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生命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受精的部位和胚胎發(fā)育的部位分別是(  )
A.卵巢  子宮B.輸卵管  胎盤C.輸卵管  子宮D.輸卵管  和子宮

分析 受精的部位是輸卵管、胚胎發(fā)育的主要場所是子宮.

解答 解:受精的過程:精子進入陰道,緩緩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輸卵管.
此后受精卵不斷運動和分裂,最終植入子宮內壁上,懷孕開始.懷孕后胚胎繼續(xù)發(fā)育,其中的細胞開始分化成各種組織,由組織再形成各種器官、系統(tǒng).逐漸發(fā)育成胚胎.胚胎在母體內大約經過40周發(fā)育成熟后從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分娩,分娩的結束標志著嬰兒的誕生.
可見胚胎發(fā)育的初期在輸卵管,當著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時間是在母體的子宮內.胚胎(胎兒)(母體懷孕第8周--第40周)發(fā)育的場所主要是子宮.
故選:D.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受精過程、胚胎發(fā)育過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取牽;ǖ娜~片為實驗材料,該裝置可以證明光合作用需要(  )
A.二氧化碳B.C.D.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歸納法是生物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歸納的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內容中,你不認同的是( 。
A.肺泡壁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是與氣體交換的功能相適應的
B.小腸內有大量的腸腺是與小腸的吸收功能相適應的
C.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是與呼吸功能相適應的
D.根尖的成熟區(qū)生有大量的根毛是與根吸水功能相適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為探究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有關問題.李明選擇一種盆栽的銀邊天竺葵作為實驗材料.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
(1)如何排除葉片中原有的淀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將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暗處理).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項生理活動?請寫出該生理活動的反應式: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2)將實驗裝置放到陽光下照射4~6小時后,同時摘下葉片A、B,利用酒精進行脫色處理,然后滴加碘液,觀察實驗結果.
(3)葉片A綠色部分和非綠色部分的結果比較,可以證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葉片A綠色部分和葉片B綠色部分的結果比較,可以證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若將裝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為“黑色塑料袋”,同時取走固體氫氧化鈉,則葉片A、B綠色部分的實驗結果比較,則可以證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4)天竺葵進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過其體內的導管運輸,運輸水分所需要的動力來自于葉片進行蒸騰作用所產生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關于血液循環(huán)的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
A.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兩條途徑在心臟處連通在一起
B.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的途徑是不同的
C.在血液循環(huán)中先進行肺循環(huán)再進行體循環(huán)
D.心臟是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鳥受精卵中能發(fā)育成小鳥的部分是( 。
A.卵白B.卵黃C.胚盤D.卵黃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一提到細菌好真菌,人們往往只想到它們的害處,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變質.其實,很多細菌和真訣對人類是有益的.請回答下列細菌與真菌與人類的有關問題:
(1)細菌、真菌能將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無機鹽等,說明它們在生物圈中具有促進物質循環(huán)作用;根瘤菌能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豆科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質,而豆科植物則為根瘤菌提供有機物,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間的關系是共生.
(2)細菌和真菌也能使人和植物患病,如人的足癬、水稻的稻瘟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3)人們根據(jù)細菌和真菌的特點,科學的利用使之造福人類.如人們利用酵母菌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的原理,用于蒸發(fā)饅頭而使其變得松軟;利用乳酸菌來制作泡菜.
(4)人們根據(jù)細菌和真菌的生活特點,有效防止食物腐。乐故澄锔瘮∷罁(jù)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和繁殖,從而達到防腐目的.如袋裝牛奶保鮮的原理是高溫、滅菌;冰箱保鮮魚類的與原理是低溫抑制細菌、真菌的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不良的生活方式嚴重影響人體健康.下列生活方式你不應該選擇的是(  )
A.合理膳食B.復習考試前開夜車
C.按時作息D.積極鍛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科學的生物命名法-雙命法是以下哪位科學家提出來的( 。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袁隆平D.林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