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野外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在青草叢中的昆蟲大多是綠色的.昆蟲的這種保護色是怎么形成的呢?某生物課外小組的同學對此進行了模擬實驗.實驗過程如下:
 步驟1 在一間鋪有綠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種且大小相似的綠色昆蟲、灰色昆蟲各20只,然后將一只母雞放入房間內(nèi)
 步驟2 半小時后,撤出母雞,計算兩種顏色昆蟲的幸存者數(shù).
 步驟3 假設每個幸存者都產(chǎn)生2個后代,且體色與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補充投放兩種顏色的昆蟲,放回母雞.
 步驟4 半小時后,又撤出母雞,再次計算兩種顏色昆蟲的幸存者數(shù).
 步驟5 重復步驟3和步驟4至第三代
 步驟6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表:
昆  蟲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開始數(shù)目 幸存數(shù)目開始數(shù)目幸存數(shù)目開始數(shù)目幸存數(shù)目
 綠色昆蟲 20927133920
灰色昆蟲205154122
(1)步驟1中最開始放入房間的綠色昆蟲和灰色昆蟲種類相同大小相似,這是因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只能有一個因素不同.
(2)第三代中,綠色昆蟲的幸存者較多,這是因為昆蟲的體色與周圍環(huán)境的色彩一致,能有利于躲避捕食者,而獲得更大的生存和繁殖機會.
(3)生物保護色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這種學說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的.

分析 1、在探究實驗中,設置對照實驗可以保證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這樣實驗結(jié)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單一變量引起的.使實驗結(jié)果具有說服力.
2、動物外表顏色與周圍環(huán)境相類似,這種顏色叫保護色.

解答 解:(1)對照實驗的設計原則是:一組對照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條件為變量,其它條件應相同且適宜.這樣便于排除其他條件干擾實驗.因此步驟1中最開始放入房間的綠色昆蟲和灰色昆蟲種類相同大小相似,這是因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只能有一個因素不同.
(2)由于綠色的適應了環(huán)境不容易被敵害發(fā)現(xiàn),灰色的不適應環(huán)境容易被敵害發(fā)現(xiàn),造成綠色幸存的增多,灰色幸存的減少.這是因為昆蟲的體色與周圍環(huán)境的色彩一致,能有利于躲避捕食者,而獲得更大的生存和繁殖機會.
(3)動物的體色與周圍環(huán)境的顏色相似,從而不易被敵害發(fā)現(xiàn),利于其避敵和捕食,這種體色叫做保護色;達爾文認為保護色是動物在自然界長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故答案為:(1)一
(2)綠色;一致
(3)自然選擇;達爾文

點評 自然選擇是考查的重點,可結(jié)合著具體的實例理解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農(nóng)民們在給莊稼施肥時,通常都選擇在下雨后或陰天即將下雨時,這樣做的目的是( �。�
A.降低細胞液濃度B.防止“燒苗”
C.增大土壤溶液濃度D.日常習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表中的實驗或活動目的不屬于對應實驗或活動目的是( �。�
選項實驗或活動目的
A模擬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wǎng)體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之間食物聯(lián)系的重要性
B觀察雞蛋的結(jié)構(gòu)知道雞蛋各部分的功能
C觀察枝芽的結(jié)構(gòu)辨認枝芽各部分的結(jié)構(gòu)和名稱
D觀察種子萌發(fā)的過程對比分析大豆種子與玉米種子萌發(fā)過程的不同特點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人群中,生來就慣用右手與慣用左手是一對相對性狀,慣用右手的基因是D,慣用左手的基因是d,有一個人的基因組成是Dd,請你判斷這個人的性狀是( �。�
A.慣用右手B.小時候慣用左手,長大了慣用右手
C.左右手都慣用D.慣用左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的進化樹,簡要表示了幾種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從進化樹我們可以推測( �。�
A.a一定比c高等B.在地層中出現(xiàn)最早的生物是c
C.a、b、c、d四種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D.較a和e而言,a、b間的親緣關系更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如圖的實驗.請分析解答下列問題:

(1)以①號試管和②試管進行對照實驗時,是為了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
(2)要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頭的攪拌對饅頭的消化作用”,應選用①、③號試管進行實驗,那么圖中“?”處的處理方法是不攪拌.
(3)將三支試管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后取出,滴加碘液,不會變藍的是①號試管,原因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咸菜”是很多閩南家庭喜歡的一種食品,其做法是將芥菜用鹽進行腌制,吃起來咸中微酸,關于“咸菜”腌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鹽并沒有進入芥菜的細胞內(nèi)
B.芥菜細胞能控制鹽的進出
C.芥菜細胞已死,細胞膜失去控制鹽進出的能力
D.鹽是芥菜細胞生活所需的物質(zhì),能自由進出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種子萌發(fā)過程中需要空氣是因為(  )
A.種子在不停地吸收水分B.種子在不停地制造淀粉
C.種子在不斷地進行著呼吸D.種子在不停地合成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下面是某學生制作并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相關內(nèi)容,請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若使用圖1所示的鏡頭,觀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數(shù)是100倍.此時,從目鏡內(nèi)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倒像.
(2)實驗中對細胞進行染色的液體應是圖2中的碘液.
(3)該組同學觀察到的細胞結(jié)構(gòu)與圖3中的甲(填“甲”或“乙”)結(jié)構(gòu)相同.
(4)甲、乙兩種細胞都有的能量轉(zhuǎn)換器是線粒體,它們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5)觀察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污物“丁”存在.移動裝片污物不動,更換目鏡后,污物仍不動,則說明污物在物鏡(填“裝片”或“物鏡”或“目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