如圖3。為進一步觀察圖3的A處細胞,他需要先將臨時裝片向_______移動,然后轉動轉換器,將低倍鏡換成_______,再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最終觀察到清晰的圖4細胞。他通過移動裝片觀察到多數細胞與圖4細胞類似,細胞核被擠到了一側,據此推測此類細胞中存在_______(細胞結構),該結構與芹菜獨特的味道有關,并使口感脆嫩多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兩個節(jié)之間的部分叫做節(jié)間 B.只有植物的主干才是莖
C.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節(jié)和節(jié)間 D.莖上著生葉和芽的部位叫做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干燥、低溫有利于貯存糧食 B.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C. 植物的每個細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 光合作用的實質是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